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粮食调控与储备工作总结

来源:调控股      发布时间:2022-01-26

2021年调控与储备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下及粮食收购“先检后收、分仓储存、分类销售”的新政策,我们紧紧围绕粮食宏观调控、粮食收储、军粮供应、储粮安全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落实粮食工作总体目标,完善和执行国家粮食收购相关政策。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2021年度粮食调控与储备工作完成情况

(一)严格执行政策,精心组织实施,做细、做实、做好2021年粮食收购工作。

今年是全省实行粮食收购“先检后收,分仓储存,分类销售”政策的第二年;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监管,维护流通秩序,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应收尽收,是今年粮食收购工作总的指导思想。

1.积极推进市场化收购。为牢固树立市场化理念,强化保障措施,多措并举抓好市场化收购,积极引导多元化市场按照优粮优价入市收购,我们多次召开粮食加工企业负责人、粮食经纪人、种粮大户等座谈会,宣传政策、加强引导、鼓励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利用自身渠道,发挥加工优势,收购专用早稻品种和优质畅销品种,就地转化。同时深化产销合作,加大出省外销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搞好产销对接。积极促进农企对接,鼓励各类企业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建立稳固的购销关系,让农民分享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收益。今年早稻市场化收购1万多吨,中晚稻市场化收购2万多吨。

2.适时启动临储收购,应收尽收。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要求,全面实施“先检后收,分仓储存,分类销售”原则,在收购期间,对不符合必检食品安全的粮食,我县已制定详细收购管理方案及《衡东县2021年临储粮收购管理处置办法》(东商粮联〔2021〕1号)报经县政府批准推荐桂霞米业作为地方临时储备收购库点,并根据仓容分布和满足农民售粮需要,中晚稻临储粮收购布设九个收储网点(桂霞本点、红坪收储点、石湾收储点、浦泉点、大桥点、中桃点、潭泊点、珍珠点、甘溪点),应收就收。

3.坚持底线思维,做好收购仓容和设备设施保障。实行“先检后收,分仓储存”,仓容需求量大,全县国有和国有粮食控股企业现有空仓6万吨,其中中储粮衡东分库1万吨,桂霞米业5万吨;同时督促粮食出库、加快维修改造,千方百计扩大收储能力,做到有仓收粮;争取政府支持拨付103万元仓房维修资金,维修改造了桂霞本点四栋仓;多次开展质检人员、仓储保管员、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提升优质收粮。

4.加强统筹协调,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工作。为满足入市收购资金需要,我局已商县农发行按照国家政策和信贷管理要求支持地方政府临储收购,确定了国有企业桂霞米业作为承贷主体,早稻发放了临储收购贷款1381万元,收购早稻临储粮5659吨;中晚稻收购目前已发放了临储收购贷款1.5亿元,收购中晚稻临储粮4万吨;杜绝出现“打白条”现象发生。

(二)粮食溯源情况。

1.鉴于今年粮食收购政策的新形势,我县是全市粮食重金属超标的重灾区,其中甘溪、大浦、石湾、新塘、杨桥、三樟等乡镇部分村又是我县粮食重金属超标的重灾区,为应收尽收,防止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8月22号和10月22号政府分别召开了两次专门会议,指定一名乡镇主管农业的副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主抓粮食溯源建档工作,对辖区内的每家户播种面积、品种、预计产量核实清楚,并如实出具种粮户售粮明细卡;各粮食收储点凭乡镇开具的售粮明细卡作为收粮凭据;同时要求粮食收储企业在收购入库时,严格按入库流程进行粮源登记并建立粮食溯源台账,包括粮食生产年度、送粮人姓名、身份证号码、送粮时日、联系电话、车辆牌号、粮食净重、入仓仓号、镉含量、产地(乡镇、村、组)。

2.印刷了300多张粮食收购须知海报,分发张贴到各乡镇、村、组等醒目处。

3.举办了二期镉快检实操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30多人。

4.开展了全县粮食收购督查及全县严格管控区粮食监管督查工作。

5.制定了2021年度县商粮局早中晚稻临储粮收购工作监管实施方案,实行党委分片,股室驻库,明确了责任分工。

(三)县级储备粮油任务完成情况。

我县县级储备粮总规模6143吨。原粮5000吨承储于衡东桂霞米业有限公司,8月份已全部轮出,11月份轮入5000吨A类粮,已全部完成轮入任务;成品粮800吨(折合原粮1143吨)承储于湖南长乐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全部按上级要求实行静态储备。县级储备粮各项补贴财政也拨补到位,做到了数量真实,质量可靠,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调的动、用的上;另县级储备油50吨储备计划也签订了合同,落实到位。

(四)粮食购销情况。

    2021年我县民营企业共收购早中稻6377吨,其中:长乐收购3622吨;丰食园收购1826吨;湘浦益健收购211吨;万郡山收购718吨。桂霞米业早稻临储粮共收购5659吨,中晚稻临储粮截至目前共收购38444吨,其中B类粮32545吨、C类粮5899吨;县级储备粮收购5000吨。

(五)粮食安全及仓储管理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省、市局储粮安全问题,整改“回头看”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开展春秋季粮油安全储粮大检查工作,及与储备中心、行管股不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工作,现场检查了各级储备粮粮温、粮面、虫害和账簿收支、账实相符、粮情记录、储粮安全等方面的情况,排查分析了粮食企业安全生产、安全储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从检查情况看,总体情况良好,但有个别点库储备粮存在虫害隐患和账卡簿登记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各企业从制度执行、粮情检查和安全管理入手,夯实储粮安全。一是抓制度落实。严格落实粮食保管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库存粮食安全,防止保防制度流于形式,并与企业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切实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把任务上肩,责任到人。二是抓粮情检查。严格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要求,坚持开展巡查工作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对照粮温、仓温、气温,及时做好粮情分析。加强对粮温的监测和虫害的防治,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是抓安全管理。收储库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尤其老旧仓房、设备、电路等重点部位认真排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同时加强对火源、电源、储粮药剂等的防护管理,全年来没有发生粮食安全事故。今年粮食购销领域腐败巡察组在对我县粮食行业的巡察中没有发现任何违纪违规问题。

(六)军粮供应工作情况。

    军粮供应是一项政治较强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军民关系和部队稳定。为了搞好军粮供应,我们坚持以“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以“方便部队、方便群众”原则,为做好军粮供应工作,认真听取部队的意见和建议,融洽军民关系,及时改正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服务水平。根据(湘粮办军〔2019〕33号)关于开展全省军粮统筹配送工作的通知,全省从2019年6月10日启动军粮统筹配送工作,由省军粮供应单位统一配送至军粮供应店,在工作中我们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沟通,确保配送工作顺利、畅通,做到不断供、不误供、不漏供。

(七)抓好专项调查,做好本职工作。

1.按照上级规定要求做好城镇居民、农村农户、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业、粮油食用情况调查,农户库存粮油调查;社会粮食油脂供需平衡调查等。

2.做好粮食早、中晚稻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种粮大户、产销及成本等调查,及产销价格走势的分析。

3.做好县域内的油菜籽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调查及产销价格走势的分析。

4.做好粮食产销合作的调研工作,利用电话和深入企业检查机会与企业法人座谈了解粮食产购销及价格走势,分析粮食购销形势及发展趋势,做好外购内销,内购外销的调研工作,并形成书面情况汇报。

5.新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2021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0号第三次修订)的出台,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我局印刷了30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宣传海报,张贴在县内各粮食加工和收储企业,并组织了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宣传学习。

6.认真开展了爱粮节粮“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普及爱粮节粮、营养健康知识,积极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社会氛围,举行了2021年世界粮食日和国家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

7.按要求做好了各项统计报表等资料上报工作。

、下阶段工作任务和打算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粮食宏观调控、粮食收储、军粮供应、储粮安全的各项政策,按要求抓好落实。

2.继续抓好中晚稻临储粮收购和粮食溯源建档工作

3.抓好现有储粮安全检查,确保储粮安全。

4.加快2020年中晚稻临储粮的销售出库工作。

5.继续加强2021年粮食保管优粮优储工作。

6.继续加强统计报表的报送工作及统计人员的培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