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伤保险中心1-7月工作简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10

 

一、工作总结。20161-7月基金收入433.7万元,占年任务(800万)的66.7%,并全额上交市工伤中心。参与工伤事故调查75起,完成工伤认定186例,组织劳动能力鉴定17人;基金支付642万元,享受工伤待遇635人次,其中:工伤医疗费90万元,老工伤旧伤复发治疗费用79万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1万元,伤残补助金25万元,一次性工亡及丧葬补助金348万元,发放伤残津贴、护理费、抚恤金22.6万元,住院伙食费0.4万元,三项费用36万元,2016年收支负结余260.5万元,基金实际结余573万元,基金总体上支大于收,抗风险能力下降。

 

二、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金征缴扩面形势依然严峻。主观上存在用人单位参保意识不强,部门之间配合联动不够,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客观上由于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费率下调等因素,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开工不足,停工停薪现象普遍,费源日渐萎缩等原因造成的。22、建筑行业农民工参保难以突破。

过去,仅在2008年与县建管站开展合作,当年征缴建筑项目工程工伤保险费20多万元,至今还有两名建筑工地农民工因工致残和因工死亡在我中心领取工伤待遇。今年中央四部委联合下文要求启动建筑工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省市经常督查工作进度。为此曾多次向县政府汇报请示,但因涉及部门利益,阻力大,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几乎是空白,直接影响年终考核评先。

3、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虽然基金现有结余近800万元,但是我县矽肺病患需要处置以及今年发生多起工亡事故,基金应付未付接近600万元;同时面临基金先行支付的风险,县内部分企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缴纳工伤保险费,出现工伤事故,工伤职工申请基金先行支付,乃至法院上诉;明年缴费费率下调,基金征缴势必减少,工伤待遇支付标准范围大幅提高扩大,导致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

 

三、下阶段的工伤工作

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超额完成局党组下达各项目标任务。

1、狠抓征缴扩面,做大做强基金规模。

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让各用人单位尽快摒弃那种徘徊犹豫、等待观望的心态,主动为本单位的全部职工参保并缴费;对于正常生产的企业的工伤保险要做到应收尽收,必要时依法识别征缴。争取政府重视和部门配合,启动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以政府名义出台硬性文件,对建筑工程公司在建项目工程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不得办理报建手续和颁发《施工许可证》,更不得办理资质年审。

2、严格基金内控管理,守住底线。

严格按照基金管理的制度和工作纪律管好基金,用好基金,把握基金管理“高压线”,不出任何问题,确保基金高效、安全运行。

3、转变观念,踏实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1)加强业务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业务经办能力;

2)强化工作责任,提倡珍惜缘分,珍惜机会,和谐共事,团结干事;

3)摆正位置,正确面对名利与得失,赢得信任和支持;

4)增强危机意识,建议上级建立利于工作工展的人员流动机制;

5)杜绝同事之间互不卖、互相攀比、互相拆台等丑恶现象,调整心态,强化维护和服从意识,严格按制度、程序办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