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法律援助案例

来源: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2019-04-28

  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法律援助案例 

    

  一、案例基本信息 

案件类型:                              

  办理方式:                              

  指派单位: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法律援助中心   

  承办单位: 衡东县凌云法律服务所               

  承 办 人:       曹水华                     

  供    稿: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法律援助中心谭长安 

  审    稿:                                       

  编 写 人:            谭长安                     

  检索主题词: 法律援助  民事案件 农民工  集体讨薪 

  二、案例正文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法律援助中心 

  对30多名农民工追索劳务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 

  【案情简介】 

  20187月,衡东县法律援助中心接待了一群农民工,他们焦急的向中心工作人员诉说着自己的困境,中心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其情绪一遍耐心的询问情况。对方推出了一位代表向我们说明了情况:2017年,贺某某与外地人赵某某二人决定合伙搞农业,并在衡东县杨桥镇承包了大片农田用以种植马蹄,种植面积约为160亩,因种植面积较大,经过商量,贺某某与赵某某决定就近在当地招募村民从事挖马蹄工作,劳务报酬按1100元计算,经过招募前后共有60多名村民来到马蹄种植园做工,马蹄成熟后在贺某某与赵某某的要求下,招募的人员都完成了任务,待到结算工钱时,却发现合伙人之一的赵某某突然离开不知去向,眼见自己的辛苦钱可能泡汤,多名农民工急了,多次找杨桥镇政府请求解决此事,杨桥镇政府派人与另一名老板—当地人贺某某联系,结果贺某某也是一脸无辜的表示平常管理包括账目和工时记录都在对方逃走时给卷走了,因此不是自己不想结算工钱给这些人,实在是自己也不知道这么多人到底各做了多长的日子,每个人的工钱到底多少也就无从确认,自己虽然想早日把钱支付给他们,但也不能无凭无据的就让我出钱。杨桥镇政府介入处理此事后,要求老板尽快解决欠薪责任,但贺某某一直以账本等资料不在为由推诿责任,仍不支付工人劳动报酬。由于没有强制执行力,在当地部门多次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多名农民工被建议走司法途径到人民法院起诉追索劳务报酬,争取能够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劳务款问题,,因为对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不了解,在政府的指引下,其中30多名农民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衡东县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法律援助。 

  县法援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为避免引起群体性事件,结合农民工讨薪的性质,决定开通绿色通道,迅速对其实施法律援助,指派了凌云法律服务所的曹水华负责为这几十名农民工代理诉讼。 

  【承办情况】 

  承办人接到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后,迅速与当事人联系,鉴于该案涉及人数较多,为提高效率和减少讼累,承办人先是确定了几名农民工代表,方便随时交流沟通了解情况,在通过多方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承办人认为由于案件涉及当事人较多,直接证据收集难度较大,决定先走访当地,看能否通过和解的途径尽快结案。承办人找到种植园的老板贺某某,一方面向其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另一方面说明了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现状与不易,希望通过法理的阐述和情理的劝导,劝其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早日将工钱结算支付给这些农民工,但贺某某一再推脱支付,坚称工时记录和账本不在,具体事实难以认定。 

  鉴于这种情况,承办人决定先通过农民工代表联系其他受援人收集证据,几十名受援人虽然多住在本地乡镇,但不仅是人员多,而且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又不一样,调查走访难度比较大。有的人年纪较大,电话也没有,有的人已外出打工或陪读不在家,承办人只能通过打电话,询问亲朋好友的方式进行联系,为保证证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反复核实案件事实和工资数额等情况。经过承办人的不懈努力,整理出了证据材料,起草了起诉书并正式向衡东县人民法院申请立案,在法院受理后于20181121日公开开庭审理这起农民工追索劳务报酬案并全程录像直播,由于是简易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审判员进行了庭前调解,在庭前调解中,双方的争议焦点是拖欠工资数额的认定是否属实问题。承办人把搜集到的新证据向贺某某说明,看到贺某某有所动摇,承办人再从贺某某也是当地村民的这一身份出发,在摆事实讲证据的同时注重以乡谊触动贺某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做思想工作,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贺某某同意支付工钱,见贺某某终于表示了承担责任的诚意,在征得受援人的同意下,原告方也表示撤诉。 

  至此,该劳务报酬纠纷圆满结案,在承办人的不懈努力和不辞辛苦下,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如愿拿到了自己的报酬,该案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案件点评】 

  劳务酬案件是涉及人民群众基本生存的重大、敏感案件,法律援助中心对涉及农民工案件尤其是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开通绿色通道,快速采取行动,依法指派律师让农民工早日拿到工资,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从此类案件中,也暴露出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薄弱、举证存在困难等问题,导致农民工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具体来说一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维权,当讨要工资被老板以各种理由拒绝后,往往是通过上访甚至是堵门等极端行为来维权,如此反而是自己陷入变动;二是农民工对于应该支付劳务费的责任由谁承担的问题认识不清,不清楚该对谁提起诉讼;三是面临举证难题,由于农民工举证意识不高,保留证据的意识不强,在劳务内容、薪水待遇等方面又多是限于口头约定,导致一旦发生争议,往往缺少书面的证据材料而处以不利地位,最后甚至承担败诉的风险。 

  因此,为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农民工本身要注意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注意保留好证据尤其是书面证据,同时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来合法维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