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教育局
> 工作动态
来源:衡东教育 发布时间:2021-08-06
研学、暑期社会实践暂停!非必要不离开所在地!教育局、高校这样要求
"按照省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8月,湖南将启动15至17周岁学生疫苗接种;9月,将启动12至14周岁学生疫苗接种;10月底基本完成12至17周岁学生疫苗接种。"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紧急部署,7月28日,湖南省教育厅就进一步加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了紧急通知。(详情请点击阅读→"湖南12至17周岁学生疫苗接种工作8月正式启动 ")
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紧急通知后,湖南省多地教育局、多所高校,迅速行动,对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长沙
滑动阅览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正常运行。
严格落实暑期校园"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所有进入校园人员须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及疫苗接种情况,外来人员务必实名登记。
已经开展暑托试点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师生有异常情况必须报校长和主管教育部门及疾控部门。
学生、教职员工离开长沙市,要向学校报备,回长后做好健康筛查。高校留校学生外出要严格执行请假手续,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原则上不参加校外培训、户外拓展等集体活动,原则上不参加社会机构等部门举办的比赛、展示、评比和考试等,尽量减少外出探亲和旅游,少到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学校、幼儿园原则上不举办聚集性活动,提倡和鼓励通过在线视频、电话会议和社交平台等线上方式进行,如确需举办,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举办单位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向属地县(市)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备把关。
从即日起,停止进入全市各级各类公益场馆开展活动,长沙市研学实践管理服务平台暂停预约,已经预约的待疫情平稳后参加。原经审批同意或预约成功的各级各类研学实践活动和各类夏令营活动暂停,待疫情平稳后再启动。已经启动的要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切实做好防护,确保师生安全。
即日起,各校暂停参加非官方组织的各类比赛,如有计划的立即取消,视疫情形势再参与。正在外地参加各类比赛的,要严格落实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密切关注师生身体健康,减少外出,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比赛结束立即返回。
学校体育场馆、图书馆等立即暂停对外开放,各校要在学校网站、校门口和社区进行公告。
正在开展各类师生培训的单位,必须严格落实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按要求处置。
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落实外来人员实名登记、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以及异常情况处置、防控物资储备的督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株洲
滑动阅览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正常运行。
各级各类学校暑期要严格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进校人员要严格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检测体温,外来人员要实名登记,保持好校园环境卫生。
7月29日起,全体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株,必须离株的须填写《暑期离株人员信息登记表》,并向学校报备。8月16日起,禁止师生员工离株,离株学生8月17日前必须返株,并做好14天健康管理。师生员工外出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提倡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暴露史的师生员工,要第一时间向学校及所在社区报告。
要精准掌握师生暑期行踪及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监测台账。
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暂停一切教学及培训活动,具体恢复时间视疫情发展形势另行通知。在此期间,如有违反规定继续开展教学及培训活动的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将严肃处理。
学校、幼儿园一律不得举办聚集性活动,提倡和鼓励通过在线视频、电话会议和社交平台等线上方式进行。
即日起,停止进入全市各级各类公益场馆开展活动,正在进行的各类研学实践、夏令营活动一律暂停。
即日起,各校暂停参加各类比赛,如有计划的立即取消。正在外地参加各类比赛的,要严格落实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密切关注师生身体健康,减少外出,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比赛后返株要严格按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好相关健康管理措施。
学校体育场馆、图书馆等一律关闭,各校要在学校网站、校门口和社区进行公告。
学生及家长近期不得离开株洲市;已经离开的,要在开学前14天返回株洲市。最近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按照社区要求进行报备、隔离,接受健康筛查。非必须不外出,更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必须外出到人群聚集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自觉保持"一米线"、主动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
严禁任何学校提前开学;严禁学校、培训机构等组织补课、培训等;严禁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文艺表演、体育训练竞赛等一切学生聚集性活动。如果家长接到相关通知,请坚决拒绝;同时向株洲市教育局举报,举报电话为:0731-22663717。
岳阳
滑动阅览
严格落实暑期校园封闭式管理,其他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所有进入校园人员一律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疫苗接种情况,凡不配戴口罩人员不准进入,测体温必须做到一个不漏。外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实名制登记,详细登记姓名、身份证、电话和体温检测等信息。
全面掌握师生员工暑期旅居史和健康状况,录取新生和新入职教职员工要全部纳入学校师生员工健康监测范围。师生员工应尽可能减少外出、减少聚集,不到国外和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确需离开居住地的,必须向所在学校和单位报备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做好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秋季开学时,全体师生员工须向学校上交2021年秋季开学师生个人自我健康状况监测记录表存档备查。
全市教育系统所有公职员(含各类临聘人员),除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确有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症外,须实现全员接种;各学校教职员工、离退休教职员工和所有教职员工家属尚未完成接种的人员尽快主动完成全程接种。未接种人员在2021年8月15日前完成第一剂补种,2021年9月30日前完成第二剂接种。
所有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要持续关注自己的湖南居民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健康码、行程卡变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及学校报告,按要求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湘西
滑动阅览
从7月30日起,落实疫情防控24小时值班制。各单位严格管理院落大门值守,进出要核验身份、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登记检测体温。干部职工尽量减少外出,如有出返情况要做好行程登记报备。
严格落实暑期校园"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所有进入校园人员须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及疫苗接种情况,外来人员务必实名登记。通过多种方式、途径与教职员工、学生或学生家长联系,通报当前疫情形势,督促师生员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外出、减少聚集,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规范佩戴口罩。留校学生外出要严格执行请假手续,做好每日健康监测。
继续组织发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高校大学生接种,积极发动离退休教职员工以及所有教职员工家属接种,劝导符合接种条件尚未完成接种人员尽快主动完成全程接种,做到"应接尽接"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储备。师生员工要持续关注自己的湖南居民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健康码、行程卡变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及学校报告,按要求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师生员工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滑动阅览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正常运行。
严格聚集性活动管理,坚持审慎原则开展聚集性活动。学校各部门、单位一律不得举办或承接各类会议、培训、考试等人员聚集性活动。严格落实暑期校园"封闭式"管理,即日起学校仅开放校园东门(韶山路门)和西门(芙蓉路门),其它门岗和出入口全部封闭,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从2021年7月29日上午8点开始,出入校园均须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及疫苗接种情况,外来人员实行实名登记;对健康码红、黄码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全体师生员工继续按要求做好"完美校园"线上每日健康打卡,各部门、单位要精准掌握本部门、单位教职工假期去向,非必要不前往疫情高中风险等级地区。学工部、研工部和各学院要加强暑期留校学生管理,留校学生外出要严格执行请假手续,做好每日健康监测。
继续组织发动师生、离退休教职员工以及所有教职员工家属接种,劝导符合接种条件尚未完成接种人员尽快主动完成全程接种,做到"应接尽接"。
后勤处要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储备。
全校师生员工持续关注自己的湖南居民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健康码、行程卡变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及学校报告,按要求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师生员工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吉首大学
滑动阅览
1.砂子坳校区只开放北门通行,关闭大门和南门,南门保留人行通道。
2.大田湾校区只开放大门通行。
3.张家界校区按照封闭管理要求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4.校门值守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对进入校园的车辆和人员严格核验健康码、行程卡、检测体温,严禁闲散人员及体温不正常人员进入校园。
5.各单位加强对教职工、学生、家属等各类人员的信息摸排,对密切接触人员及中高风险地区返校人员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并严格执行地方政府疫情防控措施。
6.在校内举办的各类聚集性活动严格按照拟定的疫情防控方案执行相关防控措施,未经学校审核批准的各类聚集性活动不得举行。
7.教职工外出市、州及返校须履行备案审批制度,从低风险地区返校的由各单位自行备案审批,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校的报疫情防控办审批备案。
8.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教职工、家属及其他各类人员,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于7月31号之前到校医院进行接种。
9.校园解除封闭管理的时间视疫情防控形势另行通知。
湖南工商大学
滑动阅览
近期将关闭桐梓坡路(经管综合大楼南阶梯口)南门、乐知楼东侧顺君门(师生员工刷校园卡通行)、校本部连接和园小区的人行通道阶梯门(师生员工刷校园卡通行)、荷塘小区与和园小区应急通道门、咸嘉公寓大门、北校区北门,其他门继续开放,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随时调整。
进入校园的校内人员(有校园卡和临时通行证)须配合门卫值班员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并接受体温检测,经检查合格后方能进入校园。
不得安排师生员工前往中高风险区参加各种会议、培训、比赛等公务活动。师生员工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区,教职工假期因私离开长沙须向本部门报备,留校学生离开长沙市须向所在学院学工办申请报批。目前已经位于中高风险区的师生暂不返校,积极服从当地防控部门的管理。
各部门按计划组织举办的相关会议、培训、比赛等活动,不得接受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参加;如有外省须来校参加活动的人员,活动组织部门应提前三天查验其两码、测量体温和了解中高风险区旅居史,"健康码"及"行程码"均为绿码、体温正常、无中高风险区旅居史方可进校。如相关人员到校后因形势变化出现中高风险区旅居史,应及时报告学校防控办,并全面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学校其他建设项目参照执行,各项目管理部门要严格乙方人员管理。
学生原则上不提前返校,如有特殊情况、确需提前返校的,须提前三天向所在学院报告,及时提交"健康码"和"行程码",并经学生处批准后方可返校。
长沙学院
落实值班制度;加强进出校园人员和车辆管控,进出校园的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检查行程码和健康码,进行体温测量;严格执行师生健康打卡、出行审批和数据摸排统计,及时掌握师生健康状况;督促师生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外出、减少聚集。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滑动阅览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校,必须严格执行"两码一测",测量体温、筛查健康码和行程卡,如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健康码、行程卡为红码或黄码、体测异常者一律不得入校。
所有师生员工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码(行程卡)每天进行自查,一旦出现"红码或黄码"需及时向学校和所在社区(村)报告,并按属地疾控部门要求进行防控。
从7月29日开始停止人员外出(出省)审批,并建议在外人员做好防护尽快返家;近期因公出差返校人员,请及时联系校防控办,安排做核酸检测;留校学生外出要严格执行请假手续,做好每日健康监测;确有必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必须严格履行外出报告手续审批,并提前向学校报备(教职工报校疫情防控办备案,学生经二级学院批准后报学生工作处备案),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返校后按照疫情防控规定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师生员工尽量减少外出和参加聚集性活动;继续组织发动全校师生员工接种疫苗,劝导符合接种条件尚未完成接种人员尽快主动完成全程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做好电梯、图书馆阅览室、学生食堂等关键部位校园环境消杀工作;师生员工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储备。
湘潭理工学院
滑动阅览
校园已采取全封闭措施,非必要不要返校。如确需返校,请事先和辅导员或学院办公室联系,进入校园须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及疫苗接种情况。
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尽可能减少外出、减少聚集,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必须规范佩戴口罩,回家后首先要洗手。
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诊疗。就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暑期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请暂停一切相关活动,等疫情缓和之后再做安排。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滑动阅览
全体师生员工要密切关注个人的湖南居民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健康码、行程码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部门和所在社区(村)报告,按要求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准确掌握本部门师生员工的出行情况,不得安排师生员工前往中高风险区参加各种会议、培训、比赛等公务活动。教职工假期因私离开长沙须向本部门报备,留校学生离开长沙市须向所在学院申请报批。目前已经位于中高风险区的师生暂不返校,积极服从当地防控部门的管理。
即日起学院将关闭南门,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随时调整。进入校园的人员须配合门卫值班员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并接受体温检测,经检查合格后方能进入校园。在校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参照本通知执行,严格管理进校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