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局
> 通知公告
来源:衡东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06-13
衡东县统计局关于《开展“四上”单位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退库专项检查的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局属各股、室、队、中心: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湖南省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湘统办〔2022〕7号)、湖南省统计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四上”单位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退库专项检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湘统办〔2022〕8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全县“四上”单位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退库专项检查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检查目的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重点指标和重点对象,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保障统计工作依法、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二、检查范围
2021年1月-2022年4月入库退库的“四上”单位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入库退库:2021年以来,入库退库的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等“四上”单位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自查达到入统条件而未入统的企业(项目),各专业自查企业或项目不少于10家、
三、检查方式
此次检查采取县统计局统一部署,以行政审批服务股牵头、抽查,各专业自查和检查的方式进行。
建立行政审批服务股与各专业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行政审批服务股、有关专业股室分别根据工作职能落实检查工作要求,明确检查方法(见附件2),加强工作指导,以实地查验、核实、随机抽查等方式推动专项检查工作。
1.我局联合主管部门,自查是否做到应统尽统。由统计局提供入统标准,各主管部门提供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对照各专业名录库进行自查。对于自查出来的当年新增企业,按照要求准备入统资料,及时入统;对于小升规企业,建立预入统档案,做好年度入统准备。
2.各专业对入库退库进行自查。检查入库真实性:重点核实入库单位行业划分是否正确,申报材料特别是税务材料是否真实,是否达到规模(限额)以上标准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检查内容包括项目是否真实存在、是否重复报送、是否虚增规模、是否违规打捆等。检查退库真实性:重点核实申请退库单位是否达到退库标准、是否存在年底瞒报财务月报营业收入虚假退库等,逐个单位核实清楚退库原因。检查数据报送真实性:重点核实新入库单位是否瞒报或漏报工业总产值、商品销售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的上年同期数,是否虚报当期数等。
3.各专业对重点领域专业进行全覆盖数据核查。按照附件1中的重点指标,选取2021年全年和2022年1-4月份的数据进行核查,也可自行增加相关指标的核查。建立数据核查台账,留存相关检查影像资料和原始凭证。
4.各专业进行自查质量抽查。一是要看自查是否做到企业、专业、指标等全覆盖;二是要对数据核查质量进行抽查。
5.各专业对抽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经局领导研究,转交行政审批服务股。
四、工作步骤
(一)全面自查。5月10日-6月10日,各专业股室进行全面自查,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差错和问题及时梳理,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6月15日-6月28日开展重点抽查。
(二)入库退库检查。各专业对2021年以来“四上”单位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退库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同时对应统未统企业(项目)进行自查。
五、组织领导
为做好此次统计专项检查工作,县统计局成立“四上”单位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退库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李中林 县统计局党组书记 、局长
副组长:阳红燕 县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文 武 县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汪仁杰 县统计局办公室主任
肖 宇 县统计局综合核算与研究室主任
沈三春 县统计局行政审批服务股股长
龙育萍 县统计局业务三股股长
凌 霄 县统计局普查中心主任
陈 宇 县统计局大数据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行政审批服务股,沈三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本次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下设三个专项自查、检查工作组。具体名单如下:
(一)房地产、建筑、固投、服务业专项自查、检查工作组
组长:谷壮丽
成员:沈三春、龙育萍、周 蔓
(二)工业、商贸专项自查、检查工作组
组长:肖 宇
成员:陈 宇、陈 丹、凌 宵
(三)名录库、科技、劳动工资专项自查、检查工作组
组长:汪仁杰
成员:吴锐录、文 燕、李 玲
各专项自查、检查工作组要按照专业职责分工,严守各项规定,严格标准规范,强化协作配合,凝聚联动合力。坚持“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责任追究和倒查问责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自查、检查工作扎实到位。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局已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保高质量完成检查任务。我局主要负责人亲自谋划部署,推动此次专项检查工作,及时了解情况,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行政审批服务股具体组织实施,各专业全程配合;做好统筹保障,确保自查、检查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按时保质完成。
(二)认真履职尽责。行政审批服务股要将此文件精神迅速传达至各专业,配合行政审批服务股做好这次自查、检查工作。检查组要严格执行检查方案,不得擅自调整检查范围、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要明确统计执法检查人员工作任务,对其负责检查核实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确保检查结论有理有据。
(三)及时总结整改。对抽查情况形成汇报材料,于6月28日下班前经主管领导审阅后报市政法科。
(四)严格工作纪律。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具体要求。严禁参加一切与检查无关的活动,做到廉洁、文明、公正检查,严格保密纪律。
(五)落实疫情防控。要严格按照我县疫情防控规定,检查人员全程需佩戴口罩,落实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要求,有咳嗽、发热等症状要第一时间汇报,以便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附件:1.相关专业自查、检查重点指标
2.入库退库自查、检查方法
衡东县统计局
2022年6月10日
附件1
相关专业自查、检查重点指标
序号 | 专业 | 重点指标 |
1 | 规上工业 | 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 |
2 | 固定资产投资 | 本年完成投资 |
3 | 限上批发零售业 | 商品销售额、营业收入 |
4 | 限上住宿餐饮业 | 营业额、营业收入 |
5 | 建筑业 | 建筑业总产值 |
6 | 房地产业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7 | 规上服务、文化业 | 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营业收入、本年折旧、营业利润 |
8 | 能源 | 原煤产量、原油加工量、煤炭消耗量、用于原材料消费量 |
9 | 劳动工资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
10 | 企业研发 | 研究开发人员合计、研究开发费用合计 |
附件2
入库退库自查、检查方法
一、一套表调查单位入库退库检查方法
重点核查单位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正常营业;核实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联系电话、主要业务活动、行业代码、机构类型和登记注册类型等指标是否正确。一要现场查看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中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详细名称”“经营范围”“类型”;查看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中的“单位详细名称”是否与单位门口的挂牌一致;查看调查单位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正常运营。二要询问联系电话、单位经营情况、目前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询问登记注册时的投资人情况或主要经费来源和管理方式;参照营业执照中的“类型”,检查登记注册类型是否准确;参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活动性质,检查机构类型是否正确。检查工作前,被检查单位需事先准备好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单位公章等。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退库检查方法
(一)入库单位检查
1.检查内容:一是查看企业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正常生产;二是查看企业是否为工业法人企业,是否为新建投产企业;三是查看企业申报入库时,主营业务收入(若没有相关财务指标,可用营业收入代替,下同)是否达到2000万元入统标准。2.检查方法:一是进入企业,判断企业是否真实存在,查看企业生产经营现场,判断企业的生产状态。二是看企业营业执照、产成品账及相关文件资料,判断是否为法人单位或经过批准在库的产业活动单位,所属行业和主要产品是否准确,新建投产企业要查看备案证。三是看企业入库当月的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总账、明细账,进入企业增值税纳税平台看应税销售额等。通过以上资料判断企业是否达到入统标准。准备材料:要求企业准备营业执照,相关财务账,计算机联网直报系统和报税系统;申报入库时的相关材料,入库单、出库单、记账凭证及销售发票等原始凭证。
(二)退库单位检查
1.检查内容:一要实地查看注(吊)销单位是否确实不存在,破产、停(歇)业单位是否确实没有正常经营。查看变更专业、非法人退出单位营业执照,查看其当前主营业务活动是否不属于工业,是否是非法人单位。二要实地查看规上转规下单位主营业务收入是否低于规模以上工业标准。2.检查方法:一是进入企业,查看企业生产经营现场,判断企业的生产状态。看企业营业执照、产成品账及相关文件资料,判断企业当前所属行业,主营业务活动是否不属于工业,是否非法人单位。二是看企业2021年1-12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总账、明细账,进入企业增值税纳税平台看应税销售额等。通过以上资料判断企业是否达到退统标准。准备材料:要求企业准备营业执照,相关财务帐,计算机联网直报系统和报税系统;申报退库时的相关材料,入库单、出库单、记账凭证及销售发票等原始凭证。
三、批零住餐单位入库退库检查方法
(一)新入库单位
(1)进入单位现场,查看单位是否存在,是否正常营业。(2)对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要查看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核实是否为限额以上贸易业单位,是否有正式组织机构代码;对个体经营户要查看营业执照。(3)查看入库资料。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提供入库材料:截至申报最近1个月加盖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利润表》复印件(若无月度表,则提供最近1个季度的报表复印件);打印并加盖税务部门和单位公章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或打印税务网上申报系统查询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整屏截图(带查询页面的完整表)并加盖单位公章;因未缴纳增值税而缺少《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或《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无法反映实际经营情况的企业,可按专业要求提供补充材料。其中,网上零售企业(行业代码5292)可同时提供以下材料作为补充材料:一是加盖企业公章的后台卖家信息截图(含法人单位名称)。若有多家网店,需提供所有以本法人名义开设网上商店的交易平台名称、店铺名称及对应的网址说明,并加盖企业公章;二是截至申报期加盖企业公章的电子商务平台后台真实交易记录月度数据整屏截图1。后台真实交易是指单位实际成交金额,即扣除退款金额和刷单数据金额后的实际收款金额;三是提供与后台截图数据匹配的加盖企业公章的数据表格,表格主要内容为包含截止申报期的每月销售金额、退款金额、刷单金额。网上零售以外的其他企业可提供以下材料作为补充材料:一是加盖企业公章的业务管理系统说明,需说明企业业务管理系统的个数及对应的业务活动,业务系统数据是否涵盖企业全部交易数据、是否包含本企业以外的其他法人企业的交易数据等内容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二是截至申报期加盖企业公章的业务管理系统实际累计交易数据整屏截图(包含法人单位名称),若企业有多个业务管理系统,需分别提供。企业业务管理系统若包含其他法人单位的交易数据,应进行剔除,仅提供本法人单位的交易数据。非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附营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需要提供入库材料:最近连续3个月的《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商品销售和库存》(E204-3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需要提供入库材料:截至申报最近1个月加盖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利润表》复印件(若无月度表,则提供最近1个季度的报表复印件);打印并加盖税务部门和单位公章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或打印税务网上申报系统查询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整屏截图(带查询页面的完整表)并加盖单位公章。因未缴纳增值税而缺少《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或《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无法反映实际经营情况的企业,可按专业要求提供补充材料(补充材料要求同上)。非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附营的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需要提供入库材料:最近连续3个月的《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营情况》(S204-3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个体经营户需要提供入库材料:最近连续3个月的《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商品销售和库存》(E204-3表)或者最近连续3个月的《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营情况》(S204-3表)。
(二)退库单位
一要实地查看注(吊)销单位是否确实不存在,破产、停(歇)业单位是否确实没有正常经营。二要实地查看变更专业、退出单位营业执照,查看其当前主营业务活动是否不属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三要对于由“限上”转“限下”的单位,检查经营规模是否与上报的营业收入相符,重点核查单位申报退库时,营业收入是否与申报数据一致,是否仍达到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标准。
四、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入库退库检查方法
(一)入库单位
一要现场查看单位是否存在且正常经营,查看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申报入库时所上报的利润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等,核实单位详细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是否正确,营业收入是否达到入库标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是否真实。二要询问单位当前主营业务活动以及经营状况,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判断单位行业代码是否正确,业务量是否与营业收入匹配。三要将单位上报一套表平台的最近一期财务状况表和单位对应期别(包括当期和上年同期)的利润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等财务、税务资料进行比对,核实单位填报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本年折扣等指标是否准确。四要查看单位花名册和工资表,核实单位期末用工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准确。
(二)退库单位
一要实地查看注(吊)销单位是否确实不存在,破产、停(歇)业单位是否确实没有正常经营。二要实地查看变更专业、非法人退出单位营业执照,查看其当前主营业务活动是否不属于服务业,是否是非法人单位。三要实地查看规上转规下单位2021年1-12月利润表,查看表中营业收入是否低于入库标准。
五、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入库退库检查方法
(一)入库核实
要现场查看单位是否存在且正常经营,查看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建筑业资质证书。核实企业资质证书是否真实,是否在有效期内,核实企业主营业务是否为建设施工。
(二)数据核实
生产经营指标,如签订合同额、本年新签合同额、建筑业总产值、竣工产值等,依据建筑业企业内部运行管理台账进行填报,如《工程合同统计台账》、《施工项目合同构成分析台账》、《月度经营情况统计台账》、《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建筑业总产值完成情况对比分析统计台账》、《主要材料及能源消耗统计台账》等。对于没有建立内部管理运行台账的建筑业企业,依据企业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的各种施工合同文本中的合同额等资料进行计算后核实。企业财务指标,如资产总计、负债合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等,依据企业利润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等财务、税务资料进行比对,核实单位填报数据是否准确。
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退库检查方法
(一)入库检查
一是查看现场。项目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存在建设工作量。二是查看入库资料。查阅项目是否具备审批备案文件,如备案证、可行性研究批复、政府会议纪要等能够证明项目计划总投资的资料。提交的项目主体合同是否真实完整。项目现场开工照片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单纯购置类项目是否有设备采购合同、设备款发票、设备是否安装到位。以上资料能否显示与项目的关联。
(二)数据核查
三是查看凭证。按照国家统计局《投资额填报凭证审核规范》及相关补充要求进行新入库项目重点指标的数据核查。项目报送的投资数据是否有凭证,凭证数据是否与报送数据一致,凭证资料是否真实完整。采用财物法报送的数据,提供的财物账目与报送数据是否一致、支出金额200万元以上的能够提供发票,提供的财物资料与签订的合同相吻合。形象法报送的数据,建筑安装部分提供的工程进度单或结算单真实、完整,与项目现场进度吻合。设备部分与其它费用仍需提供相关财物资料。所有提交的资料能够显示与项目的直接关联。
(三)投资额填报凭证审核方法
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规定,投资额应依据凭证规范填报,按照凭证取得的时点作为计量时点。计算投资额时,之前年度完成的投资不得计入本年完成投资(新入库项目前期费用除外)。
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填报凭证:建筑安装工程提供凭证应与报表指标15建安工程填报依据所选类型一致。与所选类型不符的,不得作为填报依据。1.选择填报依据为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的。(1)可使用凭证:①工程支付审批表。按审批表甲方确定的工程量取数。②三方签字盖章的结算单或进度单,同时附建筑施工合同页(涵盖建设方、施工方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合同造价、签字盖章等信息),以及签字盖章的工程量及计价明细或单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单。(2)不合规的凭证:①伪造、编造、篡改的施工合同、进度单、结算单或计价明细(如含有不属于建安工程内容、造价明显背离市场的单位造价、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施工量等)。②三方签章不完整或不具备法律效力的签章。③进度单缺少关键要素(如计量工作量的时段、签章时间、审核意见等)。2.选择填报依据为会计科目或支付凭证的。(1)可使用凭证:①加盖单位公章的“在建工程”科目余额表及其项下的所有二级科目。数据主要取自“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本年借方累计发生额。工程物资、设备预付款、工程预付款不计入投资额;“在安装设备”不计入建安投资,计入设备工器具购置;“增值税额”不计入建安投资,计入其他费用。②未设置建筑安装工程科目的,可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项目支付明细账,标出所取数据来源,明确数据加总过程,并附明细账中大额工程款(200万元以上,下同)、设备款(200万元以上,下同)发票。③提供工程款发票或支付凭证的,需同时提供对应收款方的建筑施工合同,将发票或支付凭证按照开票时间排列并提供汇总清单。(2)不合规凭证:①财务凭证未加盖单位公章。②取数科目非规定科目。③提供的明细账混乱繁杂,未标注取数来源及汇总过程。④只提供汇款单、电子转账等支付凭证未同时提供建筑施工合同。⑤银行承兑汇票不作为支付凭证。
设备工器具购置填报凭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额可依据会计科目或相关支付凭证填报。(1)可使用凭证:①加盖单位公章的“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科目余额表,并附大额设备购置发票;“固定资产”科目及其下相关具体设备明细,并附大额设备购置发票。②提供设备购置发票或者支付凭证的,需提供对应收款方的设备购置合同页,按照开票时间排列并提供汇总清单。(2)不合规凭证:①提供“固定资产”下相关设备明细的,混乱繁杂,未标注取数来源及加总过程的。②提供的设备明细中有超过200万元的设备,但未提供设备购置发票的。(3)需注意事项:需要确认项目性质是否是“单纯购置项目”,若不是“单纯购置”,需要注意在“固定资产”科目中明晰仅属于该项目的固定资产,而非整个调查单位的固定资产。
其他费用及建设用地费填报凭证:其他费用及建设用地费依据与项目相关的“待摊支出”“土地使用权(建设用地费)”等会计科目或相关支付凭证填报。相关凭证有:1.企业盖章的科目明细,主要为“在建工程———待摊支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科目余额表。提供“在建工程———待摊支出”余额表的,应展开“在建工程”下科目,核实是否有多个在建项目,并标注用于本项目的待摊支出;对于一个企业有多个项目的,需明晰该“土地使用权”供几个项目使用,并按照实际使用面积进行分摊。2.土地费用支付凭证,可使用土地购置发票或统一财政票据。3.将增值税计入其他费用,需提供与项目相关的大额发票。4.将项目资金产生的利息计入其他费用,需提供支付利息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