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强县看衡东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8-24

今年来,衡东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俯首躬行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把发展县域经济这个最大实事扛在肩上、记在心里、融进血液、贯穿始终。坚持特色产业强县战略,大力推进特色产业转型提升,从香飘九州的衡东土菜,到动力无限的工业制造,从全国领先的有色冶炼,到匠心独具的印章文化,具有深深"衡东烙印"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加快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土菜产业强势逆生长

中国土菜名县,这是全国目前唯一的一块地域性美食品牌。今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强调着力推进"中国粮湖南饭"品牌提升计划。抢抓这一机遇,地处湘南的衡东县响亮提出"做优一桌湖南饭,衡东土菜争头碗"。衡东土菜鲜、辣、美、简,用土生土长的食材、配上土法烹调的手艺,成就衡东土菜成了湘菜里的扛把子。衡东土菜有三宝,米酒、茶油、黄贡椒,它们,几乎是每道土菜出味的关键,也造就了粮食、油茶、黄贡椒、禽蛋一系列农业特色产业。以衡东土菜为龙头,衡东大力建设土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有黄贡椒、蔬菜、油茶、生猪、黑山羊等基地30多个,相关种养业产值超过8亿元。目前,衡东县内土菜餐饮经营店500多家,县外直营连锁店600余家,辐射长沙、广州、深圳、上海、云南、贵州、湖北等地,年营业收入近4亿元,每年拉动县内食材原辅材料采购8000万元左右,衡东土菜正阔步走向全国。从2004年开始,先后五届土菜文化节成功举办和"土菜中国行"系列推介活动开展,衡东土菜走上了品牌化之路。目前,衡东土菜行业已申请41个土菜农产品商标,拥有"味美思酒店"等省级著名商标17个;"石湾脆肚""鳝鱼炒蛋""新塘削骨肉"等12道衡东土菜入选湖南百道名菜;湖南聚味堂"宴上臻"品牌活跃在直播平台,获湖南老字号、湖南最具价值菜品奖等荣誉;霞流镇李花村禽蛋产业产值超3亿元,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黄贡椒成为全国十大名椒之一,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更令人骄傲的是,12万从业人员活跃在衡东土菜产业链上,餐饮企业创业回流居民收入近2亿元。2020年,衡东土菜餐饮产业链产值达43亿元;2021年,实现产值48亿元;2022年,预计突破50亿元。后疫情时代,服务型经济普遍下行,衡东土菜产业顶住压力强劲逆生长,越走越好,越飞越高,呈现向上向好,体量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制造产业"泵"出新高度

"为全球动力加油",本土上市企业湘油泵,5年来共开发新产品项目140多种420多个,完成省级以上重大项目20项。作为主要起草者,参与了机油泵、水泵等16个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制定,是名副其实的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为提升公司产品设计技术创新能力,公司投资8620万元,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试验室,近3年来,公司科研项目达492项,每年提出各类专利申请70余项,共申请专利800余项;现获得国家授权的有效专利706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获得国外发明专利2项,专利数量和质量居行业之首。 今年,以湘油泵为龙头,衡东全力推进泵业智造产业园建设,吸引22家上下游产业入驻,着力打造机械制造百亿产业,制造业"泵"出新高度。上半年,衡东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均排名全市第一。

有色产业抢抓新机遇

衡东的有色金属冶炼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这里的核工业基地"712"矿为新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铀矿,钨业加工曾占据国内半壁江山。如今,衡东的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又破茧成蝶,借助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春风,再迎新机遇,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一季度,位于衡东县经开区的和富铜业新上一条生产线,突破8亿产值,实现产值倍增,创造单季度最佳成绩。抢抓国家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机遇,对环保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企业与湖北大冶有色、江西铜业、东营金玺有色、金川集团等优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主打产品铜阳极板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2021年实现产值11亿元、纳税1.7亿元,成为衡阳市纳税大户,在湖南省铜冶炼行业中异军突起,一跃成为行业佼佼者,被评为湖南省有色行业50强;2022年成为江西铜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预计全年向江西铜业提供10万吨铜阳极板,预计产值60亿元。公司为衡阳有色金属目标千亿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朝着2025年实现200亿产值迈进。

印章产业传承创新中

印章,一刀一刻、默默传承着民间雕刻艺术。衡东县素有中国"印章之乡"的美誉,印章产业占据全国75%的市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强引导扶持,注重传承创新、升级提质,不断拓宽完善印章上下游产业链,把一枚传统的印章壮大成年产值20亿元的产业,用小印章"撬"动了大产业。

衡东县印章产业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衡东最早一代的印章艺人走南闯北,到全国各个城市推销衡东印章。如今,印章产业的发展已由传统走向现代,产品的技术与更新迭代,除生产传统的木质印章、玻璃印章,还生产光敏电子印章,产能一天可生产印章5万颗,即便在后疫情时代,每天仍能通过互联网,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近万人的衡东印章产业大军把印章产业推出了国门,越南、非洲坦桑尼亚、喀麦隆、尼日利亚、乌干达等国家都有衡东人开设的分厂。

衡东挖掘印章文化深厚底蕴,将印章产品打造成极具实用价值、文化价值与收藏价值的特色旅游商品,一枚印章盖遍全国。目前,衡东县从事印章产业分布在全国的企业有200多家,印章产品有500多种,还成立了印章行业商会,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达到了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目的。今年,县委、县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产业提级上规,形成规模效应,全力打造印章产业园,预计入驻企业100家以上,年产值达50亿元,"印章之乡"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衡东县高位推动项目建设,成立高规格的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总指挥部,实行项目建设总谋划、总调度、总攻坚,全力帮扶市场主体,健全完善县领导驻企联点帮扶制度,助推企业做优做强。

今年来,衡东县已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储备5家,净增市场主体5329家,净增企业1122家。投资逾145亿元的超白光伏和超薄电子玻璃、泵业智造产业园、湘投国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轻盐集团100万吨/年纯碱、印章文化产业园等五大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裂变,潜力无限,未来可期 ,前程似锦。

站在新起点,面向新征程,展现在眼前的是繁荣奋进的壮丽画卷,涌动在心头的是勇往直前的热血情怀。衡东县充分发挥独特资源和区位优势,主攻工业倍增升级,衡东的特色产业处于全面起势阶段,犹如奔跑中的"新引擎",正锐意创新、奋力争先,方兴未艾、充满活力,挺起衡东崛起的坚实脊梁,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接下来,衡东县将继续保持和发扬"闯、创、干",决战决胜攻项目、突出特色兴产业、持之以恒优环境,全力以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谱写衡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