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司法局权责清单

来源:县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2-07-05

衡东县司法局权责清单
序号职权名称机构名称职权类型责任部门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追责对象范围
187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变更、注销许可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许可公共法律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转报责任:在规定期限内将申请资料转报给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由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准予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事后监管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74对公民法律援助申请的审批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给付法律援助中心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作出书面决定;不符合援助的应告知理由,并告知相对人提起异议审查的权利;                                    4.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           2.《法律援助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   3.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75法律援助补贴发放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给付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程序报请审定,依法进行补贴发放; 4.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76人民调解员补贴发放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给付基层法治建设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程序报请审定,依法进行补贴发放; 4.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第十六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77人民调解员因从事工作致伤致残、牺牲的救助、抚恤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给付基层法治建设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程序报请审定,依法进行补贴发放; 4.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十六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78法律援助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工作证颁发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确认公共法律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转报责任:在规定期限内将申请资料转报给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由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准予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事后监管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79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奖励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 3.公示责任:对符合条件的推荐对象进行公示; 4.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程序报请审定,依法进行奖励;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 第二十六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80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员进行表彰奖励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奖励基层法治建设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 3.公示责任:对符合条件的推荐对象进行公示; 4.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程序报请审定,依法进行奖励;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调解员奖励办法》(司法部令第15号)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81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奖励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 3.公示责任:对符合条件的推荐对象进行公示; 4.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程序报请审定,依法进行奖励;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82对律师事务所、律师进行表彰奖励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奖励公共法律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 3.公示责任:对符合条件的推荐对象进行公示; 4.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程序报请审定,依法进行奖励;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142号)第六条;          2、《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134号)第五条 ;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83基层法律服务所变更、注销登记许可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许可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转报责任:在规定期限内将申请资料转报给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由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准予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事后监管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           2.《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84对基层法律服务所无正当理由拒绝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处罚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处罚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 5.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 6.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 8.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2.《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八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85未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书或者持已失效的执业证书,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名义从事法律服务的处罚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处罚公共法律管理股1.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 5.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 6.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 8.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86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的处罚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处罚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 5.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 6.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 8.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2.《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三十二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87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处罚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处罚公共法律管理股1.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 5.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 6.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 8.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88对未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的处罚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处罚公共法律管理股1.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 5.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 6.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 8.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89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处罚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处罚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 5.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 6.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 8.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2.《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八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90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超越业务范围和诉讼代理执业区域;以贬损他人、抬高自己、虚假承诺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曾担任法官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冒用律师名义执业;同时在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或者公证机构执业,或者同时在两个以上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明知委托人的要求是非法的、欺诈性的,仍为其提供帮助;在代理活动中超越代理权限或者滥用代理权,侵犯被代理人合法利益;在同一诉讼、仲裁、行政裁决中,为双方当事人或者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理;不遵守与当事人订立的委托合同,拒绝或者疏怠履行法律服务义务,损害委托人合法权益;在调解、代理、法律顾问等执业活动中压制、侮辱、报复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不按规定接受年度考核,或者在年度考核中弄虚作假;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影响案件审判、仲裁或者行政裁定结果为目的,违反规定会见有关司法、仲裁或者行政执法人员,或者向其请客送礼;私自接受委托承办法律事务,或者私自收取费用,或者向委托人索要额外报酬;在代理活动中收受对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财物或者与其恶意串通,损害委托人合法权益。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处罚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在检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的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受的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 5.决定告知: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 6.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预期不履行的,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 8.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91对公证机构的日常和重点监督检查、公证员办理公证业务情况的监督检查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检查公共法律管理股1.立案责任: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举报、投诉、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检查应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审查责任: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收集的证据、办案的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责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应组织听证; 5.决定责任: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盖有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 6.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决定后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逾期不履行的,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 8.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五条;   3.《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   4.《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92公证机构年度考核及公证机构负责人考核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检查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检查责任:根据相关规定对公证机构及负责人年度进行考核。 2.处置责任:考核结果应当书面告知公证机构负责人,并报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3.事后监管责任:对监测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类、归档被查,并跟踪监测。 4.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五条;   2.《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93法制宣传教育评估考核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检查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检查责任:根据有关情况对法制宣传教育进行评估考核; 2.处置责任:评估考核结果予以公示并报同级人民政府; 3.事后监管责任:对监测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类、归档被查,并跟踪监测; 4.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湖南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第七条、第十八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94对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奖励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行政奖励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 3.公示责任:对符合条件的推荐对象进行公示; 4.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程序报请审定,依法进行奖励;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湖南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第七条、第二十一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95公证员、律师年度考核及结果备案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法律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备案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备案的书面决定; 4.事中事后责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           2.《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3.《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   4.《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96公证员年度考核及结果备案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法律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备案; 4.事中事后责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           2.《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97律师年度考核结果备案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法律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备案; 4.事中事后责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98律师事务所辞退律师和将律师除名的备案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备案。 4.事中事后责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899终止法律援助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其他行政权力法律援助中心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核实,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终止法律援助的决定;                                                        4.送达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书面送达受援人和案件处理机关;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第二十三条;           2.《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七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900对申请人不服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予法律援助的通知的异议审查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在法定期限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核实,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                  4.送达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书面送达申请人;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九条;           2.《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五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901基层法律服务所解聘,辞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辅助工作人员的聘用、变更情况备案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备案。 4.事中事后责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90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补换发审批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法律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不予许可应告知理由;   4.送达责任:在规定期限内向申请人送达行政许可证件; 5.事后监管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强监管; 6.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903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备案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法律管理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备案; 4.事中事后责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1904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组成人员备案衡东县司法局(法制办)其他行政权力基层法治建设股1.受理责任:公示法定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备案; 4.事中事后责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强监管;                                                       5.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条、第九条;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