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抛嫩绿三千亩 迎取金黄一片------记衡东"富塘模式"创始人罗湘桂

来源:市场与信息股      发布时间:2023-09-14



跨入二十一世纪,农民打工潮一浪高过一浪,独特的"春运现象"记录了农民朋友发家致富的渴望。谁来种地?这一新世纪之问,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他,罗湘桂,早在15年前用他的"富塘模式"回答了这个问题。

罗湘桂,衡东县原珍珠乡富塘村支部书记,现年54岁。黝黑的脸庞历经沧桑、粗糙的双手彰显力量、明亮的眼睛饱含智慧。

2009年,针对本村青壮劳力外出而导致大片农田抛荒的情况,时任村支部书记的他,提出:组织种田能人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把抛荒田承包下来种双季稻,让他们无牵无挂外出务工;把农民不想种的早稻田承包下来种上早稻,让他们一心一意种好晚稻;把农民不好种的高岸田承包下来种其他经济作物,让他们自觉自愿种好上等田。

说干就干。当年他就带领几个种田能手一起承包了全村216亩无人耕种的农田,一举消灭了本村的耕地抛荒现象,全村双季稻种植在85%以上。他的这一举措,得到了省、市、县各级的充分肯定。衡东电视台、《衡东情况》、《湖南农业》等宣传媒体竞相报道,称赞罗湘桂的做法为流转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的"富塘模式"。

从此,"富塘模式"效应越来越广,周边村、镇纷纷效仿。罗湘桂流转耕地面积扩大到如今的3000多亩。他推广示范水稻新品种39个,推广新型农机具40多台套。他积极倡导绿色种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示范推广镉低积累水稻新品种,主动参与农药化肥减量行动。2020-2022年,他完成了集中育秧面积达12000多亩,生产粮食累计达28900多吨,完成国家贮备粮计划任务2100多吨。他多次评为衡东县先进种粮大户,也是湖南省种粮大户、育秧能手。

毛主席曾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衡东县湘桂农机专业种植合作社的成立,让罗湘桂的"富塘模式"如虎添翼。他是种粮能人,也是驾驶农机的好把式。15年间,合作社成员由最初的5人增加到了78人,拥有翻耕机、机耕船、插秧机、抛秧机、收割机、石灰撒施机、烘干机、运输车等92台(套),集中育秧设施5600平方米,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每年达16000亩。县农业农村局在他那儿举办了机抛秧现场观摩会、机抛秧技术推广与现场演示会、油菜机收减损现场观摩会。2020年该合作社评为"湖南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罗湘桂同志致富不曾忘桑梓,倾情报效家乡。他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和扶贫工作。他是衡东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2016年被评为衡阳市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2022年被评为衡阳市劳动模范。

从2009年至今,他先后带领村民维修山平塘4口、新建渠道4000多米、修建电排2座、打抗旱水井15口;安排贫困户就业30余人、结对帮扶贫困人口自主发展产业260人,人均每年增收12000元以上。他免费为本村的五保户、困难户提供水稻秧苗和农机作业服务。他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切实解决农民朋友卖粮难的实际问题。当地群众有口皆碑,亲切地称他为"湘劳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