来源:衡东县 发布时间:2018-05-17
索引号 | 00000000/2018-04239 | 统一登记号 | 东办发【2018】 23号 | 文号 | 东办发【2018】 23号 |
公布时间 | 2018-05-17 | 来源 | 衡东县 | 信息有效期 |
中共衡东县委办公室
衡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衡东县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机关各单位,省市驻衡单位:
《衡东县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衡东县委办公室
衡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 5月17日
衡东县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以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实现经济调结构、企业上品质、产品铸名牌为目标,以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品牌建设意识、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为重点,大力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落实“五县五化”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着力培养一批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积极进取、管理有方的企业领军人物。到2020年,培养造就20名以上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企业家;培养造就100名以上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企业家。
(二)主要任务。通过全面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致力为企业家打造三大平台:一是学习交流平台。分享知名教授、企业家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开拓经营管理思路;二是人脉信息平台。建立优秀的人脉网络,以学会友,加强政企、银企、学企、企企合作,实现资源对接互补、互利共赢;三是资源整合平台。通过企业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推动产业对接,延展产业链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品牌推广和技术嫁接。努力使县域企业实现“三大转变”:一是从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二是从家族管理到现代公司治理的转变;三是从衡东制造到衡东创造的转变。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分类指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培养对象不同需求,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内容,既注重共性需求,又体现个性特点和需求。优秀企业家注重发展战略层面的理论和实践研讨、经验交流和发展创新;骨干企业家侧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解析、瓶颈突破和发展借鉴;成长型企业家关注企业生存与创新发展所急需的规划决策、资本运作、项目管理等基础能力提升。
2.注重交流互动。强化企业家的交流互动、政企互动,建立外出学习考察机制、“企业家精英沙龙”交流平台,在各培训项目中重点安排讨论、互动环节,让企业家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让干部、企业家一起学,边学习边思考边交流,在思维碰撞中得到启发。
3.突出务实有效。坚持知识更新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县内讲座与县外研修相结合、整合优化现有培训资源与开发利用新资源相结合,重点选择实操型专家、成功企业家等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选择更具备借鉴意义的标杆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和学习,确保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效果。
四、工作措施
1.鼓励企业家参加研修。鼓励和推动优秀企业家培养对象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或赴沿海发达城市专业培训机构研修。通过研修,不断完善和补充培养对象在企业经营管理、资本运作、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更新理念,着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理念。
2.举办企业家能力提升培训班。每年组织赴经济发达地区举办1期企业家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县域内规模以上企业、新兴产业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企业择优遴选一批法人代表或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培训。培训侧重宏观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管理、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的培训。让企业家近距离感受新时代发展脉搏,近距离学习先进发展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在参观学习中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增强信心、增长才干。
3.开展企业家交流研讨活动。每年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县举行2次以上工业经济大型专家讲座。每年组织2次以上企业家座谈会,积极构建政企交流平台,解决企业家成长或创业中的重大问题。每年组织1次以上企业经验交流现场会,组织企业家到本土标杆企业参观学习,并邀请该标杆企业负责人分享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精心举办“洣水大讲堂”,邀请本土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和县领导、经济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分享企业应对困难和经济新常态的心得,探讨企业经营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企业诉求以及对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4.加强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的管理。建立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人才库并对培养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所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情况,实现企业家能力提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委统战部长、分管工业负责人任副组长,由县委统战部、县经科信局会同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商粮局、县工商联、工业园区等相关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2.优化培训服务。坚持公益性和社会化,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的思路,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鼓励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具体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
3.落实经费保障。建立以县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渠道筹措的经费保障机制。由县财政从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中单列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企业家参加学习、培训、交流等活动。
4.强化考核激励。企业家作为能力提升的主体,必须高度重视自身能力提升和企业团队建设,认真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等活动,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每年由县经科信局牵头对企业家能力提升工作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