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衡东县农民田间学校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30

东农业通 [2017] 9号

 

 

关于印发衡东县农民田间学校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各乡镇农技站、局属各股室:

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采用非正式成人教育的方法,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活动;是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平台,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提高农民田间学校的举办质量,根据《湖南省农民田间学校规范化建设方案》(湘农办农技[2017]3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衡东县农民田间学校规范化建设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衡东县农民田间学校规范化建设方案

 

                                 衡东县农业局

                                  2017年3月28日

衡东县农民田间学校规范化建设方案

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采用非正式成人教育的方法,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活动;是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平台,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开展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工作,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尊重农民意愿,重在启发引导,按照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确定田间学校培训内容,采取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坚持服务主导产业。按照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要求,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技人员培训等项目,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三)坚持科技推广创新。支持推广机构创新机制,鼓励农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把推广体制机制创新、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示范推广、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示范户培育等内容和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有机结合,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

(四)坚持过程规范管理。通过细化目标责任,明确各方职责,规范开办程序,落实技术环节,强化资金管理,开展效果评估,注重质量效果。

二、建设目标

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围绕我县优势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以石滩超级稻栽培农民田间学校、新塘时鲜果蔬种植农民田间学校、白莲再生稻种植农民田间学校等3所农民田间学校为核心,积极探索建立长效运行机制,逐步在全县推广。

统一建立标准规范。每所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要逐步实现“五个一”的标准(一组、一员、一批、一田、一栏),即每所农民田间学校在村里要构建一个长期运行的技术指导小组,该小组由县或乡镇技术负责人和村农民辅导员及村负责人构成;培养一名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带动一批科技示范户;建立一个科学试验示范田(场);建立一个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通过“五个一”的建设标准,确保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每所学校举办4期培训,加快新型农民培养力度。

三、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农业局成立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农技、科教、粮油、植保、土肥、经作等股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农民田间学校专家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任务:一是负责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统筹工作,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执行情况。二是负责项目统筹协调,总体规划,田间学校建设,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监督与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三是培养骨干辅导员、建立管理平台、编制培训教材及音响资料制作等。

2.农业局要将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纳入本区域农技推广工作中统筹安排,并加强对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积极为各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提供优秀师资、办学场所等条件支持。

3.农业局要成立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管理协调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本县田间学校的建设,制订扶持政策,落实经费,按照“五个一”标准做好建设、管理与监督等工作。

4.田间学校开办地所在乡(镇)要明确一名分管乡(镇)长负责本地区田间学校建设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协助县农业主管部门规划本乡镇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场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协助和指导田间学校按“五个一”标准建设和落实。

5.积极协调行政村为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和运行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及基本条件,组织农民、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并做好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落实“五个一”建设标准。

(二)突出开办重点环节

一要落实必要的办学条件。每班选派2名有经验的辅导员;有一个固定的培训场所;有一块5亩以下的试验田;有20-25名自愿参加、人员固定的农民。

二要开展农村参与式评估调研。农民田间学校开办前,要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采用快速农村参与式评估方法,进村与农民共同讨论与分析技术需求,并形成农民技术与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三要制订培训计划。依据农民需求调研结果,围绕主要作物的全生育期编制培训计划,并与全体农民学员共同讨论确定。

四要组织技能与知识测试。组织农民学员进行训前、训后知识水平和技能测试,包括农业生产常识、合作协作意识、食品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田间自理能力等,以掌握农民知识和技能现状,并根据测试结果,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五要举办农民学习活动日。围绕村主导或特色产业,开展全生育期技术指导与培训。根据农民需求和生产季节要求,一般每1至2周左右举办一次“农民学习活动日”。活动日内容主要包括建立试验示范田、农民参与科学试验、农民专题讨论、团队建设活动、种植生态系统调查分析等,通过互动式交流,共享技术与经验。

六要辅导农民总结学习成果。一个种植生育期结束前,辅导员要指导农民学员对全过程培训的关键技术内容进行总结,由农民学员分组完成学习成果展板制作。

 

 

 

 

 

 

 

衡东县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计划表

序号

农民田间学校

辅导员(负责人)

技术人员

1

衡东县田间辅导员培训班

李斌志

邀请省级辅导员授课

2

石滩超级稻栽培农民田间学校

王晓林

罗泽远

3

新塘时鲜果蔬种植农民田间学校

罗文献

颜祝生

4

白莲再生稻种植农民田间学校

陈实

丁建设

工作要求 :

1、制订培训计划;

2、有固定培训场所,有一块5亩以下试验田;

3、有20-25名自愿参加、人员固定的农民;

4、建立一个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

5、现场指导、培训照片10张以上;

6、总结成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