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2018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经济运行股      发布时间:2018-07-10

今年以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创新思路,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我县工业经济在市场回暖的基础上,乘势而上,稳步增长,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5月全县规模工业企业110家,到6月底112家,新增规模企业2家。20181-5月,完成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27.4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75亿元,同比增长8.5%4月、5月连续两个月全市排名第一; 1-6月全县规模工业上报总产值33.08亿元,同比增长19.84%,当月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68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加值增速因红狮水泥经落实国家错峰生产要求停产7天,加之环保督察造成  家企业停产,预计只有7.7%,下降0.8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多措并举,实现“开门红”。在新时代、新常态背景下,县委、县政府将振兴工业经济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加强对企业的调度、加强“稳增长”工作、抓好工业生产要素保障、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五大举措确保了2018年我县工业经济“开门红”,加快推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节后我县110家规上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开工率达100%

(二)支柱产业齐头并进。我县规模工业企业已形成机械制造、有色冶炼、化工、轻工陶瓷、农产品加工、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一季度六大支柱产业增速呈现五升一降,到5月底,六大支柱产业无一负增长,齐头并进,发展态势强劲。1-5月,分别完成行业产值4.69亿元、3.16亿元、2.43亿元、2.11亿元、9.07亿元、4.9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是:13.43%77.78%3.23%7.0%16.50%47.58%

(三)工业经济稳步增长。1-5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7.4亿元,从全年目标值71亿元每月平均来算,至6月份我县产值实现过半;而一季度我县实现增加值增速7.1%,全市排名第四,从二季度开始,4月、5月增加值增速分别是7.7%8.5%,全市连续排名第一。从产值和增加值增速递增看,我县工业经济正在稳步有序的增长。

(四)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工业用电是反映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企业发展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措施,随着企业不断节能改造,工业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如红狮水泥进行了节能改造,提升了技术指标,用电量锐减。2017年产量与2016年持平,用电量却大幅度下降,2017年全年总用电量比2016年同期减少2767万千瓦时;嘉圣食品进行了生产线能量系统优化,能耗降低30%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电力增速作为增加值增速计算的主要依据是直接影响增加值增速增幅的主要依据。用电大户红狮水泥经过节能技改产值保持、用电锐减,现在鼓励企业调结构,节能降耗,那么以后企业经过大量的节能技改,提升了产值,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成本,还用电力增速作为计算主要依据是否不合理。

二是企业家信用问题,部分企业家反映,自己本人没有因为贷款或借款不还而失信,却因为担保而失信,造成出行都难,更别说全力以赴发展企业。

四、下半年工作措施

(一)加强运行监测,做好稳增长工作

按照及时、准确、全面突出重点的原则要求,做好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协助统计部门全面督促企业及时、准确、按质进行联网直报。完善监控分析体系,对全县规模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按月通报,按季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对经济运行中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加强对稳增长工作的调度,提出有针对性措施和建议。确保全年完成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71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7.5%

(二)加大培育力度,做好新增工作

一是抓好新建项目的投产达效。积极促进新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力争新投产项目形成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进入到规模企业统计笼子;二是组织条件成熟的企业积极申报进入规模企业统计笼子。加大摸查和政策宣传力度,已达到进入统计笼子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依法进入统计笼子。三是帮扶规模以下成长型企业把规模做大,使其尽早进入统计笼子,确保完成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

(三)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切实服务企业

一是向企业宣传好新出台的《关于强化政策支撑振兴衡东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衡东县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衡东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7年乡镇和机关单位服务新型工业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根据一个意见、两个资金管理办法申报奖励资金。二是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提高企业所在地乡镇和相关部门的服务力度,让服务企业落到实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