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衡东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解读(三)】实施创新引领行动,激发率先发展主动力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08-04

今天继续来看党代会解读之三《实施创新引领行动,激发率先发展主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县在抢抓省委“三高四新”、市委“一体两翼”战略机遇,重点推进“一核两副”的城镇发展布局和“三园九链”的产业发展格局的同时,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工业园区建设等工作力度,以“创新驱动”为原动力,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释放新兴业态发展活力,持续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要素保障。为此,县委县政府将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三集中三到位”“一件事一次办”等重点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实现审批流程再造,健全项目容缺预审、并联审批、模拟审批、网上审批等联审联验机制,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针对企业存在的“减负难、融资难、要素保障难”三大难题,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在企业用能、用工、融资、物流等方面发掘更大的降本增效空间。以最强执行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做到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原原本本把每一项政策落地落细,确保不截留、不走样、不放空,让企业全面享受政策红利,切实增强获得感。同时,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下大力气清理各类违规收费、违规摊派、多头检查事项,推行预先提醒、主动指导、及时纠正的工作制度,切实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道做到”,真正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今后,我县将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不动摇,持续深化各项改革,以更高水平开放赢得先机,以更大力度创新催生动能,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创新实践典型。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打造成本“洼地”,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筑“良巢”、耕“热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真正让衡东成为“近悦远来”的投资创业沃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新技术企业等一支创新梯队来支撑。今后,我县将实行“政府+高校+企业”一体化策略,重点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精准的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平台支撑和金融支持,积蓄强劲发展动能,力争到202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以上,培育国、省级“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同时,主动对接“人才雁阵”行动计划,实施人才强县工程,坚持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同步推进,“借外脑”与“强本土”同频共振,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全力落实职称评定、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政策待遇。要打造一批创新平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综合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在广州、深圳、长株潭等城市布局“科创飞地”,探索构建“城市孵化+衡东制造”合作模式,力争五年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以上。今后,我县还将抢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发挥在外衡商人脉资源,依托“湘商大会”“港洽周”“粤洽周”等招商平台实行对接洽谈,集中优势兵力“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瞄准“三类500强”、产业领军企业、行业隐形冠军及上下游配套企业,拿出最好的资源、最好的项目招商,力争5年引进“三类500强”企业5家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25个以上。

面向“十四五”,衡东将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一核两副”的城镇发展布局和“三园九链”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形成科技创新的共识和合力,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让创新成为推动衡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