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测绘”湖南人物】记湖南省遥感中心总工程师余德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31

    日夜遥感仰苍澜,巡天揽地卅暑寒 

    雷达不碍云雾袭,高分疑是实景勘。 

    现状调绘农林水,动态监测地矿环 

    为语电磁长相倚,寰宇掌控尽余欢。 

    这是湖南省遥感中心、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总工程师余德清同志所作的一首诗,也是他从事遥感技术应用与研究30年历程的真实写照。 

  

(图为工作中的余德清) 

    光环闪耀的科技工作者 

    1986年,余德清同志从原成都地质学院矿产勘查专业毕业后保送到本校矿床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同时开始从事遥感地质方面的工作,从此与遥感技术应用工作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30年。 

    30年来,余德清同志一直扎根科研生产第一线,从事基于卫星遥感为主体的空间对地观测与地面探测等遥感技术应用与研究工作,业绩突出先后9次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励,多次获各类学术年会奖励。由于勤于笔耕,著述丰,在地矿、国土、环境、遥感等科技杂志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国土资源导刊杂志还曾专门编辑出版过《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余德清论文特辑》。 

    同时,由于勇于奉献,敢为人先,具有极强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先后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先进工作者”、湖南省人民政府“先进工作者”(省级劳模)、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抗震救灾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称号。 

    1999年余德清同志开始担任湖南省遥感中心、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总工程师,2002年被评聘为研究员级高工,2004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2012年晋级湖南省首批二级岗位教授,2007-2012年任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2013年兼任湖南省遥感中心专职副主任,现兼任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和硕、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矿产督察员,湖南省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同事们都尊称他为“光环闪耀”的科技工作者。 

    业绩显著的航测遥感人 

    余德清同志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遥感技术应用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领先地位。他主持承担完成的“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被陈述彭、童庆禧等院士评审为国际先进水平;他负责完成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遥感自动化提取技术研究”项目,被评审为国内先进水平;由他提出并负责承担的“全球生态地质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工程”项目,敏锐的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遥感发展趋势,是我国开展全球性遥感监测的首位研究者。 

    余德清同志注重引领原创性重大遥感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是我国遥感地质与遥感找矿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他主要承担的“坪宝预测区遥感等多员地学信息大比例尺成矿预测”与负责完成的“南岭成矿带矿产资源遥感调查应用”项目,找矿效果明显,均找到大型矿床,分别获得获原地质矿产部地勘成果三等奖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他负责或主要承担的“太平寺、双峰幅遥感地质解译”等区域地质遥感调查项目,四次获得原地质矿产部地勘科技成果奖。 

  

图为余德清接受湖南经视的采访 

    余德清同志潜心基础应用与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对遥感技术服务于国土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他主要承担的“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成果,成为湖南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南,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率先开展的“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与“矿山开发状况卫星遥感监测”,通过卫星图像处理、目标信息提取等关键领域攻关,项目成果是目前国土资源部门开展的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年度变更调查、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等常态化工作的重要技术方法,在国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他主持完成的“株洲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项目,获得湖南省土地调查优秀成果一等奖;他主要承担的“汶川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航天遥感应急调查与综合研究”项目,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新技术应用,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他负责的全国“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规定”编制,规范了我国地质灾害遥感调查行业标准。 

    余德清同志担总工程师17年,负责全单位的科研生产技术管理和遥感技术应用、测绘与地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不仅能有效组织并领导我单位创新团队攻克学术技术难题,也能身体力行勇挑重担承担重大生产科研任务。近5年来,他先后负责的项目主要有同时被评审为国内领先水平的湖南省科技厅基金资助项目“突发性地质灾害遥感应急调查体系研究”、湖南省地理国情普查办公室立项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国情监测”;同时国家测绘优秀工程银质奖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的“湖南省、浙江省、广东省矿产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国土资源部科技司立项的“全球生态地质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工程”项目。其中,“湖南重点成矿带及矿集区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还获得2014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事迹感人的先进工作者 

    余德清同志曾被国务院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而这份荣誉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1997年,单位引进当时国内外最先进、也是最通用的遥感软件之一——美国“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这让一直酷爱学习的余德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他平时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与软件接触。那年国庆节,同事们都放假休息了余德清一个人提着10斤苹果来到单位机房,开始了“ENVI”软件的学习。为了集中全部精力,他拉上机房厚厚的窗帘,不管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饿了渴了就吃苹果,困了累了就用两张电脑罩布一铺一盖地睡一觉不知不觉间,五天五夜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ENVI”软件使用技术一举拿下。 

    1998年夏天湖南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一个风雨交加的午夜,原地矿厅厅长董和金电话通知余德清,在早晨六点前务必提供一张洞庭湖区的灾情监测卫星遥感图像,以备第二天朱镕基总理来湘指导抗洪时使用接到通知后,余德清来不及穿衣服,立刻投入到紧急的工作一夜未眠,第二天早晨天没亮,余德清将图像准时送到董厅长手中。董厅长看他一条短裤、一双拖鞋的穿着,雨水和汗水交汇在一起的“狼狈”形象,只说了声“好样的”,但随后的几年里,董厅长总是将这件事作为典范,在全厅宣传表扬。 

    2000年,测绘遥感行业极不景气,省遥感中心也处于经济极度困难、下岗职工占60%以上的境地。此时余德清临危受命,负责解决全部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为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46个职工,没有一个项目,单位没拨付一分钱的经费,这就是余德清面对的情况。当时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职工第一个月工资的发放问题。银行因无抵押不能贷款,余德清本人连购房都已欠债不可能垫付费用。怎么办?他自己带头号召职工募集股金,先发下第一个月工资再说。其后,他北上北京、东北,南下广州、海南,足迹踏遍西北边陲,到处联系遥感类项目。余德清的行动感动了项目业主,一年下来,不仅每位职工分到了100%的红利,更关键的是保住了单位从70年代中期就成立的遥感队伍。 

    2008年,应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要求,余德清赶到北京,任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遥感应急调查组组长。整整45天,他吃住在办公室,没能赶往医院陪护肝脏大手术的爱人一分一秒没能赶回家给参加高考的孩子送上一句祝福,余德清一心扑到了救灾上。他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提出的“有12个滑坡破坏了都江堰至北川的公路,武警部队不宜从陆路赶往北川,宜沿岷江水路推进”,“不能仅仅防患唐家山堰塞湖,灾区尚有17个类似的隐患”以及“汶川县城的灾情要比北川县城轻微得多”等一系列建议,多次让国务院调整救灾措施并因此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年,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进入“百日会战”的关键时刻,他亲自带头进行野外成果质量检查。短短的2个月,他跑遍了单位承担的17个县的大部分乡镇。一次,因为赶时间,抄近路从高处跳下,谁知脚下被野藤绊住从近3米的高度直接摔落,当场晕倒。原地躺在草丛里半小时后,他才缓缓站起,说的第一句话却是“继续干活吧”。同事们劝他休息,他却连连说“没问题”一瘸一拐走向了下一个检查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