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教育局
> 工作动态
来源: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8-04-23
一、目的意义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坚持把体育考试纳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并作为升学录取的依据。
二、组织和工作机构
成立2018年衡东县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宏建
副组长: 钱升平
成 员:谭社华 陈太文 李香宇 康立和 肖文新
许道富 吴小玲 袁卫果 陈秋平(女)
工作组:钱升平(兼组长) 刘笃中(副组长) 许中平(副组长)
刘永成 (技术员) 监察室1名纪检监察员
谭旷清 (成绩录入) 陈秋平(工作人员)
王传文(工作人员) 肖 旺(工作人员)
聘请的专业测试员
三、考试组织
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
四、考试对象
2018年初中毕业生(含高中提前招优的学生)
五、考试时间
2018年5月中、下旬(具体每个考点、每个学校的考试时间详见附表4)
六、测试方式
封闭式组考,智能化一体测试设备测试
七、考试项目
(一)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掷实心球(2公斤),跳绳(1分钟)。
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考生考试方法:考生采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始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掷实心球
考生考试方法:考生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掷出。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每人投掷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记录以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跳绳(1分钟)
考生考试方法:考生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测试单位为次。
八、评分办法及标准
中长跑50分、掷实心球25分、跳绳25分,三项考试成绩共100分,根据衡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方案,体育考试成绩按照60%计入学生中考总成绩作为升学录取成绩。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长跑、掷实心球、跳绳测试项目的评分标准详见附件1。
九、免试条件
因残疾或伤病而丧失运动能力或不能、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由学生本人填写《衡东县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申请表》(见附件2),所在学校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并经具有资质的伤残等级鉴定机构或本地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证明,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可免予考试。经批准免考的残疾学生按满分的80%计入升学成绩,伤病学生按满分的60%计入升学成绩,同时须将残疾或伤病证明和审批材料放入该生升学档案。
十、考试收费
体育考试的收费按省物价局和省财政厅湘价函〔2012〕70号文件执行。每生收费10元。
十一、考试报名
(1) 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报名和考试;
(2) 以学籍号作为学生体育中考的准考证号;
(三)收集和填报学生报名信息时,按照学籍号从低号到高号的顺序列表(具体见附件3);
(四)按照男生、女生分别报名,收集和填报学生信息表;
(五)高中提前招优的初中毕业生由现招优录取学校负责组织报名并组织学生参加考试;
(六)除了填报学生信息表外,每个学生需要提交半身正面证件电子照片,电子照片下方的文件名以该学生的学籍号命名,例图见附件4;
(七)报名时提交的学生姓名和学籍号必须与基教股的学籍档案、与电子照片文件名中的学籍号完全一致,学校必须认真核准,并且交由学生进行核对,不得有错误,不得重报、漏报、错报,有失误者由学生所在学校和学生本人负责;
(八)符合免试条件的学生按学籍号另行填写报名信息表(见附件5),且需按规定在体育中考报名截止日前向县教育局体卫艺股提供加盖学校公章经由校长签字的纸质《衡东县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申请表》以及相关医院、单位的免试证明材料,免试考生不需要提供电子照片文档,不需要组织参考;
(九)符合免试条件的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体卫艺股根据相关政策进行审核确定初步成绩,报主管领导审批核定;
(十)学生报名表和电子照片及其信息均以电子文档方式呈报和提交,以学校为单位在2018年4月 27日以前发至王传文的电子邮箱:35100244@qq.com,联系电话为:13908441772 。截止日前不报者,由学校负责。
十二、考点设置
根据相对集中设置考点的原则,全县设立二中、欧中、六中、九中、楚天中学、兴东中学、洣水镇中学、大浦镇中学、霞流镇中学等九个考点,周边学校的考生集中到就近考点进行考试(具体考点详见附表6 )。
十三、考场布置
(一)考场必须利用自然隔离物或者隔离带,形成独立的考试区间,所有考试科目在一个封闭区间内考试;如果不能实现所有科目在同一个封闭区间内考试的,必须分考试项目设置独立封闭的考试区间。
(二)考场设置需在开考前经考试领导和工作小组验收认定合格,否则不予开考。
(三)考场必须悬挂“2018年衡东县初中毕业考试体育测试XXXX考点”横幅。
(四)考点应当设置外校考生和领队休息室或者候考室。
(五)考场必须具备无线WIFI信号条件。
(六)考点必须提供防暑、跌打、损伤等急救医疗药品,并有专业医护人员。
(七)考试期间,学校必须加强门卫管理,实行校园全封闭,禁止社会闲杂人员和社会车辆进入校园,保证学生安全、安静考试。
(八)考点必须提供必要的考试工作人员和测试员的工作条件,如桌椅等。
(九)考试用的跳绳和实心球由教育局统一配备,不得使用学校的跳绳和实心球进行测试。
(十)不能按照规定设置考场、不能提供考试基本工作条件和服务、不积极配合做好考试组织工作、考点学校领导和教师不遵守考场考试规定的,取消下一年度设置考点的资格。
十四、考试程序
(一)学校组织好学生,做好考前教育,交代考试规则、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项。
(二)考生学校分发准考证(考前向教育局考试工作人员领取),核对考生信息(每个学校和考生的具体考试时间以现场实际进度为准)。
(三)分别按照男、女生序列(以学校上报的考生信息表为准,学校赴考点前自行打印携带一份纸质表格),依照学籍号从低号到高号排队、分组候考(跳绳20人一组,跑步40人一组)。
(四)考试项目顺序为:跳绳,实心球,中长跑;考完一项再进入下一项候考区候考。
(五)考生凭准考证通过电子扫描核验身份无误后,方可进入考试区间考试,身份验证不符者不得进入考试区间,在考场外等候视情处理。
(六)考试系统自动录入和生成考试成绩,学校考生和考试项目全部考完后,当场提供书面成绩单,由学校予以公示,考生和学校人员、家长不得在考试现场围观和询问分数。
十五、考试成绩公示、复核以及数据和档案管理
(一)学校考生的考试成绩须经由考试领导小组或工作组负责人书面签字认定和学校领导确认签字,方可公示。
(二)学校或者考生对现场公示的考试成绩有疑问或者质疑的,可以由学校汇总出具书面复审、复考申请,经由校长签字,报请考试领导小组同意并签字,可以在当天安排的考试学校、考生全部考试完毕后,随即进行复考;申请复考的考生,第一次成绩作废,以复考成绩为最终成绩,不得反复和反悔;过期不予受理复审和复考。
(三)每个考点的考试完成,考试成绩经学校公示,经过复审、复考程序,确定考点考试成绩无误后,考点的所有考试学校的考生成绩电子文档拷贝U盘由纪检监察员和体卫艺股的一名保密员当场密封,存档保管。
(四)全县所有考点考试完毕,所有考生成绩由考试领导小组和纪检监察机构审核认定后,交由基教股负责考试和招生成绩录入的同志负责录入和管理。
(五)相关工作人员、电脑操作员和技术员必须信守职业操守和考试工作纪律,设置技术密码,保障考试成绩数据和网络安全,确保数据保密管理和安全存储,严禁数据信息外泄和篡改。
十六、考生考试组织和安全
(一)考生以学校为单位负责组织参加体育中考,禁止学校学生自由赴考;各学校必须组织考生在通知的考试时间之前提前30分钟到达考点。
(二)校长是学生体育中考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布置,周密安排,亲自带队,亲自组织和指挥,不得当甩手掌柜。学校行政、班主任、体育教师都必须分工负责,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学生组考和组织工作。
(三)需要组织学生离校赴外考试的学校,必须租用安全性能可靠、车况优良、具备合法营运资质和购买足额保险的车辆运送学生参考,不得超员超载,不得超速行驶,不得酒后行车,不得违规驾驶,务必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四)必须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和法纪法规教育,尊重外校师生和考试工作人员,服从考试现场的安排和调度,防止发生学生纠纷事件,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有效处置。
(五)原则上学生都回本校就餐,不在外面就餐,不得额外收费。
(六)学校要提前摸清学生体质健康底子,特别防止学生在考试中出现身体不适状况和极端状况。凡是患有心脏病等突发疾病、不适合考试的学生,不得勉强参考,以免发生意外。
十七、考试工作要求和纪律
(一)要高度重视。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负责地对待体育考试工作,要成立工作机构,安排工作人员,按照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严密组织好体育考试的各项工作。
(二)要严明纪律。所有考点学校的干部教师、考试测试员、工作人员和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严禁任何干部、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和任何其他人员向组考工作人员和测试员打招呼、说人情;严禁考生冒名顶替代考、弄虚作假;严禁组考工作人员和测试员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放弃原则、徇私舞弊。对违纪违规者将由纪检监察部门立案调查,按照国家考试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要挂牌上岗。所有测试员和工作人员必须签订纪律和安全责任承诺书,挂牌上岗;考点和考试指定学校1-2名联络员,挂牌履职;非工作人员、测试员、联络员,不得进入考试区间。
(四)要熟悉业务。考试工作人员、测试员由考试领导小组统一抽调安排,并组织进行业务学习、操作培训和纪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