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六位教师,育人情怀薪火相传
来源:衡东教育 发布时间:2021-09-30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这首歌曾唱响中华南北,家喻户晓。现实版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在陈涛老师的家庭开始上演。
陈涛老师是衡东县霞流完小的一名普通教师,他从2000年8月衡阳幼师毕业以来,一直在霞流完小教书。说起家中的几位教书人,陈老师眼中满是深情。父亲陈灵恩,湖南师大历史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扎根乡村中学教育三十多年。受父亲影响,陈涛老师和他姐姐陈燕也觉得教师这一行业光荣而神圣,长大后都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陈涛老师的老婆是教师。现在,陈涛老师的女儿和他姐姐的女儿也都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在他们家,一家三代六位教师,教书育人的接力棒代代相传。“我喜欢孩子,喜欢教师这一职业”,陈涛老师边忙着手中的工作,边笑着说。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年年当班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获嘉奖。所教的成绩年年居乡镇第一,县级前列。获奖无数,桃李满天下。陈涛老师视教育为事业,爱学生如子女,无论接受多差的班级,多调皮的学生,他都尽心教诲,精心培育。在霞流镇,许多家长慕名而来,将孩子送到他班上就读。2019年下半年,他接手128班,肖林涛、宋家驹、宋泽源上课调皮捣蛋,下课打架闹事,不爱学习,总惹是非,是老师心中的“疙瘩”,是家长心灵的“棘刺”。经过他一年的耐心教诲和精心培育,全部以较优异的成绩考入欧中就读,成为老师心中的“香饽饽”。126班的周慧霞,性格有些内敛,有些腼腆。他让她当班长,锻炼她的胆量,提升她的综合素质。她在全国青少年“五好公民”主题读书活动“红旗飘飘,引我成长”竞赛中,获二等奖。在教书过程中,他每天想着如何教学生吸收所教的知识,怎样让学生喜欢上他的课。陈涛老师说,就这样一点点不断挑战自己,下班后他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下来,使教学思路条理化,进而提炼思想,改进工作,实现自己的个人成长。他课余撰写的教学论文《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在国家级刊物《教学与研究》上发表,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他指导学生杨乐,在新时代好少年“我为祖国点赞”主题教育征文活动中,获县三等奖。他细腻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形成他自己的教学实践观,用爱撑起孩子们的梦想之帆。他妻子曾与他在同一所学校霞流完小教书,后来调入了县城一所小学。他仍一心扑在教学上,砥砺前行,将真挚朴质的情感倾注孩子身上。总有人劝他调入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工作。面对清贫简陋的校园,他坦然地说:“这里需要我,我舍不得离开这些孩子”。“吃苦耐劳、细致严谨、踏实做事、坦荡做人”是他们的家风。父亲亦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称号。他所教的历史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因教学成绩突出,获县三等功。2004年,衡阳市电视台的记者专程采访了他。“他扎根农村,教学28年”的优秀事迹,在衡阳市晚间新闻中播出,获得大家一致好评。站在三尺讲台,他与父亲携手同行,从少年的意气风发到中年的干练沉稳,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以德育人,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生长在教师这个大家庭,长辈们的谦逊平和、儒雅淡泊让陈涛老师的女儿陈佳怡也深受影响。她喜爱拉丁舞,在2021年,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艺术节(长沙站)暨湖南省阳光体操节中,她荣获普通女子单人单项C一等奖。说起教育,她说,我的爷爷曾经告诉我,当老师,就要甘当人梯,要守得住平凡,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一代代传承,一代代耕耘,在家族的影响下,小小陈佳怡也即将走上三尺讲台,继承前辈衣钵。教育是心扉叩击心扉,灵魂唤醒灵魂,陈涛老师一家三代人同心同德同力,源源不断传承着、发扬着……(赵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