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衡东“闯创干”】衡东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暨招商引资工作大会交流发言材料(三)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01

白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夏坤


去年11月,受组织委派参加了衡阳市招商引资年轻骨干赴深圳沉浸式培训班。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了深圳这座改革之都、创新之城的魅力。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在深圳所看、所学、所想、所感向各位领导做个简要汇报:

一、从小渔村到大都市,深圳有着什么样的魅力?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979年立市前还仅仅是一个小渔村,短短44年的时间,已经发展成为有着2000多万人口的世界一线城市。通过三个月的学习,我从内心深处对这座城市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我想用深圳几句广为流传的口号、也是它的标签和名片来概括这座城市的魅力。

“来了就是深圳人”。在深圳的各大中心地段的醒目位置都能看到“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标语,可以说高度概括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和包容性。作为中国四座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深圳没有北京、上海那般优越感,也从没有“外地人”这个说法,而是呈现出“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姿态,只要你有梦想、有才能、有意愿在这座城市扎根,我都欢迎你,并与你共同成长。

 “遥遥领先”。“遥遥领先”这个词最早在是华为副总裁余承东在介绍Mate40手机时火爆出圈的,用来形容华为的技术优势。而“遥遥领先”也是深圳崇尚创新精神的一个缩影。深圳是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3年底,深圳商事主体突破422.6万户,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超860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42家。

“有事服好务,无事不打扰”。深圳政府服务企业的意识深入骨髓,“有事服好务、无事不打扰”是基本原则。深圳衡阳商会的负责人邹海鸥告诉我们,“企业运转顺畅的时候,我们感受不到政府的存在;但是企业一遇到困难,就会发现政府就在身边。”政府服务就像“空气”一样,平日里无事不扰、没有感觉,需要时无处不在、有求必应,这正是深圳营商环境的魅力所在,也是深圳民营经济发达的关键所在。

“深爱人才,圳等你来”。 人才,是深圳创新力不断破圈生长的根本动力。设立“深圳人才日”、在寸土寸金的湾区打造占地77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园、成立人才安居集团专门统筹建设和管理保障性住房等等,都是这座城市践行爱才惜才理念的重要创举。40多年来,深圳人才规模从1980年的2名技术员,发展到目前的各类人才总量超679万、高层次人才2.4万、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创造了“天下英才聚鹏城”的奇迹。

二、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深圳依靠什么?

2023年,深圳实现GDP3.46万亿元、增长6.0%,增速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多年来,深圳一直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我个人剖析了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深圳开创精神的内核。深圳是中国第一个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第一个取消粮油凭票供应,建立了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第一家商业银行等等,40年来,用1000多项“全国第一”打破思想坚冰、突破观念禁区、冲破传统束缚,叫响一个个风靡全国的“深圳观念”。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十年前还是一片泥泞滩涂,如今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61家入驻,堪称“东方的曼哈顿”,通过构建以法定机构承载区域政府治理职能的体制机制创新格局,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5项,78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形成了先行先试、边行边试、合作共试的“前海模式”。 正是这样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推动着深圳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

二是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深圳作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自2018年起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已迭代推出千余条改革举措,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比较典型的做法有:一网通办制度。2019年,深圳市政府就开始打造统一政务服务APP“i深圳”,大力推行“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 已接入3个中直单位、42市级单位和10个区级单位的8000余项服务以及407类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仅2023年一年,该APP就新增“秒报秒批一体化”事项30项、“免申即享”事项159项,市民可在网上实现“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98.6%,可通过电子证照办理事项超90%。市场主体一站式服务平台。2020年深圳市政府推出的市场主体一站式服务平台“深i企”APP,聚合了企业码、企业电子账户、政策推送、融资服务等功能,实现全市所有惠企政策在平台集中发布、统一检索、精准推送。同时依托市、区、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及产业园区等,设立线下一站式企业服务窗口,鼓励开展惠企政策集中办理,在行政给付、财政补贴领域推行惠企利民事项“免予申报、直接享受”。“综合查一次”制度。深圳市政府明令要求各级行政检查主体要制定年度行政检查计划,并报上级部门备案;同一部门对同一市场主体的多项检查,应合并检查;多个部门对同一市场主体开展检查,原则上要组织联合检查;对辖区内信用等级高、涉及多部门检查或者新产业新业态中的重点企业,辖区政府要制定“综合查一次”企业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整治各部门多头重复检查。中小企业应急转贷机制。深圳市政府设立中小企业应急转贷资金池,为贷款到期、有转贷需求且符合银行信贷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按期还贷、续贷提供短期周转资金,缓解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按期归还压力,像宝安区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单个企业可以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资金周转扶持。

三是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到深圳学习之前,我一直认为这种超级城市是不需要开展招商引资的,事实却恰恰相反。深圳一方面采取工业上楼、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中小微企业孵化等手段拼命留住企业,一方面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深圳的招商引资有三个特点:一是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深圳市、区、街道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和推动深圳招商引资工作,每年率团赴海内外推广深圳营商环境和拜访跨国企业、在全球招商大会等大型活动上化身“招商专员”招商推介、接待大型企业高层和洽谈推进重大招商项目,以“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战略引领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实施“精准招商”战略。以“20+8”产业集群为依托,确定重点招商目标领域并开展专题研究,每年集中梳理目标项目和企业作为招商重点,持续推送招商信息和联络洽谈,提升招商专业度和精准性。三是大手笔开展招商活动。持续打造“投资深圳·共赢未来”“全球招商大会”等系列年度品牌招商活动,发出深圳招商最强音;创新开展“名企走进深圳”行动;每年赴国内重点城市开展“小分队”招商,开展定向推介和特定产业招商。2023年,深圳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56个,新增总部企业50家,新设外资企业8002家、增长86.6%、占全国14.9%。

三、对标深圳,衡东大有可为,我们应该怎么干?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锚定县域经济强县目标不动摇,致力优环境、强实力、惠民生、防风险,主要经济指标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今天,召开新型工业化、招商引资大会,再次彰显县委县政府大力抓经济建设的鲜明导向,令人鼓舞,我更加坚信:衡东大有可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在经济发展浪潮中奋勇争先、主动作为,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要大力解放思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第一抓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区域竞争正由拼政策、拼资源、拼土地转向为比环境、比服务,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要让企业“投资衡东、诸事亨通”,我们就要像“店小二”一样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始终保持“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意识。一是要像“店小二”一样放低身段,增强服务的亲和力。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受到尊重、安心发展。二是要像“店小二”一样善于跑腿,增强服务的主动性。牢固树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的主动服务观念,从原来的“部门一句话,企业跑断腿”转变为“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打通政府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三是要像“店小二”一样察言观色,增强服务的有效性。时时关注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关,及时高效地提供精准服务,为企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营造亲商、爱商、重商、护商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树牢经济思维,把全民招商引资作为第一引擎。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加快建设县域经济强县的重要支撑。我们每个人都积极投身到招商引资火热实践中去,主动当好衡东招商引资的“代言人”。 一方面,要熟知县情和政策。要准确把握县委、县政府规划的“一金一药两材三特”战略发展布局和衡东经开区被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的战略定位,熟练掌握供地价格、厂房租金、税收奖励、规费减免、人才奖补、项目服务等优惠政策,做到介绍衡东的县情能娓娓道来、应对客商提出的问题能侃侃而谈。另一方面,要运用乡贤资源。“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乡贤是我们对外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要深度挖掘和运用乡贤资源,建立乡贤信息库,打造乡贤“朋友圈”,加强与乡贤的沟通和联系,开展好“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湘商回归活动,吸引衡东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

第三,要擦亮金字招牌,把土菜进军湾区作为第一突破。深圳有400万湖南人,湘菜门店数量超7000家,稳稳占据了外来菜系的头把交椅,特别是衡阳菜的代表品牌农耕记在深圳有超过70家门店。从湘菜在深圳的大获成功,我不禁想到了衡东土菜,要把衡东土菜打造成为百亿级体量的特色产业,必须融入湾区,擦亮“中国土菜名县”金字招牌:一是聚焦特色食材。要盯牢衡东土菜的特色食材原料,衡东土菜之“魂”——黄贡椒,鼓励有计划地扩大种植规模,加速打造线上线下全链条供销网络。此外,衡东的茶油、米酒、豆腐、香干、麸子肉等特色食材,也可以利用湾区强大的供应链,实现每天原材料的新鲜供应。二是加强品牌建设。要统一规范“衡东土菜”品牌标识,完善《衡东土菜标准》,实行协会审核准入制,确保每个衡东土菜馆都能吃到正宗地道的衡东土菜。着力培养壮大一批土菜名店,对目前在本土做得较好且有连锁经营经验的餐饮企业如“又一村”“状元人家”“升汇源”等,给予特定的奖励和扶持政策,鼓励他们走出衡阳,奔赴大湾区先行先试。三是注重创新融合。做好“土洋”创新结合文章,借鉴“农耕记”“费大厨”等网红品牌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预制菜的研发和生产。注重菜品在传承中创新,特别是小菜品的“微创新”,在本土菜品基因的基础上结合好湾区顾客的需求,从小处着眼,小步快跑,快速试错迭代,与时俱进。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县委、县政府吹响了“聚力建设县域经济强县攻坚年行动”的“集结号”,我们每个人都是亲历者、参与者、践行者,让我们以更加开拓的思维、务实的态度、坚定的步伐,向着中部百强目标加速奔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东而努力奋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