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农业农村局
> 通知公告
来源:衡东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4-11
根据湖南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办公室《关于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的通知》(湘突环改办函【2019】16号)相关规定要求,我们严格对标对表,进行了认真自查自纠,现将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不力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公示。
一、整改工作要求
(一)反馈问题内容(问题二十八)
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不力。湖南是农业大省,水稻产量居全国前列,农药、化肥施用量大,面源污染突出。其中,洞庭湖区岳阳、常德、益阳三市种植业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占湖区排放总量的19.5%、25.8%,是洞庭湖水质总磷浓度超出规划水质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市布置化肥减量年度工作时,不严不实,敷衍了事,为应对国家有关要求,仅做表面文章,在编造数据上下功夫。三市农业农村部门普遍默认市场流通的复合肥即为配方肥,鲜有开展按需配方工作。常德市汉寿县甚至临时编造虚假台账应付督察组。益阳沅江市上报称,通过减少水稻、油菜等种植面积,实现化肥减量2200吨,但现场核查发现,实际种植面积不降反增,水稻和油菜种植面积各增加约5万亩。
整改目标
完成《2021年湖南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和农业农村部门下达的2021年度化肥减量目标任务,完成农药减量0.8%的目标任务。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建立健全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台账。
整改期限
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农业面临污染管控不力问题整改销号工作。
整改措施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掌握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最坚决态度、最过硬措施抓好问题整改,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省、市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相关方案,进一步细化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3、统一整改销号标准。严格按照整改方案确定的整改目标和措施,按照省厅整改销号标准,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确保了全部问题整改到位。
4、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扎实推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及时发布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与施肥推荐配方,创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片,大力推广配方肥应用、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机械精量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植结构调整、绿色防控等化肥农药减量等技术措施,举办农技大讲堂,培训化肥、农药减量等技术和措施。
二、整改工作完成情况
(一)组织领导,行政推动。为压实领导责任,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农业农村局、统计局、生态环境局、县委、县政府督察室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化肥农药减量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牵头抓总、定期调度、跟踪问效的工作。二是成立工作专班。成立了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振华任组长,土肥、植保、粮油、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种植业管理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负责认真研究部署,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做好工作调度和统计数据的协调工作。三是成立技术专家组。成立了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建忠任组长的技术专家小组,制定了《衡东县2022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方案》、《衡东县2022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衡东县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化肥农药减量问题整改方案》、《衡东县2022年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2022年衡东县"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工作方案》。明确全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任务,将技术措施、保障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依靠技术专家组的力量,定期开展培训、服务和指导,增强整改措施水平,提高工作效果。
(二)多措并举,实现化肥农药减量。一是全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21年在全县集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5.83万亩,其中早稻27.83万亩,中稻19.07万亩,晚稻30.48万亩,油菜27.5万亩,其他作物20.95万亩,实现县域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技术覆盖率90%以上。完成田间肥效试验10个,采集分析土壤样品120个,分析化验840项次,制定并发布早稻、中稻、晚稻3个配方肥配方。加强与肥料生产企业、经销商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已与我县畅销肥料品牌"沃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神隆华绿肥业有限公司"、"江西辉隆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等3家肥料企业签订配方肥生产销售协议。提供肥料配方,定点生产、定点销售、定额使用。二是大力发展绿肥生产。2021年在全县推广绿肥种植面积7.2万亩,在石滩、杨林等10个乡镇创建绿肥示范片10个,示范面积3.27万亩。三是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在全县17个乡镇建设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面积10万亩,开展粪肥就地、就近还田,施用水肥51259立方,堆肥32805吨,商品有机肥2290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以上,全力推进全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四是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蔬菜、柑橘等经济作物为重点,2021年在全县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0.65万亩。五是推广机械精量施肥技术。2021年推广机械深施肥面积48.3万亩,其中水稻测深施肥面积27.56万亩,在霞流、杨林等乡镇创建柑橘、水稻和油菜"有机肥+机械深施"示范片6个,示范面积1.3万亩。六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2021年在全县推广秸秆面积80万亩,农作物秸秆还田总量29.51万吨,秸秆还田率达到80%以上,完全杜绝秸秆焚烧现象。七是调整种植结构。2021年完成杨桥、大浦、甘溪等10个乡镇严格管控区域种植结构调整面积0.3738万亩,建立到村台账,通过县、市级核查验收。八是着力推进绿色防控。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和推广,分层分级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区,加快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大力开展豇豆、韭菜、芹菜"三棵菜"病虫害防治指导、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九是着力推进统防统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防控药剂补贴、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等多种方式,扶持发展湖南蓝鹰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地飞歌衡东分公司等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2021年统防统治服务面积38万亩次以上,充分发挥其防病治虫主力军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力争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统防统治全覆盖,切实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同时,加快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集成推广一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着力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三)示范引领,成效显著。为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充分展现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在杨桥镇乔阳新村创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千亩示范片1个,在荣桓镇横板村创建柑橘化肥减量增效千亩示范片1个,重点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机械深施等减肥增效技术。经测产,平均每亩减少化肥用量1.5公斤,亩增产21公斤,节本增效56元;在霞流镇平田村和宋桥村共建立农药减量千亩示范片2个,在杨林镇湾头洲村创建了柑橘木虱综合防控与柑橘大(小)实蝇绿色防控示范区,在全县推广水稻"送嫁药"技术示范,减少大田用药次数。通过试验示范,得到广大种植户的高度认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减量措施和推进模式。
(四)宣传培训,营造声势。为推动化肥减量科学施肥及农药减量增效理念深入人心,全年利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宣传10余次,广播宣传246次,横幅宣传36条,发放施肥建议卡370余份,调查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情况156户,病虫情报5000余份,指导安装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APP系统168人次、"湖南植保"APP系统355人次。以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化肥农药减量培训班20期,培训1056人,发放培训资料26000余份。
经过一系列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措施的落实,我县2021年化肥使用量为20077吨(纯量)较2020年减量220吨,农药使用量为277.5吨较2020年减少2.8吨,圆满完成化肥、农药减量1%的目标任务,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该项反馈问题已整改完成,达到既定整改目标,符合整改销号标准。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监督。
公示时间:2022年4月11日-4月15日
受理部门:衡东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18974702588(陈),13054067186(段)
联系地址:衡东县洣水镇衡岳北路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