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2-09
2月8日,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市政府副市长、县委书记陈礼洋在会上作工作报告,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工作,动员全县上下奋进新征程,唱响主旋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谱写衡东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今天,我们为您详细解读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第一期——《2021年衡东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报告指出,2021年不平凡、不简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衡东县委县政府沉着应对经济起伏、疫情反复等挑战,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积极践行“三强一化”建设,矢志推进“一核两副”“三园九链”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实现“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2021年全县经济工作的主要成绩:一年来,我们聚焦经济建设,发展动能有韧劲更有后劲。经济质量与增长速度同步提升,全县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态势,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排名全市第一,地方税收收入增长排名全市第二,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排名全市第三,经济增长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增强。收入总量与财税结构同步优化,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4亿元,地方税收收入增长首次突破6亿元,汇中再生资源、和富铜业纳税首次突破1亿元,税收规模及收入质量均实现历史突破。招大引强与强链补链同步发力,聚焦重点链条、重大项目,深入开展“产业项目落地年活动”,新引进“500强”企业5个,总引资额201.66亿元,外资直投实现“破零”,义乌好货智慧产业园、三科农商城、韵达物流产业园、铜材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衡东;20个纳入市考核项目100%开工,完成投资34.2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60.5%,排名全市第一。
一年来,我们聚焦产业强县,实体经济有动力更有活力。现代农业持续增效,成功打造5个万亩、30个千亩双季稻种植示范片,粮食总产量达43.23万吨;成功举办优质农产品长沙推介周活动,18家知名农产品、餐饮企业签约衡东,成功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大力实施工业企业“原地倍增”计划,全县新增“四上”企业49家,综合得分排全市第一;实施创新创业升级工程,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排名全市第一;完成技术合同交易3.2亿元,增速88%,东健药业成功荣获“小巨人”企业,创新活力激荡澎湃。文旅产业持续发展,成功举办全市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五届土菜文化旅游节、首届杨梅采摘节等系列文旅活动,湘.江南温泉建成营业,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4亿元,土菜产业链实现产值45亿元,实现“逆势”增长。
一年来,我们聚焦共建共享,民生实事有力度更有温度。城乡品质持续升级,大力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迎宾社区、新村路老旧小区等全面提质;11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全面开工,新改建农村户厕10653户,荣桓镇南湾村、霞流镇李花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民生福祉更具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78.9%;新塘芙蓉学校建成招生,日新中学民转公,为全市首例;19项26个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两癌”免费检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荣获全省先进集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扎实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金龙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深化整改通过省验收销号,岭茶河上榜全省“最美河湖”,生态宜居成为衡东鲜明底色。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四个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全力做好百年大庆等重要节点安保维稳,慎始如终抓好疫情防控,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工作,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一年来,我们聚焦党的建设,干事创业有底气更有锐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焕发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巨大热情。成功召开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圆满完成县乡村三级换届。创新开展“屋场党建+五个到户”,组建屋场党小组1187个,解决民生难题368件,经验被《红星云》《共产党员网》推介。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肃年暨优化营商环境年”行动,为77家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3件,处理处分13人,让干部作风成为最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