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衡东县财政总决算公开

来源:衡东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0-10-12

2019年度衡东县财政总决算编报说明

2019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日益突出的收支矛盾,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变化,做实财政收入,强化财源建设,优化支出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全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预算执行总体较好。

 一、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及决算平衡情况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9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542万元,为调整预算(下同)77492万元的105.23%,同口径(下同)比上年同期增收6332万元,增长8.42%,各项收入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地方税收收入完成5532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55632万元的99.44%,比上年增收6552万元,增长13.43%。

2、非税收入完成2622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21860万元的119.95%,比上年减收220万元,下降0.83%。其中: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361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44%,比上年减收1567万元,下降30.23%;罚没收入完成490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2.70%,比上年减收124万元,下降2.46%;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077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38.14%,比上年增收3949万元,增长57.85%;专项收入完成449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2.07%,比上年增收341万元,增长8.22%;捐赠收入完成99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45万元,其他收入完成2286万元。

(二)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962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2.29%,比上年减收2180万元,下降5.21%。其中上划中央两税(增值税、消费税)全年入库2853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4.25%,比上年增收672元,增长2.41%;上划中央所得税完成1107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58%,比上年减收2780万元,下降20.07%。

(三)上划省级收入完成1072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3.81%,比上年减收377万元,下降3.40%。

(四)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1755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3.90%,比上年增加支出44404万元,增长11.90%。各项支出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32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27%,比上年增加70万元,增长0.17%;

2、国防支出27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60万元,增长28.57%;

3、公共安全支出1620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75%,比上年增加2292万元,增长16.47%;

4、教育支出7258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48%,比上年增加10036万元,增长16.05%;

5、科学技术支出459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8.24%,比上年增加546万元,增长13.49%;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52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8.74%,比上年增加826万元,增长17.56%;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039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28%,比上年增加363万元,增长0.45%;

8、医疗卫生支出5079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0.70%,比上年增加5887万元,增长13.11%;

9、节能环保支出809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66%,比上年增加2001万元,增长32.83%;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56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86%,比上年减少130万元,下降1.94%;

11、农林水事务支出7618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82%,比上年增加11543万元,增长17.86%;

12、交通运输支出1641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4.37%,比上年增加884万元,增长5.69%;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360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2.44%,比上年增加1806万元,增长15.31%;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27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63%,比上年减少2759万元,下降68.36%;

15、金融支出1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71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82%,比上年增加2103万元,增长80.48%;

17、住房保障支出807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83%,比上年增加2028万元,增长33.55%;

18、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40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65.37%,比上年增加236万元,增长140.48%;

1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19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7.82%;

20、地方政府债券付息支出428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409万元,增长10.56%;

21、其他支出202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1.72%,比上年增加1988万元,增长6212.5%。

(五)地方公共财政上级补助收入:当年上级补助收入275938万元,比上年增加17796万元,增长6.89%。

1、返还性收入7766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525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692万元,消费税和增值税税收返还2862万元,增值税税收返还1123万元,其他税收返还1564万元;

2、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30235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56614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20393万元,结算补助收入2071万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532万元,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224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3464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4092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1280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3294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984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4789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8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7615万元,卫生健康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6419万元,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4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5193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651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51万元,粮油物资储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95万元,其他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900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6656万元;

3、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793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1673万元,公共安全456万元,教育508万元,科学技术1449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160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538万元,卫生健康425万元,节能环保3074万元,城乡社区445万元,农林水16155万元,交通运输2373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19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32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1093万元,住房保障437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59万元,其他收入1191万元;

(六)债务转贷收入66563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56263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0300万元。

(七)调入资金:当年调入资金共49978万元。其中:基金预算调入资金35839万元,收回预算单位结存资金及其他调入资金共计14139万元。

(八)地方公共财政上解上级支出:当年上解上级支出4104万元,其中:体制上解支出0万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支出128万元,专项上解支出3976万元;

(九)全年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2019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154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593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66563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56263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0300万元),上年结余31706万元,调入资金4997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24万元,收入总计507651万元;2019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55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10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56263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20万元,支出总计480539万元,年终滚存结余2711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及决算平衡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及决算平衡情况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99393万元,比上年增加1264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5388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483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522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94291万元,比上年增加8250万元,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6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83005万元,农林水支出73万元,其他支出5771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516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9939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499万元,上年结余305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5617万元,收入总计153561万元;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429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2万元,调出资金3583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2017万元,支出总计152199万元,年终结余136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完成及决算平衡情况

1、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完成情况:全年完成社保基金收入169791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684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598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496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090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40861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33万元;社保基金支出完成187054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257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4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5115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099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3845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27万元。

2、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平衡情况:当年社保基金收入169791万元,当年社保基金支出187054万元,本年收支结余-1726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7390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526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2409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3376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1004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1320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1401万元。

三、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2019年,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始料未及的艰难困苦,衡东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应对,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和财政工作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中抓收入,趋优。

2019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891万元,税占比为80.12%,同比提升0.7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1542万元,比上年增加6332万元,增长8.42%;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9627万元,比上年减少2180万元,下降5.21%;上划省级收入完成10722万元,比上年减少377万元,下降3.4%。分征管部门完成情况:税务部门累计完成109395万元,比上年增收4110万元,增长3.9%;财政部门累计完成22496万元,比上年减收335万元,下降1.47%。按收入分类完成情况: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056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95万元,增长3.93%;非税收入累计完成2622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20万元,下降0.83%。

一是狠抓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降费金额达1.17亿元,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税收成本,激发企业活力;二是引导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创新引领开发崛起战略。全年安排企业发展资金1.22亿元,积极支持铜业、钨业、机械制造等重点财源项目,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财政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税占比为80.12%,较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三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按照省厅文件精神,2019年度共收回财政存量资金1.41亿元,统筹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脱贫攻坚等民生领域,有效缓解县级财力紧张局面。

(二)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点支出

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完成4175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404万元,增长11.90%。其中民生支出32923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8.85%。一是加大脱贫攻坚资金保障。全年共拨付扶贫专项资金11358万元,其中县本级资金6212万元。重点支持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工作,全年实现贫困人口脱贫4740人;二是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全年拨付资金4810万元,重点推进水、气、土壤污染防治、污染减排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三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年教育支出72582万元,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和高中、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大额班化解、校舍标准化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投入16623万元对全县150所中小学校进行改扩维修建设和设备设施添置,投入1991万元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投入1612万元新改(扩)建20所公办幼儿园,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21%。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0397万元,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到位。拨付农村低保及城市低保4770万元;发放企业、城乡居民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66980万元;发放优抚对象补助4514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240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0793万元,同比增长13.11%。其中,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52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69元/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五是加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项目达84项共计31700万元,惠及全县73万人次,党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拨付公路建设资金8700万元,用于自然村通组公路、农村公路窄路加宽及吴南公路等水毁抢修抢险工程;投入9065万元用于新增粮食产能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拨付1965万元油茶产业发展资金,完成油茶新造3.32万亩、油茶低改垦复5.83万亩;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投入1000万元支持改(新)建农村厕所24034户;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年拨付农业保险资金910万元,有力支持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六是大力支持灾后重建工作。通过预算安排、上级争取及整合涉农专项资金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8960万元,用于水利设施修复、城市内涝治理、道路交通设施重建和农业减损补损,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三)深化财政改革,增强体制机制活力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按照"有保有压、增减结合"的原则,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保工资津补、保运转稳定、保还本付息;严格执行年初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整合部门预算项目经费和专项预算资金,取消执行到期、绩效不高的项目,归并用途趋同、投向重复、规模较小的项目;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实现存量资金回收工作常态化;二是清理规范往来借款。进一步规范借款程序,严格审批手续,控制新增往来,2019年无新增借款;加大财政借款清收力度,全年清收借出款项5380万元,保障了财政资金良性运转。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率先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和动态监控管理改革,规范预算单位支付行为,防范财政资金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四是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修改完善机关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和差旅费管理办法,对各项公务费用的标准进行明确和规范,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有章可依。

(四)突出依法理财,监管严格规范。

一是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预算绩效目标申报与年初部门预算上报同步;加强扶贫资金绩效目标审核及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监控;开展专项资金绩效重点评价和整体支出绩效自评,重点对科技专项资金、文化产业资金、残疾人保障金及部门整体支出项目评价,预算单位的绩效结果纳入年终政府绩效考核,并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政府采购管理。深入推进法治政府采购建设,积极拓宽采购渠道,规范采购行为,打造阳光采购。全年完成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累计14337万元,节约资金3039万元,节约率为21%;三是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狠抓评审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评审制度,努力提高评审质量。全年共审查投资项目454个,送审资金204052万元,审定资金165732万元,审减资金38320万元,审减率18.78%,确保了财政资金的科学使用。四是规范财政监督管理。开展"互联网+监督"工作,完成了"互联网+监督"民生资金目录更新、数据上传、村级财务公开、举报线索查实回复等各项工作任务;联合县纪委监委、县扶贫办全面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对全县17个乡镇和政府投融资公司开展公用经费财务专项监督检查;五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坚持把政府债务风险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中之重,开展债务风险常态化监测预警,畅通重点项目融资渠道。2019年在政府债务限额内,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债券资金33900万元及再融资债券资金78280万元。同时清理违规举债,厘清了政府债务底子,并据实上报到地方政府债务监测平台;积极开展债务置换,有效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和压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培植壮大主体财源税源,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牢固树立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加速推进"五县五化"进程、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衡东提供坚实保障

四、衡东县2019年三类政府债务变动情况说明

截至2019年12月末,我县政府性债务余额55.32亿元,其中政府债务22.53亿元;隐性债务23.85亿元(政府承诺偿还的债务22.04亿元,支出责任1.81亿元);关注类债务8.94亿元。

2018年12月末,我县政府性债务余额51.94亿元,其中政府债务19.14亿元;隐性债务29.04亿元(政府承诺偿还的债务27.23亿元,支出责任1.81亿元);关注类债务3.76亿元。

与2018年12月末相比,我县政府性债务增加3.38亿元(均为新增债券发行),其中政府债务增加3.39亿元,隐性债务减少5.19亿元(政府承诺偿还的债务减少5.19亿元,支出责任余额无变动),关注类债务增加5.18亿元。2018年12月以来我县三类债务总增长3.38亿元。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11218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6563万元,专项债务45617万元,本年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7828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56263万元,专项债务22017万元,本年债务付息支出579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4282万元,专项债务1516万元。

衡东县2019年债务余额变动情况

 

 

 

 

 

 

 

单位:亿元

月份

 

合计

 

政府债务

 

隐性债务

其他需要关注的债务

 

隐性债务

小计

政府承诺偿还的隐性债务

政府提供担保的隐性债务

支出责任隐性债务

2019年12月末
余额

55.32

22.53

23.85

22.04

0.00

1.81

8.94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决算执行情况说明

三公经费1712万元,为预算的69%,较去年的2079万元减少367万元;公务用车保有量280辆,较去年的292辆减少12辆。国内接待费768万元,为预算的67%,较去年减少106万元。

具体情况如下:

三公经费支出合计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预算数

决算数

预算数

决算数

预算数

决算数

3,054

2,326

2,788

2,079

2,489

1,712

 1.因公出国(境)费

0

0

0

0

5

5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1,363

1,122

1,441

1,130

1,346

939

(1)公务用车购置费

16

14

276

255

371

316

(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1,347

1,108

1,165

874

974

624

3.公务接待费

1,691

1,204

1,347

874

1,139

768

(1)国内接待费

1,691

1,204

1,347

874

1,139

768


上述数据表明,在三公经费管理方面,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全面推行全口径预算,加大对全县干部职工基本待遇、县乡机关基本运转保障力度,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严控预算追加。全面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

虽然在收支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总体实力较略,可用财力不充足,对上级财政补助仍然有依赖;二是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调整工资、民生政策扩面提标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多,收支矛盾异常尖锐,财政平衡压力巨大;三是政府债务包袱沉重,资金调度日益艰难。四是支出结构不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找准症结,通过深化改革,规范管理,逐步加以改进。

六、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预算绩效目标申报与年初部门预算上报同步;加强扶贫资金绩效目标审核及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监控;开展专项资金绩效重点评价和整体支出绩效自评,重点对科技专项资金、文化产业资金、残疾人保障金及部门整体支出项目评价,预算单位的绩效结果纳入年终政府绩效考核,并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2018年、2019年度人大尚未审议批准未进行公开。有开展预算绩效工作的行政事业单位已在部门决算中进行公开。 

七、扶贫资金及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一财政投入力度。2019年,我局共安排专项扶贫资金7613.45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拨付我县4143.45万元(中央财政1061万元,省财政2233万元,市财政839.45万元); 县本级财政安排扶贫资金3480万元,比2018年增长15%。二资金拨付力度。在保障财政扶贫资金安全和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审批手续和资金拨付程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2019年扶贫专项资金已全部及时拨付到位。坚决防止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滞留、挤占、挪用、套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现了扶贫资金拨付"零延误""零差错"。三绩效管理力度。对扶贫资金实行绩效管理,建立健全"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的乡镇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把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扶贫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扶贫资金、分配财政扶贫金项目的重要依据,确保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因地制宜安排项目和资金,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等让贫困户受益的项目,努力让每一笔扶贫资金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是聚焦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筛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四类对象"227户643人,共投入资金155万元,可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67人。实施非贫困人口计划工程35处,解决了0.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自然村通水泥及沥青路计划总里程240.238公里,实际建设项目249个,总里程204.305公里,路基全部完工,达到通行标准;新增第二批修建公路计划19.648公里,2019年全部完工并达到通达标准;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修建里程160公里,已完成统建项目路面123.117公里,超额完成2019年省考核统建任务(117公里),统建项目路面建设进度居全市第一;农村公路窄路加宽建设计划181.256公里,其中省考核我县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38公里,已全部完成;安防工程计划项目25个,总里程39.614公里,已完成18公里,预计11月底可全部完成。二是聚焦提升造血能力,大力支持特色种植养殖。突出特色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目前投入产业扶贫发展资金5118.32万元,重点扶持"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特色产业和"短、平、快"的帮扶项目。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的家庭农场等给予产业奖补,引导其采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联合的经营模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切实提高了脱贫退出质量。2019年种植黄贡椒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751户2623人种植1700多亩,每亩收益可达7000元;引导组建"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和公司53个,全部参与油茶产业精准扶贫,已带动贫困户1721户新造油茶林6511.50亩,发放油茶奖补资金586.03万元,户均增收3347元。现已形成了以大浦、霞流为核心的特色养殖业基地,以高湖、新塘为核心的特色种植业基地,帮扶贫困户1720户3860人。三是聚焦壮大集体经济,大力支持光伏电商产业。积极推进光伏扶贫和电商扶贫,县财政投资2266万元入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现已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已建成草市马脑寨、霞流大泥塘、石滩拐子亭3处集中式光伏发电站,33个贫困村每年可实现光伏发电收益4万元以上,对接贫困户808户,每户每年可分红5000元。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村级光伏电站产业扶贫资金,对接贫困户3077户10000人,每人每年可分红200元,受益年限可达20年;投资798万元入股霞流白杨、大浦狮塘2处集中式光伏电站,占股3%,每年获得收益分红380万元,对接无劳动能力和兜底贫困户1267户2760人,每户每年收益3000元,受益年限20年。

                                             

衡东县财政局


1、2019年度衡东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

2、2019年度衡东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

3、2019年度衡东县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决算表

4、2019年度衡东县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本支出决算表

5、2019年度衡东县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决算功能分类明细表

6、2019年度衡东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

7、2019年度衡东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

8、2019年度衡东县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决算表

9、2019年度衡东县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决算分项目表

10、2019年度衡东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决算总表

11、2019年度衡东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总表

12、2019年度衡东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决算明细表

13、2019年度衡东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明细表

14、2019年度衡东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表

15、2019年度衡东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

16、2019年度衡东县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17、2019年度衡东县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18、2019年衡东县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金安排表

19、2019年部门决算“三公”经费表

20、2019年衡东县一般公共预算对下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分项目表

21、2019年度衡东县一般公共预算对下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分地区表

2019年衡东县部门决算“三公”经费说明

关于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草案)与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