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共衡东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25
中共衡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
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2022年7月11日至8月31日,县委第二巡察组对县市监局党组开展了巡察。2022年10月25日,巡察组反馈了巡察情况。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第二巡察组向我局反馈意见后,局党组书记立即组织召开党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提出了要"提高站位抓整改、坚持导向抓整改、举一反三抓整改"的总要求,成立了关于落实优化营商专项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反馈的7个方面问题,逐条查摆分析,逐项研究安排,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关于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方案》,一一落实问题整改牵头领导、责任领导、责任股室,细化整改内容、措施、时限,确保整改问题"清仓见底"。
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
1.对优化营商环境文件精神学习贯彻不够。
整改情况:已整改需长期坚持。一是加强政策学习。组织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11次,原原本本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一字一句把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条例学习好、掌握好、理解好。组织全局中层以上干部召开专题学习讨论会、清廉机关建设推进会等,局党组成员、分管副局长分别逐条领学,大家充分结合工作实际,研讨如何在工作中贯彻好、执行好。二是及时出台政策。根据中央省市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出台稳经济、促发展10条措施,制定市场主体培育方案,推出"个转企"10条优惠政策,提振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2022年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线上新闻宣传和线下政策宣讲,传达最新的惠企帮扶政策,在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连续推出《党建引领,激发非公经济发展新动能》《抓实非公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等系列报道,在《学习强国》《新湖南》《红网时刻》等中央、省市媒体发布100余篇,其中《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被央视农业频道采用。
2.指标压力传导不够。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一是强化业务培训。针对"互联网+监管""互联网+监管"指标2021 年省排名第 86 位,居全省最后一名。2022 年我们知耻后勇,经过我们采取上门指导辅导、加强培训等措施,排名突飞猛进,位列全省第十。"互联网+监管"被考核的 23 个责任单位,开始存在个别单位不重视,行政执法事项覆盖率较低,用户活跃度不高,监管数据录入不及时,甚至个别责任单位数据未破零等现象,经过上门督导、每周通报等措施,全部达标。"双随机、一公开"业务,邀请市局专家对农业农村局等20多个相关单位进行专题培训。同时,我局工作人员还开展上门服务,通过"点对点""一对一"现场解答操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全年累计培训了300余人。二是压实工作职责。根据时间节点,对照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对市监局内部股室建立"一日一通报、一日一小结、一日一提醒"工作机制,督促落实"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对外部的20多个责任单位,建立月调度机制,召开全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定期会商、定期通报、定期督改。三是强化督导督查。通过县委巡察、人大评议、政协调研等方式,强化督导加压,约谈指标落后单位,推进工作进度。2022年,"互联网+监管"指标全面提升,县直部门内双随机监管实现了全覆盖,部门内"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抽查计划共计89批次,全县制定或接受任务161项,完成161项,较之上年增加87%。2022年指标排名大幅跃升,居全市前列,进入全省第10名。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自身职责职能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情况
3.落实"三集中三到位"不够。
整改情况:已整改需长期坚持。一是积极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联系、沟通,认真排查并核实了清单上109项办理事项,发现"计量标准器具核准新建""计量标准首次申请""承担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授权""政府授牌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改变服务方向审批"等4个办理事项,由于市局没有授权,县局无权办理,我们将提供依据请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平台上予以删除。二是除"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纤维及制品、皮革制品检验检测服务""食品检验""标准化研究,标准制定与技术服务(烟花爆竹)""专利纠纷行政调解""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解",因场地限制和缺乏专业人员等条件不具备暂不能入驻政务中心集中办理外,其他具备入驻条件的,一律集中在政务中心办理。三是在办证窗口处公示政务事项办事指南、流程、办证资料范本,窗口添置了两台群众办事电脑,方便群众"一网通办"平台的使用,解决了企业和办事群众来回跑,多地跑的问题,实现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办"的目标。
4.行政执法不规范。
整改情况:已整改需长期坚持。一是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政策法规股对照《衡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案件移送管理暂行办法》条文,对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补充、完善意见,形成新的《衡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案件移送管理暂行办法》制度,修订了《衡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记录仪配备使用管理办法》,配备了40台全程影像执法仪,将查封扣押财产、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办案场所,列入全程音像记录,出台《改进工作作风七项规定》《行政处罚案件回访》《案件说情登记》《督查督办》等制度,局党组加大对案件查办的跟踪督促力度,及时提醒案件查办的时效性,案件办结速度得到提升,目前没有存在超过办结时限的案件。截至2022年8月5日,移送案件线索至政策204件,截至2023年2月27日已全部结案;二是加强案卷审核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执法依据、权限、程序的审核,行政处罚决定需经法制部门审核后经相关领导把关后实施,落实行政执法主办人员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目前我局已有128人取得行政执法资格,今年3月7日,已有37人通过了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三是规范执法行为。针对全局执法办案的现状,修订了《衡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记录仪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将查封扣押财产、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办案场所,列入全程音像记录。同时,完善行政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和行政执法操作流程,规范行使处罚裁量权,做到"同案同罚"。对于超过一定限额的行政案件需经案件集体讨论会通过,严格执法程序,促进公正、文明执法。四是对巡察中的问题已整改到位:相关案件已按程序办理公示或不予公示;执法过程中没有实行全程影像记录是没有归档,现已将照片打印,配备了40台全程影像执法仪。
5.访企"赋码"率低。
整改情况:已整改需长期坚持。一是全面查摆原因。针对开展企业赋码工作不足方面,制定工作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加强推进全局所有监管部门和服务机构提高"赋码"工作的使用率。二是强化考核运用。对开展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将与年底评先评优挂钩,切实把工作延伸到服务的最末梢,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6.干部队伍存在不良作风。
整改情况:已整改需长期坚持。一是坚持警示教育为先。大力推行"三优一清"建设,全力"优化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干部作风、建设清廉市监",先后召开监管执法推进会、五四清廉座谈会,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观看《小鬼难缠》等系列警示教育片;局党组召开整治违规收取红包礼金大会;出台《衡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十个严禁"》,深入开展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谈心谈话工作,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二是坚持制度管人管事。出台《关于严格遵守上班纪律的通知》,规范干部作风,强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创建,今年,重新进行了事权划分,厘清部门职责,开展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党组班子优化分工,在编不在岗、临聘人员清理规范等工作。特别是对优化营商环境巡察整改提出的人和事,安排专人、组建专班,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提升整改,对在巡察中发现的违反工作纪律人员全部进行了组织处理或党纪政务处分。
(三)干部作风、履职担当情况
7.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不耐心细致。
整改情况:已整改需长期坚持。一是优化窗口环境。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办事制度、程序规范、办理条件,制作流程指南,提供咨询、填表、引导相关业务服务,方便办事群众。二是明确工作职责。从遵守纪律、规范工作、礼貌接待群众等方面入手,明确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办理群众满意率为标准,严格落实奖惩,进一步规范窗口工作。三是改进服务态度。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多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事情,严明工作纪律,禁止工作期间擅自脱岗、自由散漫等行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紧盯问题反馈,集中力量抓好深化整改工作,推动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努力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市监力量。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我(单位)的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7345222309;通讯地址:衡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415室;邮编:421400;电子邮箱:4351786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