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杨桥镇 发布时间:2023-02-08
202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全镇上下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凝心聚力绘好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斗志昂扬书写“农耕文明 康庄大路”新篇章,全面开创杨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意识,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意识形态不断加强。一是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抓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及其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围绕如何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杨桥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具体行动等内容,共开展集中学习12次,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执政素养。二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上党课、作宣讲、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片、举办文艺汇演等多种载体,不断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度,共组织专题学习20余次,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三是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分批次开展农村党员冬春训,集中培训2次、集中学习6次。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比学评促 分类提升”、“一课一片一实践”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建政治功能
党建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扫黑除恶、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发展村集体经济等重大工作中,镇党委组织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用奋战诠释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用担当扛起责任,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工作前线高高飘扬。二是高度重视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相关工作开展,持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整体战斗力。每月召开驻村工作专题研究会。我镇目前共有驻村帮扶工作队3支,队员7人,“万雁入乡”第一书记11人。三是坚持有计划、按程序发展党员,全年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3名,发展对象9名、预备党员9名,并各开展1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提升学员对党的认识和政治觉悟。
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一是健全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党风廉政责任压实到人。二是重视警示教育。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忠诚与背叛2021》、《零容忍》、《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等节目、学习法律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会等形式开展教育,2022年我镇累计在全镇各党支部共上微党课90多堂,受教育人次达600余人次,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三是清廉村居创建。今年我镇有南冲村、荆竹村和蛟塘村三个清廉村创建村,围绕清廉村居建设工作方案,3月份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机关支部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衡阳群众”志愿者在清江河畔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5月份在全镇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清廉杨桥“罗帅故里党旗红”微宣讲比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力促打造清廉杨桥。7月到12月份,开展“书香机关 清风荐读”活动,提高机关干部理论素养,提升道德修养,培养读书习惯,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浓厚氛围,推动“清廉机关”建设。11月份,我镇完成清廉村居验收阶段的工作。
(二)以产业发展为主线,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提质
壮大产业项目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湘·江南”温泉项目建设。推进温泉项目与鹤岭峰、凤凰山等镇域旅游资源融合,深化与罗荣桓元帅故居、锡岩仙洞、白莲水库风景区、洣江生态园等旅游点合作,共建全域旅游圈。继续争取实施一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重点项目联系制度,服务保障项目顺利建设。
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结合南冲村实际情况,立足当地龙头企业,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为契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龙牙红”百合种植产业,设立新型“龙牙红”百合种植项目示范基地,并在已有的百合产业的基础上,延长百合产业链条。荆竹村羊肚菌项目于今年3月出产600余斤,虎塘村肉牛养殖、上水村野猪养殖、温泉新村高粱种植、东烟村香芋、薯尖菜种植等农产品均已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三)倾力营造一流环境,为高质量建设聚能增动力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妥善解决在建项目存在的劳资纠纷、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等问题,严厉查处无正当理由干扰、阻碍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的行为,实现无障碍施工。
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探索在温泉新村、凤凰村、石山村、鹤岭村等发展生态种植产业以及特色民宿、农家乐等康养服务业,连片开发形成“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温泉”的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积极鼓励在外成功人士以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等方式,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农村治理创新,加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运用,加速推进土地流转力度,允许并鼓励村民以土地使用权参股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一步释放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红利,着力发展土地合作、资源开发、物业经营等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全面保障人民福祉。
推进乡村振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做好脱贫户监测预警、帮扶救助和动态管理等工作,强化后续帮扶措施,全面落实好产业、就业、教育、医疗和住房、饮水安全等政策,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加大民生保障。认真做好民生实事,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城乡低保信息化动态管理,对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常态化防控和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完善退役军人帮扶工作机制。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杨桥中心敬老院公建民营托管试点,切实提升服务质量。
完善社会治理。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防电信诈骗宣传,保障群众财产安全。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制度,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强化应急管理,开展地质灾害、防汛防火应急演练,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领域各项改革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杨桥镇在加快产业发展,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维护好社会稳定,全镇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仍有短板,环境整治还不够彻底,长效管护机制不够健全;二是各村(社区)后备干部力量稍显薄弱,需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三是干部工作作风、服务群众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与不足,用心采取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三、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杨桥镇将以实际行动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杨桥实际,瞄准重点、持续发力,以更大力度推进生态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更实举措推进民生保障,统筹抓好环境保护与安全发展;交上一份“健康、富强、宜居、活力杨桥 ”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一)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一是继续履行好一岗双责,围绕“抓党建、夯基础、凝合力、谋发展”的思路,抓好党建工作。二是完善建章立制,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三是大力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
(二)强化产业扶持力度。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入再发展,争取一定项目资金,引导农户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农村群众增收盈利新空间,切实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二是要重视科技教育扶持,利用文化知识的村民多培训相关技术,增强科技 人才力量,促进乡村振兴项目长远发展,实现全镇增收致富。
(三)拓宽就业帮扶渠道。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人口素质技能,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一户一业”,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等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上岗,增加收入。坚持狠抓维稳,促和谐,营造良好社会新环境。
(四)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稳定。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层级包抓工作机制;二是坚持每月矛盾纠纷排查和月上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深入开展“心连心、面对面”干部下访解难题,为民服务办实事活动。三是大力开展普法宣传,积极开展反邪教、禁毒、反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活动。四是狠抓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深入开展交通、住房、烟花爆竹、消防、用电用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大检查,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五)持续推进政策保障。对需低保政策兜底的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对需要教育救助的家庭,综合运用助学贷款、减免学费、教育补助、教育救助、结对帮扶等政策措施。对需要医疗救助的家庭,落实各类医疗保险支付政策,全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对因残致贫户,落实好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因灾致贫户组织开展生活救助、生产救助和住房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凡困必帮、有难必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