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新闻 发布时间:2019-07-03
(衡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仲国 黄波)本期《致敬英雄》为您讲述的这位英雄,大家耳熟能详、如数家珍,没错,他就是衡东人的骄傲,共和国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罗荣桓的足迹,重温那段艰苦难忘的革命岁月,感受罗荣桓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和不忘初心的伟人情怀。
毛泽东一生中写过许多诗词,但怀念战友和亲人的却为数甚少。其中十分著名的仅有两首,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怀念他的夫人杨开慧和战友柳直荀的;另一首就是《吊罗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国有疑难可问谁?”说出了他对罗荣桓是何等倚重和信任。这首深情的悼诗,让我们回想起罗荣桓一生的品格与气概。
1902年罗荣桓出生于荣桓镇南湾村新大屋,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3岁。1915年,罗荣桓一家从新大屋迁居到异公享祠,开始了他12年断断续续的少年求学路。
罗荣桓的少年时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的内忧外患和国恨家仇,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起革命。罗荣桓把家乡当作从事革命活动的实验基地,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足迹。
1927年7月,罗荣桓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任党代表。后来这支革命武装在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他任特务连党代表,并参加了秋收起义,也因此成为了毛泽东麾下的一员,成了与毛泽东相识最早的一位共和国元帅。
起义部队进军长沙失利后,低落的士气使部队迅速减员,为了挽救危难中的革命,毛泽东在江西永新三湾村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军原则。几十年后,罗荣桓回忆说,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罗荣桓就是毛泽东建军原则最忠实的实践者,整编后的部队只有七个联队,而罗荣桓就是这七个联队的党代表之一。
原南京军区司令员生前留影 向守志 说
“军队有成千上万个指导员,而罗帅是最早7个连队的党代表之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罗帅就坚决贯彻和实践了毛主席支部建在连上以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建军思想原则,由此起步,他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巨匠。”
作为一名连党代表,罗荣桓对同志和战友充满着深沉的爱,他用革命歌曲鼓舞士气,杜绝打骂士兵的行为,让大家深切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连队是他们温暖的家。而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人格魅力,也深受士兵们的爱戴和敬重。
原国务院副总理生前留影 谷牧 说
“在前线打仗(我)负重伤,那时候也没有个根据地,就天天抬着担架随部队行动。罗荣桓不断地派好医生帮我治疗,把好药都给我集中。有一天从别处弄了什么好吃的,他亲自送给我,他说我身体还能撑,归你吃吧,希望你早日恢复健康。”
1928年7、8月间,朱德、陈毅率领28团、29团去湖南炎陵茶陵一带活动,遭受了“八月失败”。毛泽东亲自率领31团3营南下桂东接应28、29团余部。此时,3营的党代表就是罗荣桓。为取捷径,罗荣桓身先士卒,披荆斩棘,攀悬崖、走绝壁,率先从杂草丛生的陡坡飞身直下。随后,几百名战士也怀抱枪杆,顷刻之间滑到山下。当时的一番壮观景象,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自然也滑了一回空中“滑梯”,而且脱口叫道:“啊,我们都成了草上飞了!”这兴许就是毛泽东赠给罗荣桓挽诗的第一句“记得当年草上飞”的由来。
1929年底召开的古田会议,罗荣桓被选为4军前敌委员会委员。1930年8月任第4军政治委员,负责部队的政治工作。第四次反“围剿”后,改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领导扩大红军工作成绩卓著。
抗日战争初期,罗荣桓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年秋,参加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随后任115师政治委员。
1939年3月初,罗荣桓率115师进入山东,参与指挥樊坝、梁山等战斗,重创日伪军。1945年,罗荣桓指挥部队在山东进行大反攻,收复除济南、青岛少数城市之外的山东大部地区。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山东主力部队6万余人进军东北,任东北民主。
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1947年在部队中推广第3纵队诉苦教育经验,增强指战员的意志,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经验后经毛泽东批示在全军推广。
在辽沈战役中,罗荣桓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先打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予以全歼的战略决策,对夺取战役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担任领导职务的罗荣桓因公配有汽车上下班,但他从不允许子女“沾光”。
罗荣桓侄孙 罗孟平 说
“罗帅他一向对家里的后代要求很严格。如果家里有人到北京去,他总是这么要求,他说你们不要认为我在国家当了大官,有什么的。你们好好劳动回家好好种田,该种田的种田,读书的读好书。”
1955年,罗荣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由于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罗荣桓不仅肾功能衰竭引起尿毒症,还患有严重的心脏病,1963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在生命最后的弥留之际,罗荣桓嘱托妻子林月琴:“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还这样交代子女说:“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跟党走。”
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悲痛万分,几天几夜不能入眠。一天深夜,毛泽东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