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新闻 发布时间:2018-04-16
(衡东县广播电视台记者:廖仲国 陈卫)我县是农业大县,很长一段时间,农业发展过于依赖传统模式,收入低,且发展相对缓慢。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农业富县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全县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农村电商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仲春时节,春意融融,走进甘溪生态果乐园,高架连栋温控棚内粉红色的草莓鲜嫩欲滴、香甜诱人。合作社负责人肖日鹏介绍,除了草莓,果园还栽种了葡萄、桑葚、无花果、软籽石榴、龙须枣、日本红柿、钙果等,品种多达20余个。一年春、夏、秋三个季节,在果乐园都能采摘到新鲜的水果,同时,果园自栽自种自养,舒适、绿色的生态环境得到周边游客的追捧。近年来,我县突出“生态+特色”,构建了“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带动、鼓励农户参与绿色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绿色成为镇村的生态底色,让绿色产业成为推动镇村发展的富民产业。
据了解,通过供销牵头,公司加农户入股的形式,生态果园基地的600亩沃柑,在2020年进入丰产期后,能实现亩产4500公斤,远远高出普通稻田收益。通过流转一百亩水田,新塘龙头村27组村民陈雪梅收入也比往年增加了50%。
据统计,2017年,县域内电商完成农产品上行3800万元,工业品下行15000万元。如今外出务工回家乡创业的“年轻人指数”越来越高。农业特色产业扮靓了乡村,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和农村生产生活的转变,促进了乡村振兴,进而推动了富裕乡村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