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民政局对衡东县精康融合项目开展半年运营工作评估

来源:衡东县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5-07-14

2025年6月18日,衡阳市民政局、精康精康融合工作评估专家周桂花等一行人对衡东县精康融合项目工作进行半年评估。检查组认真查阅了资料,并听取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情况的汇报,检查组充分肯定了衡东县精康工作的成效和亮点。

一、项目情况

衡东县精康融合项目自去年11月份由衡东县民政局委托第三方机构衡阳市善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管理,运营场地在堰湾社区,该中心管理人员2人,工作人员4人,目前注册会员80人。长期服务登记会员20人。工作人员由具有精神专科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相关资质人员组成。

二、评估情况

根据评估细则中的场地要求、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档案管理、业务建设(社交能力训练、疾病与健康管理、职业康复训练、远程及转介服务)、业务建设(服务标准、服务过程管理、生活技能训练)、成效管理等服务情况进行评估

(一)场地要求

现有独立场地300平方米,科学划分为社交训练区、电脑训练室、图书区、手工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域。营造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同时,定期对场地设施进行维护检修,确保场地利用率达100%,为康复服务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安全管理

建立了常态化安全巡查机制,每月开展1次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排查用电线路、门窗防护、活动器械等安全隐患,半年度累计开展检查7次,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消防知识、急救技能等专项培训,有效提升团队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如有活动开展时为服务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全方位降低风险。后续将根据评估要求,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消防设备及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

(三)队伍建设

组建由兼职精神专科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专职社工2名、社区管理者1名、档案管理者1名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通过"内培外训"模式提升团队能力,半年度组织内部技能培训7场、外部专家授课2次,有效提升团队专业服务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

(四)档案管理

推行"一人一档、动态更新"管理模式,为80名在档服务对象建立档案,20名活跃会员时刻动态更新。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严格执行档案保密。为精神障碍患者做好隐私保密工作。

(五)业务建设

1.社交能力训练:开展"阳光社交"系列活动9场,通过团体游戏、社区融合实践等形式,帮助服务对象重建社交信心,服务对象社交主动性显著提升。

2.疾病与健康管理:联合衡东县洣水镇卫生院、衡东县嘉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季度开展健康用药指导与健康体检;举办疾病预防、用药指导讲座2场,健康体检4场。

3.职业康复训练:开设手工制作、超市模拟就业等实训项目,与1家社会组织达成合作,开发手工加工项目,形成产业链,既有效提升动手能力与社会参与度,又实现"劳动创收"。

4.远程及转介服务:与衡东县嘉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绿色通道,完成紧急医疗转介1例。

(六)业务建设

1.服务标准:中心依照《湖南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服务规范》开展服务,明确服务流程、质量考核指标,会员服务协议签署率100%,开展季度服务质量检查3次,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3%。

2.服务过程管理:中心自运营以来开展个案共10个。

3.生活技能训练:开展烹饪、社会融入超市购物、家居整理等课程17期,通过"理论+实操+家庭实践"模式,服务对象实现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升。

(七)成效管理

1.个体康复成效:会员小谷,入会时社交回避,不愿与外人沟通,家庭关系紧张。中心工作人员通过12周社交训练,参与社区活动等,现家庭关系得到缓解,如今天天过来会所还是老公接送,并担任中心活动志愿者,已稳定协助中心开展活动6场。

2.社会影响成效:组织中心会员开展体检健康检查4场、社区宣传活动4次,有效提升公众对精神障碍的认知与接纳度。

3.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参加业务培训情况。

(1)本中心始终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维度评估持续优化服务质量。半年度内,通过面谈回访等方式,对活跃会员20名在档服务对象及家属开展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度达95%。其中社交能力训练、生活技能培训等服务项目满意度超100%,服务对象普遍反馈"活动形式丰富""工作人员耐心负责"。

(2)参加业务培训情况。

为提升团队专业服务水平,本中心高度重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构建"内外结合、分层递进"的培训体系。半年度内,累计组织内部督导7场,内容涵盖精神障碍沟通技巧、危机干预等核心领域,此外,邀请衡东县嘉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科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针对性解决服务中的难点问题。通过系统化培训,团队成员在应急事件处理等能力上显著提升,为高质量服务开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三、评估结果

从五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经过专家评估,得分为85分。具体如下:

1.场地要求(8分),得分7分

2.安全管理(12分),得分10分

3.队伍建设(10分),得分8分

4.业务建设(社交能力训练、疾病与健康管理、职业康复训练、远程及转介服务)(30分),得分26分

5.业务建设(服务标准、服务过程管理、生活技能训练)(30分),得分26分

6.成效管理(8分)),得分6分

目前,全县精神障碍患者共有2261人,享受护理补贴人数2261人,享受生活补贴人数2156人。自2025年4月份提标由原来90元/月提高到100元/月,1-3月份两项补贴按提标后标准4月份已补发到位。下阶段,将进一步对全县精神障碍群体加强走访和服务工作,不论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让他们能切实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怀,并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