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何需让须眉,科技扶贫展风采
--------记驻吴集镇南山村科技特派员廖丰姣
廖丰姣,女,现年45岁,农学专业本科文化,1991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农艺师、县农业局蔬菜办主任。2017年6月经组织部门委派,担任驻省级贫困村吴集镇南山村科技特派员。
说起科技特派员及科技扶贫工作,廖丰姣深有感触地说:“初到南山村,我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面对村里落后面貌,心中有些犯难,自己一个女同志,安排到一个偏远的省级贫困村担任科技特派员,条件那么艰苦,能否做好工作,自己心中都没有一点底气。”
的确,吴集镇南山村位于衡东县最南部,距县30多公里,是由原太阳村、大岭村和木公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31个村民小组,699户,村民2657人,水田只有790亩,人均0.3亩,山地13671亩,村级公路狭窄,坡陡路弯,是全县有名的山多田少土质差,老者留守少离家,产业单一品种少,交通不便饮水难的贫困村。
然而,面对这样的局面,廖丰姣没有退缩,更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带着与村支两委一道带领群众改变面貌,力争早日脱贫致富的情怀,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入驻南山村以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她通过查阅资料,与村组干部交流,与农户接触和实地查看等方式,深入了解南山村的基本情况,掌握村级经济发展现状。然后,理清思路,多次与村支两委专题研究,制定工作规划,着重就如何开展科技帮扶,引导群众科学发展,促进村容村貌改变和村级经济发展制订出一系列的措施,她先后组织3次党员和组长会议,安排部署科技进农户,解决农民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走访贫困农户45户,访问贫困群众60多人次,与他们谈心事,话家常,召集群众座谈会,参加会议的100多人,相互交流,有针对性的解答他们的提问,同时,举办各种培训班、发放农业科技资料、养殖技术资料、水稻病虫害资料2000多份。去年,市科技局在南山村油茶基地进行实地培训,她积极组织村民50多人参加培训,实地学习油茶栽培、病虫害防治、低产林抚育改造及定量施肥等专业技术,参加培训的村民深受启发和教益,请求多举办这种形式的培训。
她经常冒着酷暑深入田间,察看水稻苗情,作物长势,向群众现场传授水稻病虫防治科学知识,确保丰产丰收,她还几次聘请畜牧专业技术人员为养殖户现场解答疑难问题,提高养殖专业户的防疫技能、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去年6月底,全县遭受特大涝灾,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灾情,大量农田一片汪洋,南山村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廖丰姣看在眼里,急在身上,她不顾家里还有许多家务要处理,连续几天,与村支两委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扶苗清园,强化灾后病虫防治,并对受灾情况进行排查,有针对性的采取挽救措施,针对130多亩受损中稻,及时与有关部门衔接,调度桃优香粘和泰优390晚稻种子200多公斤,进行补种。同时,引导村民把部分受损的农田改种油菜,并想方设法从县农业局调拨150公斤油菜种子,附之以油菜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之后,隔三岔五深入田间察看油菜长势,现场指导,让农户科学种植,提高产量,确保了全年粮食保产增产、农民增收。
为了南山村人民群众的安全方便出行,各种生产、生活物资流通顺畅,她配合镇、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争取资金上的支持,并一同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南山村村级公路加宽加固3.28公里,将南山村一组至石滩铁丝塘的通乡公路3.5公里进行水泥路面硬化,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为彻底解决村民喝水难的问题,她与村支两委多次商量,争取资金,动员村民自己出力,将全村20多口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井全部进行维修、加固、清淤,使村民喝上清洁安全的放心水,村民无不称赞。
在年底工作总结中,廖丰姣同志深情地写道:一年扎根基层的工作,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南山村可爱,南山村民更可爱,我为南山做了一点工作,南山人民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吃苦耐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把科技特派员工作做好,尽早让南山村民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