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进行时】大浦电灌站:自筹资金修复干渠 让农田喝上“水”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0-08-10

 夏季到来,连续晴热高温,田间水分蒸发量大,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面对旱情,大浦电灌组织干群深入田间地头积极了解掌握旱情,对主干渠进行全面巡视,渠道覆盖乡镇积极沟通对接,根据旱情需要,保证随时开机提水抗旱。

7月热浪来袭,太阳炙烤着大地。家住大浦镇新石桥村6组村民李应华早早来到镇内的电灌站,找工作人员为自家的农田上水。

李应华是大浦镇上有名的种粮大户,他的种粮基地位于大浦镇新石桥村6到10组,共有面积120亩。他告诉我们,夏季高温农田缺水,大概五天左右就要去电灌站上一次水。

大浦电灌站的灌区是我县八大灌区之一。主要负责大浦、霞流两镇的1.8万亩农田的灌溉保障任务,有新民村和渡江铺村两处机埠,干渠长度为40公里,1000亩以上骨干支渠长度为83公里。大浦电灌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的基本思想,在年初就组织精干力量对灌区内的渠道、渡槽、涵洞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了今年抗旱的顺利进行。

浅塘村一组因为今年早段时间下大雨山洪暴发把120多米堤干冲垮了大浦电灌站想办法筹资金50多万元 把这个渠道包括下面茶亭村90多米 200多米渠道硬化

今年,大浦电灌站在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花费49.7万元完成了在托园村新建420米的渠道、155米渡槽的加固维修,新石村渠道的提质硬化,完成了7处闸门的安装、维修、加固工作。并在各渠道安排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巡查,确保渠道正常运行。

目前,大浦电灌站在全县八大灌区率先恢复提水抗旱,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做到“早部署、早恢复、早提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