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11-02
图:中共衡东县委书记谭建华就民生民政工作接受中国社会报、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湖南经视、新湖南等多家主流媒体采访
图:中共衡东县委书记谭建华
衡东融媒11月1日讯(融媒体记者 文灿 丁雅岚 李丽莎(试用))11月1日下午,县委书记谭建华就民生民政工作接受了中国社会报、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湖南经视、新湖南等多家主流媒体采访。
谭建华表示,近年来,我县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多角度谋划,全方位发力,多部门协同,形成集成效应,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力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努力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养老服务目标,将养老服务打造成为继罗帅故居、土菜名县后的第三张“衡东名片”。2022年衡东县养老服务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
“多层次体系建设。我县通过“四强化”,从不同层次完善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谭建华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我县一是强化政策落实。积极落实高龄老人1200元/年、百岁老人10000元/年的补贴政策,全年累计发放补贴220万元。全力保障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县财政按人均800元/月拨付集中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费,年度拨付资金240余万元,按人均3000元/年拨付机构运行经费,年度拨付资金110余万元。二是强化公办敬老院兜底属性。2022年,我县合理谋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积极推行“四个一批”方案落实,确定1个县级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4个乡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6个乡镇敬老院,形成以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为核心,辐射周边5-6个乡镇规划布局,满足生活不能自理特困老人集中供养需求,100%实现有意愿入住特困供养机构的失能特困人员“应住尽住”。三是强化民办养老机构补充功能。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优惠政策,争取中央资金投入,引进社会资金注入,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正在建设中的湖南旭达养老养生项目,设计床位1340张;福诚骨科医养结合养老养生项目,设计床位1869张。四是强化基层养老服务中心支撑作用。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落实乡镇、村(社区)养老探访制度,县财政每年斥资建设一批养老服务中心,全县共计建成17个乡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2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100个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形成全区域、全覆盖的基层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整合社区资源,通过自主改造、签约餐饮机构,已在城市社区中完成杨山社区、滨江社区、堰湾社区养老助餐点建设,正在建设金堰社区养老助餐点,全面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
谭建华说,“我县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收社会资本,大手笔、大投入、高标准、规范化打造普惠养老品牌。”,多元化发展理念,一是打造社会养老特色。我县引进的湖南旭达养老养生项目占地面积580亩、总投资2.3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680万元,致力将该项目打造我县特有的具江南园林风格的养老基地,集“养老服务、医养服务、康护服务、护理服务、旅居服务、人文体验、食疗辅助、学术交流”八位一体的养老模式,让入住老人既能感受返璞归真的亲切,又能享受现代化的医养康复服务。福诚骨科医养结合养老养生项目占地面积90亩、总投资1.39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000万元,建成后面向社会开张普惠养老和医养结合服务,有效地填补了我县医养结合的空白。同时,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普惠养老项目的建设,为建设单位排忧解难。制定普惠养老收费标准,让老年人住得起、住的安心,不再为养老的高门槛费用发愁。二是推动配套制度建设。硬件环境改善后,我县着手推动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民政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衡东县专项彩票公益金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基本养老服务补贴、高龄补贴、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资金开展财政绩效评估,规范了资金的使用和安全。县民政局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各公办养老机构开展资产评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强化过程管理监督。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县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养老服务实施公建民营。为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入住老人权益,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检查、查阅台账、个别访谈、民意测评等方式,对实施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及公开制度、疫情防控、消防设施、餐饮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逐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一约谈、二通报、三处理”的方式,坚决杜绝侵害老人利益行为,推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监管机制,全面提升敬老院管理服务质量。
“我县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保障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解决各养老机构安全生产隐患。”谭建华说,多维度提升服务,一是提升安全服务。县委、县政府领导牵头挂帅,各部门各司其职,通过会议、培训、“四不两直”督查、上门指导服务等方式,逐一排查解决隐患问题,2022年,县财政投入760万元解决公办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问题、投入170万元建设养老机构“安联网”平台,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全方位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对消防安全整改难度较大的4家公办敬老院、4家民办养老院分别进行撤并和关停。二是提升护理服务。加强养老从业人员、护理员、社工培训,每年培训120人左右,强化人员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发放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和一次性入职补贴、公租房安置住房等方式,全力引进和打造高素质养老专业人才队伍。三是提升探访服务。各乡镇人民政府、村(社区)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乡镇干部包村,村(社区)干部每季度上门走访、探望本村(社区)留守老年人,及时了解留守老年人生活情况,并为留守老年人提供相应援助服务。把生活困难的留守老年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关爱服务活动,并及时通知、督促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予以照顾。各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健康监测、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知识讲座等活动,提供权益维护、互助养老等服务。
“我县在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各项养老服务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文化需求。”谭建华表示,衡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心理咨询师协会团队进入养老机构,每年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推行心理健康拍拍操,组织心理团辅和个案治疗。争取宣传和文旅部门支持,每月组织一次送电影、送戏活动,覆盖全县所有养老机构。在全县广泛开展“关爱老人、从心开始”系列主题活动,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呵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