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 工作动态
来源:扶贫办 发布时间:2020-12-16
衡东县科工信局2020年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号召,打响脱贫攻坚战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争取最后胜利的一年。现将我局今年来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带贫益贫和巩固提升情况
新扶村是由原立新村、上村、符竹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人口1151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201人贫困人口,全村90%是山地,地广人稀,地域偏远,水源匮乏,交通不便,饮水困难、集体经济为零。而洋塘村位于霞流镇洣水河畔、杨梓岭下,有20个村民小组,共2726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79人,传统产业是种植水稻和油菜。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自我局确定为杨林镇新扶村、霞流镇洋塘村的帮扶后盾单位以来,倾全局之力,抽调精兵强将进驻新扶村和洋塘村,精准施策、倾情帮扶、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成绩裴然,打了一个漂亮的攻坚战。我局所结对帮扶的新扶村、洋塘村在2019年均已顺利退出贫困村,实现贫困户100%脱贫,彻底改变了两个贫困村的落后面貌。
二、工作举措
(一)新扶村
1、制定扶贫工作计划和近、远景规划。从2016年开始,根据困扰新扶村的交通不便、饮水匮乏、集体经济为零的三大难题,先后制定全村脱贫工作年度计划和三年规划、扶贫工作队年度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年度产业扶贫工作计划,保障扶贫工作按部就班,分步骤进行,确保新扶村如期脱贫摘帽,退出贫困村。
2、狠抓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要想富,先修路。找到困扰新扶村发展问题的症结,我们把新扶村道窄路加宽作为突破口,掀起了新扶村扶贫建设项目的高潮:
A、投入78万元完成对新扶村7.5公里的村主干道1.5米窄路加宽硬化,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安全出行和农家物资的输出。
B、投入20万元建设上村河对面渡河码头,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学生多年的出行上学渡河的安全问题;
C、投入86万元将废旧学校改建为村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办公场所涣然一新,村民开会、议事场所不再拥挤;
D、投入40万元建设新扶村文化娱乐广场,让新扶村人民有了一个舒适的健身娱乐休闲活动场所;
E、先后投入23万元建设新扶村的管道山泉自来水,让整个新扶村人全部喝上了安全放心的纯净山泉自来水;
F、投入15万元先后建设一处拦河坝,两处沟圳,三处农田水利设施,受益农田200余亩;
G、投入10万元建设新扶村幸福院、儿童之家;
H、投入12万元对新扶村10公里村道两旁全部栽种行道树,对村文化广场周围全部绿化;
I、投入18万先后对新扶村三艘过河渡船大修,投入10万元对新扶村委会办公条件进行改善;
J、投入20万元对村委会旁的地质灾害工程加固施工,从根本上确保了村委会和文化广场的安全。
3、开展产业帮扶,让产业带动村里经济发展。从2017年开始,新扶村里先后创办了尹青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绿鑫园种养合作社、良丰原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模式,纳入19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解决贫困户就近务工,每年固定分红共计13900元;帮助7户贫困户入股聚味堂和枇杷车间,每人每年可获得获得固定分红200元;依靠国家扶贫政策,通过金融小额信贷形式,帮助24户入股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户享受小额信贷贴息共计57506.54元,每户每年受益5000元,其中现金分红2000元,再入股金3000元。帮助28户102人加入村级光伏发电项目,每人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200元,帮助28户贫困户与龙头企业聚风农林公司对接,为贫困户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鼓励在家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发放产业发展物资折款17565元。通过以上举措,实现了新扶村产业扶贫全覆盖,逐步建立了新扶村扶贫长效机制。
此外,村里筹集资金42万元,入股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7万元。通过村社合一形式,村里成立了创新种养合作社,为贫困户服务,成立了扶贫车间,纳入15人就近务工,其中包括5户贫困户。新扶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2020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5万元。
4、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防止返贫致贫监测。
A、教育扶贫。今年幼儿教育受补助的有2人,补助金额2000元全村享受小学教育补助的有17人,补助金额17000元,初中教育补助9人,补助金额11250元,送教上门1人,高中教育补助4人,补助高中助学金金额12000元,高中学费减免6800元,中职教育1人补助金额2000元,雨露计划5人,补助金额13500元;
B、健康扶贫。全村50户贫困户均与镇卫生院签约,送医上门就诊,享受政府代缴医保和扶贫“特惠保”政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为13户慢性病贫困户办理了特殊门诊,贫困户今年住院87人次,产生医疗费用466945.01元,实际报销389033.9元;大病医疗救助10人次,救助金额17437元。
C、就业扶贫。今年为外出务工人员申报交通补助60人,申报交通补助金额22600元;安排5人到合作社就近务工,安排7人在村公益性岗位上就业,村里从村集体入股光伏发电项目收益中拿出80%的资金用于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的工资。
D、易地搬迁。对4户贫困户进行易地搬迁安置,同时进行跟踪后续帮扶,包括就业、教育等方面,让易地搬迁户安心、放心。
E、安全饮水。利用本村山多优势,通过自筹和争取专项资金共43万元,建设集中供水设施,通过检测,水量、水质各项指标均达标,全村人都喝上了干净放心的管道接山泉水。
F、危房改造。自2016年起,先后对16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其中新建3户,修缮13户,上级解决危改资金共计20.5万元。今年通过脱贫攻坚“回头看”,村里自筹资金3万元为3户贫困户边缘户进行了房屋修缮。
G、民政救助。全村现有重残户20户20人,重病户2户2人,五保户2户2人,低保户20户28人,今年对贫困户共发放低保补助71450元,发放残疾两项补贴8480元,发放养老金62705元。
5、做好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清“零”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五月份开展脱贫攻坚“三落实”“回头看”,组织结对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逐户核实脱贫攻坚中行业部门存在的问题,发现11个问题,最后都在5月底整改落实到位。10月份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再一次组织结对帮扶责任人深入结对帮扶户,开展“九清”活动,进行全方位清理,查漏补缺,所有问题均在10月底清“零”。
6、抓党建促扶贫,开展“五化”建设和“一门式” 服务。加强村支部班子建设,选拔“一肩挑”人选,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人,预备党员转正1人,村后备干部2人,致富带头人3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扶贫各项工作的逐步落实。
(二)洋塘村
1、扶贫工作,宣传为先。洋塘村共计张贴宣传标语70余张,悬挂宣传横幅5幅,仅工作队全年遍访贫困户120余次,宣讲和解读政策90余次。帮扶责任人人均走访贫困户一次以上,切实解决了贫困户的现实问题。召开村级脱贫攻坚会议16次,做到村支两委、帮扶责任人,人人懂政策,人人抓扶贫。
2、着力解决“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问题。加大健康扶贫力度,联系医院安排医疗救助;积极争取上级扶贫政策,优先安排纳入政府光伏扶贫项目;鼓励外出务工、家门口就业等。
3、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洋塘村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狠抓党建和班子队伍建设,全体村支两委成员、乡镇蹲点干部及后盾单位成员,精准施策,力促扶贫,培养驻点村党员干部创业致富1人,解决贫困群众就业28人。
三、工作亮点
(一)新扶村
1、开展实地调研,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局领导带头多次深入新扶村实地调研,获取新扶村的第一手资料,与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一起为新扶村脱贫解困把脉。2017年至今年十月底,局长罗忠奇深入新扶村调研走访不下50次,面对面听取村民的诉求。大力支持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帮助村里先后筹建尹青、良丰、绿鑫园三个合作社,2017年帮助尹青生态合作社争取市科技项目资金10万元。
2、开展结对帮扶,倾情相助提高群众满意度。通过认真开展结对帮扶“六个一”活动,建立贫困户脱贫致富长效机制。一是在全局开展为帮扶对象“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活动,逢年过节慰问贫困户。二是每月不低于一次入户走访;三是开展消费扶贫活动,为贫困户曹国荣购买牛肉10260元、曹南惠购买猪肉7600元,陈生林家羊肉3500元,绿鑫园合作社鸡400只,价值20000元。
3、结合产业特色,实现科技与扶贫的完整对接。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共引进新品种18个,推广应用新技术20多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3个,建立起了6个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和带动农民科技致富2万多户。从目前情况看,科技扶贫工作进展顺利,科技人员驻村帮扶覆盖10%以上的贫困村,共培训村民3万余人,全村90%以上贫困劳动力掌握了多项种、养业等实用技术,劳动者素质和经济开发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二)洋塘村
1、积极落实各项扶贫政策。通过“三大行动”、“三落实”和“3+1”集中攻坚为载体,充分发挥帮扶责任人的重要作用,加大业务培训,架起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的爱心桥,确保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洋塘村实施危房改造户3户,落实教育助学16人,雨露计划2人;健康救助15人,救助比例均达上级要求,签约服务率100%;先后与霞流孔雀王国、湘泰饲料厂签订协议,助力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做到全覆盖;8户25人按2000元/人入股村级光伏电站,享受年10%分红;转移就业 22 人,落实交通补贴 17人;落实贫困残疾人政策7人,两项补贴已全面落实。
2、“户帮户,亲帮亲”助力脱贫奔小康。洋塘村工作队带领村支两委干部积极开展户帮户活动,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助力三口井村贫困户2019年顺利脱贫。到目前为止,洋塘村爱心人士社会扶贫网APP注册人数达到了100余人,累计发送需求50余条,极大满足贫困户的需求和心愿。
经过精准帮扶,新扶村和洋塘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但我们会继续守初心担使命,会进一步关注、支持、关心、新扶村和洋塘村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工作。
衡东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0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