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提供"半托、全托、承租、入股"等多样化的"服务菜单"——霞流镇:全面推进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切实提高耕地复耕率和利用率

来源:霞流镇      发布时间:2021-04-28

为群众提供"半托、全托、承租、入股"等多样化的"服务菜单"——霞流镇:全面推进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切实提高耕地复耕率和利用率

近日,在霞流镇的田间地头,不时可见挖掘机在荒地里来回翻地、开渠,旋耕机在耕翻和碎土,为接下来的复耕种植做好充分准备。这一片繁忙的复耕景象,是该镇为有效整治耕地弃耕抛荒问题,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的一个生动缩影。

自抛荒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霞流镇实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农民保护耕地责任相挂钩,有效盘活抛荒地,推进"单改双",提高粮食生产,端牢"霞流饭碗",提出"村为主"的工作理念,打出了治理耕地抛荒的"组合拳"一方面安排人员到现场核实,对各村抛荒土地的承包人、面积、抛荒原因等情况进行详细摸排,并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成片流转耕地,发展粮食生产对于易翻耕的抛荒土地,鼓励各土地承包人及种粮大户积极治理,种植水稻;对于因水利等原因难以翻耕的抛荒土地,由各村负责对土地进行开垦,交由承包人和种粮大户种植,并由各土地承包人和种粮大户与村委签订承诺书,绝不让新开垦的土地荒废;另一方面通过召开户主会、发放宣传手册、村村响广播政策"顺口溜"等方式鼓励集中流转、代耕代种,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强调粮食安全重要性,让"种一季补一季、种双季补双季、不种不补"的政策家喻户晓同时因地制宜派出专人对复垦地的作物种植进行指导。

一系列惠农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热情,阳国平该镇大源渡村最大的种粮大户,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阳国平说最不忍心看到的是有田无人种随着村里青壮劳力陆续外出务工,留下的老人、妇女、儿童无力耕种,大片耕地被抛荒。"怎么才能把村里的荒田都盘活,让更多的农民获益"便成为了阳国平放在心头的大事,2016年10月份,他带头成立了中科源种养专业合作社,购置了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等专业农机,建起了大型仓储,村民以田入股、以劳力入股、以技术入股,统一规划农田建设,从翻耕、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现在,该合作社已有农户50多户,种植面积230余亩,当初 "让村里人人有活干、个个是股东、家家有钱赚"的豪言壮语如今正一步步变成值得期待的奋斗目标眼下,阳国平和合作社的理事们忙着筹划由卖谷、卖米转到卖生态,让合作社农户们的富裕之路越走越宽。"现在种田依靠机械化和科学技术,产量高、又轻松,再加上国家扶持政策、粮食价格好,所以种田还是有一定甜头的,今年我准备把外出务工人员的闲置田再承包一些过来,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阳国平高兴地介绍,他和合作社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下一步,要培训更多的现代农技能手,同时发展电商做自己的大米品牌。"

据了解在霞流镇,像阳国平这样的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共有100余人,他们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农民增收,带活了一方农村经济确保春耕生产工作按质按量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稻"是生存之道、发展之道,一米一饭关系人民幸福、农村稳定、国家安全。下阶段,在积极动员有劳动力农户复耕复种的基础上,还将大力引进种植大户、托管合作社等为群众提供"半托、全托、承租、入股"等多样化的"服务菜单",全面推进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切实提高耕地复耕率和利用率,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