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7-27
衡东融媒7月27日讯(融媒体记者 罗颜融)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衡东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之年,自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体会议以来,衡东县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找准功能定位,集聚要素支撑,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精细化、项目化、园区化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构建县域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加快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认真开展“走找想促”活动,把实干实绩作为鲜明导向,坚持拿行动作答、用成效说话,跳起摸高定目标、争分夺秒抓进度、赶超进位促发展,推动县域经济争先进位,不断开创现代化强县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3年上半年,全县GDP增长5.9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 %;完成地方收入6.08亿元,税收收入完成4.21亿元,实现“双过半”。1-5月份,在“聚力中心化攻坚年”争先创优考核中综合得分排名全市第一。
产业兴县、实体强县 。我县始终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县之本,以制造兴实体、以实体强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紧扣“一金一药两材三特”七大重点产业,推动链办实体化运行,产业链上160家规上企业全面配备县级领导对点联系,大力开展“三送三解三优”活动,精准强链补链固链延链,推动产业迭代升级,解决企业重大实际问题41个。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净增市场主体4143户,其中企业1745家,市场主体发展排名全市第一。坚持把“五好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建设领域“一号工程”来谋划、实施,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平台载体,化工园区通过省级认定,经开区扩区通过省专家现场评审,园区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1-6月份,园区预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2.15亿元,同比增长15.03%,上缴税款3.36亿元,同比增长8.24%。
坚持持续发力抓项目扩投资,把项目作为产业的硬核载体、发展的最强引擎,以项目集聚产业、以产业推动发展。进一步完善“1+8+N”项目建设协调指挥体系,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一周一调度、一旬一推进,创新配备“项目警官”和“项目纪检监察员”。上半年,实施第一批重点项目84个,总投资343.61亿元,增长26.77%,年度计划投资106.14亿元,增长23.68%,其中省市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21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2.1亿元,泵业智造产业园、印章文化产业园、湘投国际燃气发电、绿色低碳盐碱等重点产业项目正加速推进。加大争资跑项力度,储备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63个,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1个,总投资5.33亿元;申报地方专项债券项目19个。
坚定不移抓改革,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激活发展新动力。对标对表,聚焦经济体制、农业农村、民主法制和司法体制、文化和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体制等六大重点领域改革,明确23项改革事项,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自选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十大改革事项”,深度激活发展潜能,打造改革创新品牌。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签订项目13个,完成招商引资总额98亿元,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家,1-6月招商引资、五制一平台工作均排名全市第一。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
凝心聚力抓财源强保障,助力经济稳增长。坚持每季度组织调度财源建设,对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征缴资金实行总会计制度,建立“631”化债长效机制,认真制定到期债务还款计划,积极组织落实资金来源,及时备足偿债资金,稳妥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积极推进“三资”盘活,做好内涵挖潜文章,全面提升财税工作质效。创新政银企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确保“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更加精准、更有保障。
优环境树品牌,将营商环境作为建设县域经济强县的“一号工程”,把实施营商环境升级作为“一号改革任务”,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建立由县纪委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双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打造“投资衡东、诸事亨通”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品牌。运用“企业家接待日”制度优势,真心实意当好企业的“总客服”。开展人大执法评议,建立重大违法行政处罚提级会商机制。在全市首创“百企评百岗”评议活动。在线激活“容缺办理”“限期办结”“超期默认”等机制。出台营商环境“五个十条”规定,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6起,处理处分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