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绘好产业发展“三原色” 奋力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强县”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11-24

衡东融媒11月24日讯(融媒体记者 文灿)元帅故里、土菜名县、印章之乡,衡东拥有众多靓丽名片。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衡东持续放大土菜餐饮(绿色)、湘油泵(蓝色)、印章文化(红色)等品牌效应,绘好产业发展红、绿、蓝“三原色”,锚定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的目标奋力奔跑。

三樟黄贡椒被誉为“衡东土菜之魂”,是衡东首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十大名椒”之一,也是衡东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产业。“一椒小天地,致富大文章。充实村民之仓廪,荣耀衡东土菜榜。”2022年,衡东黄贡椒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5万多吨,年产值5.62亿元,上万椒农每户增收超过4000元,由黄贡椒延伸的衡东土菜相关产业链年产值达50亿元,“小土菜”打造了“大产业”。9月份成功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活动,进一步擦亮了衡东“中国土菜名县”这块金字招牌,使三樟黄贡椒成为衡东乡村振兴的“金色钥匙”,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公司的发展壮大得益于三樟黄贡椒影响力的加持,我们公司产品大多是以做强做大“衡东土菜”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品牌效应,提升三樟黄贡椒的应用度,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衡东土菜、三樟黄贡椒、聚味堂品牌的良性互促、协同发展,促进土菜发展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土菜产业完整链条。 ”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思中说。

在A股上市公司湘油泵智能化生产车间,机器人、机械手正在高效精准地工作,在每条智能数字化生产线上,每组设备旁边的电子显示屏记录了具体的生产制造流程,企业如今拥有29条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化生产占比超过33%。作为动力总成及传动系统泵类产品的行业领跑者,湘油泵公司将乘着党的二十大强劲东风,加快衡东泵业智造产业园的建设,引进和孵化产业链上游企业,形成产业链的就近配套,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实现小城镇的产城融合发展,将产业园打造成世界级的汽车泵类产品制造基地。

“当前,我们大力引进和采用智能数控设备,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及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建立现代化智能生产体系,从而推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全面应用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产品技术升级,进一步扩大出口份额。”湘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仲秋说。

特色产业很强的衡东县,还有印章。衡东印章生产材料加工的商家占全国份额达85%以上,销售占全国份额90%以上,出口欧美、东南亚、日本、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牛角印章占全国份额 100%。对外“引”,机制“推”,环境”促“。近年来该县高位推动项目建设,成立高规格的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总指挥部,实行项目建设总谋划、总调度、总攻坚。总投资逾145亿元的超白光伏和超薄电子玻璃、泵业智造产业园等五大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同时,全力帮扶市场主体。今年来,衡东县已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储备5家,净增市场主体5329家,净增企业1122家。今年1-9月份,该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位居全市前列,其中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先创优工作评价指标在七个农村县市中取得综合排名第一的佳绩。在上半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指标考核中,衡东名列全省第六,二类县(市)第一。县域经济竞争力进入全省前二十强。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实现总产值360亿元以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亿元左右,建成‘全省县域经济强县’。把制造业作为立县之本,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一‘牛鼻子’,充分挖掘衡东特色产业优势,打造更高质量产业体系,绘好衡东产业红、绿、蓝‘三原色’,链式推动生态绿色食品、有色金属、轻工建材、机械制造、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六大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构建衡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扎实推进泵业智造产业园、印章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土菜产业园、土菜美食休闲购物一条街,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助推泵业智造、土菜产业向百亿级产业集群迈进,印章文化向五十亿级产业集群进军,以奔跑的姿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衡东县委书记谭建华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