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甘溪镇发现抗战时期衡山县政府河东行署旧址

来源:甘溪镇      发布时间:2018-06-07

6月6日上午,衡东县史志办主任陈华良与县文物局局长罗杰斌、副局长秦光政、甘溪镇人大主席谭海波等人赴枣园村阳家大屋进行革命遗址和文物调查,走访了当地知情老人,基本确认枣园4组阳家大屋为衡山县政府河东行署旧址。

 

罗浴湘,1934年生,是一位热心的乡村文化人,写得一笔好毛笔字。他告诉我们,衡山县政府1944年迁于莫井将军庙后,在夏浦枣子园眭家大屋(现枣园3组)设立衡山县政府河东行署时任县长蒋达,总司令陈缵(潭泊人)。阳家大屋(现枣园4组)为军政堂,前面水田原为练兵操场,还有个大礼堂,开会,演戏等。

 
阳家大屋住户,阳明新,男,1944年生。此栋房屋为其父亲阳洪登于1928年建造,砖木结构,二层。目测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左右。

 

 

中午返回办公室后,我立即查阅了相关文献并进行了初步考证:
《衡东县志》(1992版,中国社会出版社),134页,


“二、县政府……民国33年6月,日本侵略军犯境,衡山县政府从衡山县城迁移至将军庙(今属莫井乡),并在夏浦枣子园(今甘溪镇枣园村)设立衡山县政府河东行署。次年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县政府仍迁回衡山县城,同时撤销河东行署。”

 

 

时任县长蒋达,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通讯处:湖南衡山大堡市邮柜转陈家湾。即是今大浦镇人,现具体地址待考。

衡东县志(157页),蒋达,衡山人,民国34年元月任衡山县长

(以下资料来源网络)一九四四年六月衡阳保卫战失利,衡阳衡山相继陷落。
第九战区长官部着令两县立刻组织县武装,于四方山重组衡山县政府,并成立衡山抗日自卫游击司令部。以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衡山人蒋达兼任司令及衡山县县长。

蒋达等人利用衡山本土人身份 收集原警察局,各乡工所枪械;又收编散兵游勇及各种地方武装,编成三个支队及多个直属大队,围绕四方山根据地不停开展敌后游击作战,截断日军交通线,给日军带来极大的麻烦。


衡东县志(193页)记载,“1944年6月至1945年8月,……民国33年7月,一队日本兵(百多人),从泉溪市(今属衡南县)出发,荷枪实弹,窜扰将军庙,衡山县国民抗敌自卫团,在将军庙南面的马鞍山伏击敌人,敌人死伤大半。不久,日本骑兵50多人,从攸县经杨桥凤凰山的双石门朝衡山火车站方向西窜,抗敌自卫团伏击日军,打死打伤日军多人,缴获马枪30多支,机枪两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