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油茶绿满坡,青山变金山

来源:新塘镇      发布时间:2025-10-28

“秋季油茶林除草,使油茶树能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改善土壤通气性,预防病虫害。”今天一大早,衡东县草市镇洲西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冬文带领几个种植户,大家肩扛锄头、手拿柴刀,结伴来到油茶新造基地,对新造油茶林除草、砍柴。

洲西村已有120余年的油茶种植历史。该村拥有山林面积7000多亩,土壤全部为红壤土质,适宜种植油茶。“现在,村里的新、老油茶林面积达2900亩,年产茶油1.2万公斤,产值达140万元。仅此一项,村民人均年增收4800元。”合作社负责人挥起锄头,边除草边说,山上的新、老油茶林通过精耕细作,每亩油茶林产鲜果达500公斤以上,产茶油30公斤左右。

“衡东美,茶油香。”衡东县政府负责人介绍,该县是全国第一批油茶示范基地县、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拥有油茶林面积81.33万亩,油茶果年产量27.47万吨,产油1.72万吨,油茶产业综合产值35.32亿元。本土油茶品种“衡东大桃”挂果早、产果量大、含油量高,每年嫁接“衡东大桃”油茶苗木100万株以上。

近年来,衡东县争取中央财政产油(茶油)大县奖励资金2076.42万元,用于油茶新造、低改、抚育、垦复、林道建设与养护、水肥一体化、小作坊升级改造等。同时,该县纳入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总投资达16749.23万元。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提质150亩,新造油茶林示范基地0.5万亩,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示范基地2.15万亩;新建油茶初加工中心7个、收储中心1个,油茶三产融合示范园1个。

优树选择是良种培育的源头。衡东县与省林科院联合研究油茶遗传特性,通过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油茶种质资源,开展杂交育种等。目前,在新塘镇选育油茶优树6株,通过3年连续测产及茶果分析,具有果实大、出油率高、抗病虫能力强等特点。并与省林科院联合制定“衡东大桃”油茶苗木繁育和栽培技术规程,规范了油茶苗木繁育技术,提高了苗木质量。

目前,衡东县茶油品牌有南岳、南岳衡山、花果果、茶本道、逸飞等10个。该县组织油茶企业、种植大户参加第23届广州国际生态农产品食品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江西宜春市油茶主题餐饮推广活动,将“花果果”品牌在北京天安门区域、北京西站进行品牌宣传,扩大影响。去年,“农桑康”食用油获第十九届中国品牌节食用油行业消费者信赖品牌,“花果果”“一树茶花”山茶油获得广州国际食用油及橄榄油产业博览会优质产品金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