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创建流动党员 “电子家园”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08

    5月4日中午,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党支部书记汤星刚从自家葡萄基地忙完回家,就打开电脑登录QQ,在流动党员QQ群中,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同志到村调研、与百姓话家常的图片和信息发给了群里的流动党员,并带头开展了一场堰桥村如何发展的讨论,通过近两个小时的交流讨论,他征集了1 5条对本村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6年没回家了,感谢‘电子家园’,感谢党组织,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长期在外务工的甘溪镇社背村流动党员眭水萍在她的网络日志中激动地留言。

  “电子家园”是该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的一个有益探索。据悉,衡东县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党员共24329人,其中长期在外务工、经商、创业、读书的流动党员3126名。由于流动党员就业灵活、流动性强,造成“组织难以找到党员、党员难以找到组织”的两难局面。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消除教育实践活动的“盲点”和“空白”,确保党员外出务工创业后组织不断线、管理不断链、学习不断档、服务不缺位、作用能发挥,该县在2013年就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活动,通过寄一份信、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发一封电子邮件等方式,引导他们与党组织建立有效联系。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制定出台了《关于统筹做好流动党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 《衡东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流动党员“电子家园”实施方案》,在县、乡镇、村三级同步设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库,借助腾讯(QQ)工具,将没有上网条件的流动党员手机号与QQ号绑定,建立了2 4个党员QQ交流群、电子邮箱、微信微博,得到了许多流动党员的积极响应。通过“电子家园”这一平台,各乡镇群管理员、村联络员及时在QQ群共享中上传学习资料,通报工作动态,向流动党员发布家乡经济发展等情况,鼓励他们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和返乡创业,督促群成员每天至少登陆一次、每周至少到群里交流讨论一次、每月底报送学习心得、学习情况及意见建议,有效地解决了流动党员管理难、服务难的问题。

  今年前4个月,“电子家园”已累计上传学习资料300余份,交流学习心得1.2万余次,发表评论1.5万余条,收到流动党员各种意见建议500余条。衡东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贺殷说,“建立‘电子家园’就是要架起流动党员和党组织的连心桥,让每一个党员都能找到‘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