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为解决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造成的资金缺口、突破地方政府不得债务融资的法律障碍,各地纷纷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为本地建设筹措资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现,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末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地方政府进一步集中资源,加速开展组建投融资平台并继续强化其功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从此进入快速扩张阶段,金融风险、财政风险不断积聚,在这种情形下,更应当突出政府审计机构在地方投融资平台审计中发挥的监督作用,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行为,从而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我局于2015年2018年对全县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6家投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 、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
一、投融资平台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基本情况及成果提炼。
审计中,我们坚持“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维护安全”的总体思路,在全面掌握投融资平台收支状况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投融资平台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尤其关注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融资用于超前建设、无效建设等问题,重点对借出款项风险进行了分析,特别是投融资平台逾期未收回本金及利息进行了重点关注。提出了加强投融资平台管理、提高投融资平台绩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建议,促进投融资平台规范运行,提高效益,维护财政和金融安全。在6家投融资平台单独出具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报告的基础上提供了综合报告供政府参考,并对平台公司逾期未收回本金及利息等存在重大风险的审计情况以要情的形式向政府报告。
在对融资平台的审计过程中,投资收益是审计工作的重点,但融资资金的来源与融资成本的审计也不容小觑,审计人员也予以的足够重视。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我们围绕“六个关注”开展投融资平台审计。
一是关注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情况。核实账面资产和实有资产的符合程度,审查负债结构、规模、资金投向及融资成本等情况,审查各项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是否合理、合规、合法,记录是否完整、准确;审查是否存在虚增或虚减利润等问题。特别对往来款项要注意函证。
二是关注融资状况。审查是否存在虚假项目融资、项目手续不齐全、资本金不到位等问题;检查项目建设方立项资料、项目财务账、工程施工合同等,是否存在协议明显不合理造成融资规模过大、融资成本过高、项目建设质量等问题。
三是关注资金使用情况。审查财政拨款和融资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审查是否违规拆借资金、是否扩大范围使用资金、是否对借出款项予以专门管理,是否存在借出款项本息逾期未收回情况;是否违规发放各类补贴和奖金、尤其是“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审查是否存在挪用专项资金还贷、调剂不同项目信贷资金还贷、借新还旧等问题。
四是关注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审查工程建设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查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资料、施工合同、基本建设程序资料等,是否存在虚假项目、应招标未招标、未按程序送审等问题。
五是关注内部管理及债务风险。审查决策层的重大决策是否合理合法合规,是否存在因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审查债务管理情况、融资规模情况及其偿还能力情况,是否存在举借债务未经过政府审批,债务统计不准确、不完整;审查偿还债务资金需求给地方政府形成的风险,是否存在未制定中长期还债计划、还债资金筹集计划与资金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六是关注对各指挥部使用专项资金的监管情况。审查拨付至各指挥部的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存在违规发放除现场补助外的其他各类补助,是否超标准配备项目管理人员等问题。
二、在推进投融资平台审计全覆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不足,一是审计创新意识不高影响审计监督全覆盖深入推进。在数据时代,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不能适应新形势,基层审计人员创新意识相对薄弱。往往缺乏接受系统培训学习的机会,容易墨守成规,仍沿用传统的审计思维、方法和手段,审计内容仍然着眼于财务收支的角度,以资金为主线,对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评价。仍停留在单纯的事后“查账”层面,站位不高,视野不宽;二是能力素质不适应影响审计监督全覆盖深入推进,我们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企业审计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审计知识,还要掌握金融、税收、建筑、法律等多方面知识,以资金为主线,针对投融资的效益性和安全性着手审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供政府参考。
三、在投融资平台审计的组织方式上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对投融资平台的政府审计实践中,应当重点关注提升审计人员对投融资平台经营模式的理解、强化资金用途的跟踪审计和在绩效专项审计方案设计中应该设立内部问责机制这三个方面加以改进。要合理审计人员配备,要对所有投融资平台一般棋,统一方案,统一要求,才能全面反映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四、投融资平台审计在立足宏观,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发挥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企业审计在立足宏观,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发挥还是存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提出的审计建议比较空洞,没有什么可操作性等不足。我们应该创新审计管理,核心是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整体工作效能。一是要优化内部组织机构,提高规划和指导能力。要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尽快发挥应有作用。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优化工作机构。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积累实践经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企业审计工作的需要。在本局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聘请专业人才,加强审计力量,边审边学,提高审计质量,优化审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