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10
图:衡东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式现场
图:县委书记陈礼洋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图: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中元主持会议
今天上午,衡东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在武家山政府会务中心开幕。县委书记陈礼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中元、县政协主席夏崇礼在主席台就座,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徐志毅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次会议应到代表258人,因事、因病请假20人,实到238人,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会议执行主席有陈礼洋、任中元、徐志毅、夏崇礼、谭向勤、李一帆、伍松、陈嘉、李上峰、陈磊、陈检春、周叶华、阳水源、康培远,任中元主持会议。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赵乔峰、晏志君、胡仲敏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领导以及部分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和特邀代表。
上午8点30分,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本次大会执行主席任中元宣布大会开幕。
接着全体人员起立齐唱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徐志毅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衡东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全县GDP总量突破290亿元,年均增长7.5%。财政收入达12.98亿元,较2015年提高24.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2.7%、7.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112元提高到28092元,年均增长8%,人民生活已迈入全面小康。
过去五年,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全面小康亮出新成色。稳步推进政府债务化解。脱贫攻坚完美收官,33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8301户25850名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抓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5.9%;洣水、湘江衡东段全面禁采,出境水质稳定保持II类以上水平。
过去五年,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县域经济积蓄新动能。引进项目232个,实施重点项目411个,建成了节能汽车零件智能制造、大浦通航机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88家发展到165家,年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过去五年,改革创新大步迈进,区域竞争增添新优势。"放管服"改革获评全省先进,"简政放权"获省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先建后验"模式成为衡东招商引资的新名片。
过去五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答卷书写新篇章。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彻底消除,18.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6118户城乡无房居民搬入新居。
《报告》指出,2020年县人民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应大战迎大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社区传播零发生。扎实开展"奋战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等活动,新增减税降费4.8亿元,及时为企业纾难解困。
强基础调结构,产业强县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118个重点项目开(复)工建设107个,完成投资64.14亿元。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7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88.46亿元,粮食产量达41.49万吨,粮食安全保障坚实有力。
推创新促开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完成高新技术增加值27.15亿元,成功举办衡东县首届创新创业大赛。
抓建设强管理,市容村貌日新月异,城镇功能更加完善。
惠民生守底线,人民福祉持续增进,认真办好民生实事。
转作风优服务,政府建设全面加强,坚定政治站位。
《报告》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疫情形势不稳定,经济运行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总量偏小,优势产业的支撑力和带动力不够,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生态环保等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对此,要率先破解上述共性问题和难题,为衡东在"十四五"时期更好强基固本,赢得更多发展机遇和主动权。
图:会议现场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入"三高四新""一体两翼"战略,扎实推进"一核两副""三园九链"建设,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衡东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全县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经济发展质效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产业强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创新驱动活力明显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不断强化,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明显。
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市场主体更有活力,政务服务更加高效,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生态文明建设明显进步。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发展、资源能源利用迈上新的台阶。
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卫生健康体系基本建成。
社会治理效能明显优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现代应急体系基本建成。
对标中央、省委、市委要求,结合我县发展实际,《报告》指出,今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完成省市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
《报告》强调,围绕以上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建设产业强县,打造更高质量产业体系。做强产业链条,做大园区平台,做实科技创新,做好要素保障,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着力畅通内外循环,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改革,扩大双循环互促交集,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具活力美丽乡村。要严守68.3万亩耕地红线,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聚力打造"一核两副",构建更加协调发展格局。要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加快特色城镇建设。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共育更加宜居生态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修复,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持续加强民生保障,提供更加优质公共服务。坚持把"稳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统筹抓好社会保障,优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健康衡东,积极筹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第五届土菜文化旅游艺术节,繁荣发展文体广电事业。
严密防范各类风险,营造更加安全社会环境。严格政府性债务管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机制,推动重点信访积案有效化解,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大力支持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
《报告》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明晰权责讲法治,强化担当抓落实,严明纪律守底线,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会议还书面报告了《衡东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衡东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衡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并表决通过了大会补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