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东县甘溪镇党委书记 刘永兴 发布时间:2022-07-20
新一届市委为衡阳发展擘画了“三强一化”宏伟蓝图,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县委既定的战略目标,切实履行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与时俱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创先争优,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三强一化”在基层落地落实落细。
一、坚决扛牢主责主业,统一“三强一化”思想认识。思路决定出路,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如何让“三强一化”在基层落实,首先要学懂、弄通。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每周一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必修课;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专题研究部署会,把中央一号文件、市委“三强一化”发展战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按月学习部署;坚持每季落实上一次党课,结合甘溪工作实际,明确党课主题,真正把全镇干群思想统一到党委决策部署上来,突出党建引领,理顺发展思路。二是坚定政治“三力”,压实主体责任。聚焦“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坚持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细化出台村干部管理办法,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内强管理、外树形象,让党风正气树起来,让党员干部真正下到村谋事、真正扑下身子干事,形成了人人有目标、个个肯干事的工作格局。下派党建指导员12名,完善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探索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全镇各村党建台账资料做到了“四个统一”。实行党委书记一月一调度、一事一部署,压实村级党建责任主体,将党建工作与绩效挂钩,形成党委书记、党建指导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三级联动抓党建工作机制。三是锻造过硬队伍,夯实组织保障。实施“头雁”工程,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村(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下降4.5岁,各类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换出来新气象、组成了生力军。通过下派“第一书记”,选派镇年轻干部到村驻点,落实27名导师帮带27名年轻村干部,储备24名村级后备力量,选优配齐260名“一核五会”成员,大力支持133名在外乡贤和能人返乡创业,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撑,努力锻造了一支强劲有力、能打敢拼的“头雁方阵”,不断夯实基层组织人才保障。
二、坚持做实活动平台,笃定“三强一化”发展信心。党建工作看似“务虚”,但具体到每一个活动、每一位百姓,它就是务实的。一是以整建提质行动为引擎,促基层组织集聚。省委、市委、县委部署的整建提质行动涵盖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与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统筹全镇资源力量,结合屋场党小组,将行政村合理划分为若干网格,健全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机制,推动镇村干部、志愿服务队下沉网格服务群众,做到一张网、全覆盖、心连心。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模式,实施“敲门行动”“亮灯行动”,分类建立摸排人员台账,确保不漏一户,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信息准。实施分级管理、动态监测,及时整改排查出来的问题,为“抓重点、治乱象、固根基、建机制”打下坚实基础。二是以城乡治理标准化为契机,促基层治理创新。健全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机制,成立集镇治理、农村治理、乡风治理、督查指导、宣传联络等7个专项工作组,每村明确1名标准化治理专干,每个屋场党小组明确1名党员议事员、1名群众监督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架构明晰、全员参与的治理格局。通过“网络投票+线下评比”的方式,开展“党员示范户、先锋模范户”“美丽庭院、美丽屋场、美丽菜园、美丽村组”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带动,让群众自己动手、老少上阵、全家参与,在全镇形成干群共治的良好氛围。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镇域内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百姓福祉持续增进,真正做到了变一方面貌、守一方平安、爱一方百姓。今年一、二季度我镇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排名全县第一,并作了典型发言。三是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促基层党务开放。按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示范引领、分批创建、整体推进”的整体工作思路,我镇以镇机关“清廉单元”建设和两个示范创建村为重点,通过在镇机关、村部精心打造廉政宣传栏、长廊、漫画墙、花园等,糅合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举办廉政文化演讲赛、知识竞赛,厚植廉洁文化土壤,潜移默化教育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全面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完善民主协商、村务监督等机制,推动村民说事、议事、主事,党务村务财务月月评,大家的事商量着办、监督着干,全部公开、全面监督、全员参与已成常态。
三、坚守为民服务初心,确保“三强一化”落地见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是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和终极目标。一是全面落实屋场党建,汇集民智民力。合理建立屋场党小组,通过召开屋场恳谈会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零距离交流,收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去年以来,全镇召开屋场恳谈会150余场次,解决了金龙矿区环保整改问题,缓和了企业周边各类矛盾,干群关系进一步升华。在全县率先落实“屋场党建+五个到户”,成立志愿服务队联系帮助每一户群众,实现“屋场有组织,党员进屋场,户户党员联,家家见党员”,把为民服务落到地、跟到人、做到家。各村每月召开一次民情碰头会,将入户走访、电话联系情况汇总,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清单,以“每月一调度、每月一总结”听民声、查民情、汇民智、解民忧。二是全面点亮“微心愿”,解决民愁民盼。以支部为单位收集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以“微心愿”形式向党员发布,由党员干部个人认领并加以解决,真正把为民办实事落到点子上,落进群众心坎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我镇共收集解决小心愿120多个,有力推动一批信访难题得到解决,切实把矛盾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一线,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工作经验被省、市、县各级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三是全面发展集体经济,助推民惠民富。完善激励机制,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村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容错机制,解决后顾之忧,激励干事创业。通过“以奖代补”、资金支持、项目倾斜等方式,鼓励各党组织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做到成熟一个、实施一个。深化组织推动、党员带动,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基地+村民”的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流转土地的租金、集体收入的股金、就近就业的薪金”3份收入一起拿,更高积极性参与,更多分享乡村振兴成果。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挥生态优势,做到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打造品牌优势,目前我镇石桥红芽芋、枣园“金丝4号”枣、东冲光伏、中心垂钓、夏浦杨梅、黄桃等品牌不断成熟,各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断加强,有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坚不可摧,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近年来,我镇通过抓党建谋发展、促振兴,全镇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党建工作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加,信访矛盾明显减少,社会大局持续向好,真正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互促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