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9-26
图: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田长朱健赴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千亩基本农田保护区了解抗旱形势
图:朱健在吴集镇柏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观看示范样板宣传栏
图:朱健在吴集镇柏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片认真察看平埂增地工作情况
9月24日上午,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田长朱健赴衡东县调研督导田长制和平埂增地工作,他强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4+1"级田长制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平埂增地种植模式,去掉田埂,增设现代灌溉设施,为粮食丰收、土地增效打好基础。市委常委、副市长黄立,县委书记谭建华参加调研。
朱健一行首先来到霞流镇李花村千亩基本农田保护区,实地查看农田禾苗长势,详细了解抗旱形势;现场扫码关注"湖南田长"小程序,开启巡田实况记录,并与当地村民、种粮大户召开屋场恳谈会,了解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和农民种田情况。朱健要求,市、县、乡、村、组各级田长要严格落实对耕地保护利用职责,加强现代技术手段侦测、制止乱占耕地现象,禁止耕地抛荒;抓好防旱抗旱,对受灾的农田及时核报;进一步统筹好辖区土地流转,助推农业现代化;严格落实耕地奖补政策,提高种粮积极性;要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强化行政执法,共同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在吴集镇柏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片,朱健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察看平埂增地工作情况。他指出,平埂增地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拿眼前柏桥村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若能化埂为田,能新增耕地16亩,年增产粮食2万多斤。平埂增地不仅能加大土地利用开垦率,还能有效应对农村劳动力短缺,符合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朱健鼓励衡东,在小丘田变大丘田上,沉下心做足理论学习,虚心向群众学,积极探索确权不确地模式,让粮食生产愈发接近现代化,不断增强种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努力打造衡阳的示范样板。
谭建华表示,自今年5月,衡东启动田长制工作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保耕地数量、提耕地质量、管耕地用途、挖耕地潜力,推动田长制工作见声势、见行动、见实效,营造了全民护田、全民养田的良好氛围。衡东将以此次督导为契机,加大田长制和耕地保护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乡镇、村干部和群众在田长制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积极搭建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土地监管体制,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打击力度,多措并举管好田;认真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建立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库,积极探索平埂增地新模式,确保新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市政府秘书长廖义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湘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秦方进,县领导颜亚华、陈宏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