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源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2014年全县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新机制,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镇域基本情况
蓬源镇位于衡东县东北部,距县城38km,我镇北与株洲交界,南与攸县相连,县内与杨桥镇、荣桓乡接壤。1989年与原云集乡合并而成。全镇现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276个村民小组。2016年末全镇总人口28300人,总户数7860户。
(二)精准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2014年我镇根据县扶贫办分配定的规模进行了总量控制,并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以下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413户,贫困人口数1233人,其中:省级扶贫贫困村1个(冲排村),市直单位扶贫点3个(原泉湖、池塘、罗木)。截止2015年12月,我镇已实现脱贫178户534人,剩下脱贫任务及措施正积极、有效、稳妥实施。
(三)建档立卡情况
2014年贫困对象识别后,又经过2015年的再次精准识别,通过入户登记,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了户有表、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指导员,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民政办、镇纪委、财政所、镇包村干部及各村书记为成员的“蓬源镇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镇扶贫工作办公室。做到了阵地、机构、人员、资金、责任五落实。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三年来,按照县扶贫办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各个阶段的工作部署,我镇党委和政府都及时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先后制定下发了《蓬源镇贫困户识别工作实施方案》、《蓬源镇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方案》、《蓬源镇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村支两委具体落实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三)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做到公平公开。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全镇由镇4个头亲自带队,在工作中严格遵循“统一标准 、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落实“申—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了我镇贫困户的精准识别。
(四)广泛宣传,培训到位。
三年来,三年来,我镇利用各次会议机会,通过文件学习、政策解读、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确保镇村干部掌握精准扶贫工作基本知识。特别是针对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要求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作的基本政策,提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三年来,共举办村级业务培训5期,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极大地推动了我镇精准扶贫工作积极稳妥开展。
(五)突出重点,项目支撑。
针对省级贫困村冲排村(原青峰村)交通困难、地处偏远的实际情况,我镇通过走访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与各村委班子认真讨论研究,积极争资跑项,多方筹措资金160余万元,高标准硬化4.5米宽水泥路5.4公里,重点改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在扶贫资金的安排、产业发展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使该村的贫困落后面貌大为改善。如会同县司法局扶贫工作队一起,重点发展该村的牛羊和冬枣等特色种养殖项目,预计贫困户人均每年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和个别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扶贫工作是国家养懒汉,是国家的免费蛋糕。致使工作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二是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也出现个别有关数据错报漏报的现象。
三是部分弱势群体产业项目实施有困难。部分贫困户为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只有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
四、下一步工作
(一)档案归档,继续完善数据库及资料收集。精准扶贫工作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管理工作。由于我镇2014年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时的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变动较大,相关的档案资料较分散,我镇将安排专人负责,规范档案资料,及时更新完善好数据库。
(二)紧抓重点,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年,我镇第一批18户53人的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已经全部动工,大部分已经完成主体工建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该项工作的推进及矛盾协调力度,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县委政府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县司法局扶贫工作队的沟通与协调,积极配合省级贫困村的整体脱贫攻坚任务。
(三)结合实际,分类制定落实帮扶措施。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及时调整扶贫工作思路,既要保重点,又要扶全面。一是加大对面上村贫困户需求的调差摸底工作,弄清最迫切和需要帮助的清单。二是根据其需求清单,结合国家和省、市、县安排的专项资金,一户一策,因户施策,根据帮扶对象的家庭特点和需要,落实帮扶措施。三是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新举措,破解金融扶贫“不懂贷、不想贷、不愿贷”等难题。四是要在帮扶形式上主动作为,全镇扶贫工作要与基础设施、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和措施相结合,力使效果最好化。
总之,我镇精准扶贫工作经过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贫困户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及“两学一做”系列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如期完成我镇脱贫攻坚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