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4年春季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05

 

                                                                        

 

东政办函〔201433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单位:

201435日至21日,以县食药局、教育局以及属地乡镇分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负责人参与的联合检查组对全县中小学(幼托机构)食堂进行了为期17天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本次检查主要采取查看资料、现场检查、现场指导、当面反馈意见等方式进行,共检查学校(托幼机构)食堂175所,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其中学校食堂94所,托幼机构食堂81 所。共出动执法人员195人次,执法车辆45台次,下达监督意见书165份,责令改正通知书54份,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5份,查封扣押决定书8份,重点约谈了5个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扣押不合格食品37批次,收缴过期、霉变变质食品原料75公斤。从检查情况看,全县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较以前有明显好转,2013年全县学校(托幼机构)食堂没有发生一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其主要工作成效体现在:

(一)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县大部分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总务主任专职负责的责任体系;建立了以主管校长牵头,食堂管理员为主的考评机制;对食堂工作实行周评、月考,考核结果同员工奖励挂钩,全员重视食品安全的工作氛围初步形成。全县大多数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加强了对采购、消毒、餐厨废弃物处理等工作环节的管理,实现了对餐饮安全全过程、多环节的监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新塘甘溪、杨林、蓬源、三樟、石滩、莫井等中心学校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做到督促有计划,指导有方法,落实有措施。夏浦完小校长做到每天去厨房检查一遍,并且安排老师轮流值班,就餐时保障至少有一名老师与学生一起就餐,确保安全有序。县二中、杨林完小、高湖红桥学校、莫井完小进货验收制度落实较好,厨房卫生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条不紊。

(二)设施设备进一步改善。大部分学校都加大了食堂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新建了食堂,添置了新的餐饮用具和新的消毒保洁设备,按标准建设了新的食品原料仓库。新塘镇中学、潭泊中学等学校厨房“三防”设施、消毒配备完善,配有电子诱蚊灯,台帐记录、索证索票制度落实较好,食品从业人员穿戴整洁,食堂食品留样规范、记录详细,食品仓库标识清楚。石湾小燕子幼儿园消毒、保洁设施完善,添置了新的不锈钢餐具存放架。城关三小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学校食堂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显,食品加工操作流程规范。

(三)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从业人员有效健康证持证率比2012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配备率达60%,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制度基本落实到位。县机关幼儿园台帐记录制度、留样制度健全,食品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小博士双语艺术幼儿园采购查验记录完善,食品加工区域干净整洁;甘溪稂家垅诺贝尔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厨房卫生干净整洁,每天使用“84消毒液”进行环境消毒,学生喝水杯专人专用;教师进修学校、楚天中学、欧阳遇中学食品查验制度、消毒制度、仓库管理制度落实较好。高塘毛坪联校和杨林青山完小虽然厨房条件较差,但是学校领导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努力,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学生就餐环境,提供了消毒设备,尽力完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保持厨房、餐厅干净、整洁、卫生,餐具摆放有序,并且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体责任未落实。目前,全县中小学校食堂共有94所,有59所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63%;托幼机构食堂共81所,有31所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仅38.2%。还有85所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在未取得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餐饮服务。

(二)现场管理不到位。据此次检查统计,全县食品从业人员60%以上无有效健康证,大多数食品从业人员未按要求穿戴工作衣帽从事食品加工。部分学校食堂的食品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年龄偏大,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工作时间抽烟、嚼槟榔,在厨房洗衣服、洗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食品加工操作流程不规范,厨房、餐厅及周边环境卫生未及时清扫。白莲文实学校食品从业人员无有效健康证,未建立任何采购验收台帐;草市米坪完小厨房、餐厅及周边卫生较差,餐厨垃圾随处可见,食品与非食品交叉存放,采购物品随地摆放,厨房地面积水严重;兴东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对餐具卫生把关不严。

(三)布局流程不合理。绝大多数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学校食堂没有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分区,粗加工、切配、烹饪、餐(饮)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功能区未严格区分,未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食品存放及操作不规范,生食与熟食、荤食与素食放在一起,极易交叉污染,滋生细菌,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四)硬件设施不配套。有些学校(托幼机构)食堂没有专用的厨房。有的厨房面积很小,不足8平方米。石滩大风车幼儿园的厨房是靠墙搭建的简易木棚;县职业中专、吴集蓝天幼儿园、高湖伟田完小、南湾完小等学校的食堂存在厨房顶部未封闭、墙壁有脱落、灰尘多、蜘蛛网多等问题,食品冷藏、保洁、消毒、贮存及“三防”设施设备等不配套,食品生熟交叉存放、动物类食品与植物类食品混放等现象普遍存在;石湾镇完小厨房无纱窗、纱门等设施,垃圾桶、潲水桶未带盖,也未及时清理,厨房“脏、乱、差”,刺鼻气味很浓,排水沟无防鼠栅栏。

(五)制度约束不严格。有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制度不健全。有的食堂虽然制定了食品安全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一是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登记制度流于形式。部分学校采购大宗食品原料没有定点定人。采购食品原料未按规定索证索票,无法追根溯源。衡东五中使用塑料桶装猪油,外包装无任何标识,不能提供有效检验报告单,餐厅、厨房卫生较差。个别学校要么未建立食品进购验收台帐,即使有台账记,但填写不规范,甚至没填,有的学校采购肉类制品未索取动物检验检疫合格证。蓬源中学、霞流中学、莫井中学发现采购的冷冻鸡腿、鸡肾、鸡翅是进口,外包装上无中文标识、无有效的检验合格证。极个别学校还存在采购添加了有毒色素、低廉、劣质食品原料的现象。荣桓完小、真塘中学使用发芽、变绿的土豆,食用后极易引起食物中毒。二是餐(饮)具清洗消毒制度不严密。部分学校食堂的餐饮用具基本未消毒,即使有消毒柜也不能正常使用,有的消毒保洁设备用于存放生活用品。真塘中学的消毒柜已坏,里面的筷子已发霉;南湾完小无餐(饮)具消毒设备,厨房无“三防”设施及各种管理制度;南湾小天使幼儿园、白莲文实学校、珍珠中心学校消毒保洁设施不完善,消毒不彻底,各种登记不完整。三是食品留样流于形式。部分学校食堂存在食品留样容器不消毒、留样品种不全、数量不够、时间不足、记录不真实等问题。有的学校即使履行了食品留样制度,但也是出于应付,做个样子,没有落到实处。草市完小、吴集完小、荣桓前进幼儿园、荣桓中心幼儿园、黄金贝贝幼儿园、高湖中学根本就没有进行食品留样。四是库房管理混乱。少数学校食堂仓库存放食品及原料非常杂乱,无货架,未隔墙离地,仓库未定期清理,存有过期变质的食品。泉新完小食堂仓库检查发现有过期变质的酱萝卜和紫菜;栗木中心学校食堂仓库发现有霉变的食品原料,大米袋破损,老鼠屎随处可见;草市完小库房食品与非食品混放,餐厅“脏、乱、差”,垃圾成堆,未建立采购查验制度,且该校在去年的检查中发现有同样的问题;蓬源镇天天双语幼儿园食品库房与生活区没分开。

(六)安全防范不到位。少数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区与外界未有效隔离,闲杂人员可自由进出,给食品安全管理带来极大隐患。南湾中学厨房左侧与外界相通,为敞开式。

(七)饮水安全有隐患。个别学校食堂饮用水经县防疫部门检验不达标。

三、下阶段工作要求

(一)要加大投入,改善设备设施。教育局和及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于设施较差的学校应想方设法增加投入,加强硬件设施改造,改善学生就餐条件。切实抓好库房、粗加工间、消毒间、操作间等功能区的合理配备,抓好冷藏、冷冻、清洗、消毒、保洁设施的配置,搞好厨房地面排水、废弃物暂存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的就餐环境、食品储藏、加工、消毒保洁等各项设施达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二)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1.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强对属地中、小学校(幼托机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指导各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监督落实食品安全相关制度,确保属地学校食堂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2.各学校要落实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从业人员为第二责任人的学校食堂安全责任制。3.学校食堂要制定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把好“四关”:一是人员准入关。新聘(临时)食品从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健康检查合格后持健康证上岗,且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二是食品原料进购关。不采购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单位或流动摊贩供应的食品及原料,不采购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不采购无标签、过期的食品等。采购大宗食品原料应定点定人,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三是餐具消毒保洁关。餐具消毒应首选“热力方法”,消毒保洁应严格按照“除残渣-洗涤剂洗-清水冲-消毒、保洁”的顺序操作,消毒后的餐具应及时放入保洁柜内,避免再次污染;四是食品留样关。供学生食用的食品每餐应按品种、数量留样,存放于留样专柜,留样时间到位,记录详实。

(三)要认真整改,严格问责。各学校要根据检查情况一览表上的问题逐条逐项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教育局要按“分片包干”的原则督促各学校抓好落实。对此次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较大、问题较多的草市完小、栗木中心学校、泉新完小、石湾完小,教育局要对学校负责人进行戒免谈话,并采取相应的责任追究。凡是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学校食堂在5月底前到食药局进行申请办证,对提出问题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学校将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为确保整改效果,食药局要在7月初对学校食堂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于学校领导不重视、多次整改仍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的学校食堂,要通过媒体及时曝光,教育局要对该类学校负责人进行问责。

(四)要加强监管,强化培训。县食药局要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摆在首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要把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作为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切实抓好食品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县食药局和教育局要组织学校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并进行过关考试,各学校要制定培训计划,由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附件:1.2014年春季衡东县中小学食堂安全专项检查情况一览表

      2.2014年春季衡东县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情况一览表

 

 

                          衡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43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