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衡东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吴集镇
> 法规文件
来源:其他 发布时间:2015-06-24
吴政发[2015]6号
关于印发《吴集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预案》的
通 知
各村(居)委会:
现将《吴集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吴集镇人民政府
2015年3月4日
主题词:防御 地质灾害 预案
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送:镇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成员
发:村委(居)会、驻镇单位
吴集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预案
吴集镇位于衡东县城南部,洣水穿境而过,流经二十一个村。境内幅员面积106平公里,属山区丘陵地带。全镇辖3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79个村民小组,有总人口45066人,人口密度为406人/平方公里。
2003年以来,我镇部分村相继出现山体滑破,山地裂缝,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致使部分群众的住房和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一些农房已成危房,为了防治和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确保隐患区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吴集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
组 长:彭宏平(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李 勇(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朱学军(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颜启良(镇主任科员)
曹美保(镇主任科员)
何武金(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李婷丽(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范玉林(镇党委委员)
李亚平(镇主任科员)
彭会村(镇人大副主席)
成 员:单立伟(党政办公室主任)
胡 辉(财税所所长)
张意平(民政办主任)
肖水平(党政办副主任)
赵自平(水利站长)
聂 隽(国土所所长)
李建林(卫生院院长)
廖仁可(派出所所长)
毛传政(司法所所长)
谭 敏(安监站站长)
二、防治范围及重点区域分布
(一)水湖村1组1户。
(二)新坪村4组3户。
(三)高坪村4组2户。
(四)旄坪村3组和4组24户。
(五)杨梓坪村13组1户。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通信联系和气象信息发布
镇、村、组各级必须认真做好重要气象信息和灾情信息的传递、上报工作。上级发来的重要气象预测、预报信息,由办公室或值班同志负责及时报告镇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并迅速通知地质灾害重点区域的村支书、主任,广泛动员农户做好防灾监测和紧急避险准备工作,各驻村干部应立即赶往指令区域协助监控,一旦灾情发生,村主要负责人应及时、准确报告镇办公室,镇办公室报主要领导后逐级上报,并组织应急救援队赶赴灾区,实施抗灾抢险。
(二)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周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镇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分析灾情形势。
(三)在地质灾害区严禁爆破、削坡等工程建设,严禁砍伐树木以及其它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四)采取工程治理开挖排洪沟,疏通引排地表水,植造水保防护林或实施搬迁居住、撤离避让等措施。
(五)安装预警设备,规定预警信号,(地质灾害区域都已安装喇叭,发放铜锣和口哨),镇设立地质灾害报警电话5215888或拨打通用紧急电话119、110等。
(六)设立监测观察点落实专人对灾害影响区和观测点进行动态监测观察,并作好详细记录。
(七)各村组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灾害防治和灾害救援行动预案,向群众发放上级认定的避灾避险《明白卡》。
(八)要对干部群从进行广泛深入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防灾抗灾的思想,建立抗灾自救的决心和信心,调动群策群力,开展群防群治。
(九)认真搞好灾情调查核实,及时报灾,做好灾后规划安置,迅速组织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四、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负责人
各村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重点监控区域具体监测负责人。
五、防灾抗灾具体实施方案及人员分工
(一)领导指挥组
党委书记谢正辉负责全面领导协调;
党委副书记、镇长彭宏平负责全面组织指导。
(二)抢险救援组
武装部长何武金和副镇长李勇负责组织基干民兵应急分队集合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援行动。
党委委员颜启良、副镇长朱学军负责组织受灾群众向安全地带撤离转移和临时安置,在撤离时应尽量避开危险源头,横向或开阔地行动。
(三)后勤保障组
党委委员曹美保负责组织救援物资,资金的供给和受灾群众的财产安全运输转移。
党委委员范玉林、副镇长李亚平负责组织搞好受灾群众的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工作。
(四)安全保卫组
派出所和司法所负责受灾群众的安全保卫警戒工作。
(五)通信联络组
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彭会村负责灾情的上传下达通信联络。
(六)救援督查组
副镇长李婷丽负责组织督促各级干部党员积极参加支持协助受灾农户的抢险工作。
七、防灾抗灾工作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防灾抗灾值班制度,做好上传下达,一旦灾情出现,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接到报告的第一时间赶到工作岗位参与决策行动,全体干部职工要迅速到位,驻镇各单位、部门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积极配合,主动出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若在同一时间发生多起灾情,在抢险救援力量安排上临时确定,应秉着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进行,力求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以利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附:
吴集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
高坪村(一)
指挥所 | 村 长 | 曹玉衡 | 电话 | 18374749088 | 村支书 | 曹仲秋 | 电话 | 13762446489 | |||||||||
成员(组长) | 曹秋云 | 曹检徕 | |||||||||||||||
电 话 | 曹宋云 | ||||||||||||||||
成 员 | 曹伍生 | 李国珍 | |||||||||||||||
电 话 | 13467747039 | ||||||||||||||||
广播员 | 罗文琪 | 电话 | 5126248 | 监测员 | 曹仲秋 | 电话 | 13762446489 | ||||||||||
铜锣员 | 曹伍生 | ||||||||||||||||
电 话 | 13467747039 | ||||||||||||||||
口哨员 | 吴友徕 | ||||||||||||||||
电 话 | |||||||||||||||||
应急分队 | 曹伟雄 | ||||||||||||||||
电 话 | 15211866394 | ||||||||||||||||
工作职责 | 1、村级指挥所由村支书、村主任负责,各组组长为成员。 2、监测员:负责观察雨情、水情变化,观察水库、山塘运行情况,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异常。 3、广播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指挥长的转移命令后,通过高音喇叭发出紧急通知和转移警报。 4、铜锣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提醒口哨员到岗到位,提醒群众应急转移。每个铜锣员分管5-8名口哨员。 5、口哨员:对铜锣员负责,听到锣声后,迅速吹响高频口哨,提醒、组织群众应急转移。每名口哨员对口负责5-8户村民。 6 | 山洪灾害形式 | 山洪灾害形式主要有: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四种 滑坡 注:各村根据可能发生哪种灾害作简要描述,并记录曾发生的历史灾害情况。 | ||||||||||||||
转移线路及安置地点 | 7 组危险区人员转移线路: 组人员从 经 到 高坪小学 为安全区。 | ||||||||||||||||
预警报警程序 | 1、收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天气预警信息后,通过报警设施报警。 2、如遇滑坡、水库、山塘溃坝或通讯中断等紧急情况,村组直接发布预警报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报警工作。 |
吴集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
高坪村(二)
指挥所 | 村 长 | 电话 | 村支书 | 电话 | ||||
成员(组长) | ||||||||
电 话 | ||||||||
成 员 | ||||||||
电 话 | ||||||||
广播员 | ||||||||
铜锣员 | ||||||||
电 话 | ||||||||
口哨员 | ||||||||
电 话 | ||||||||
应急分队 | ||||||||
电 话 | ||||||||
工作职责 | 1、村级指挥所由村支书、村主任负责,各组组长为成员。 2、监测员:负责观察雨情、水情变化,观察水库、山塘运行情况,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异常。 3、广播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指挥长的转移命令后,通过高音喇叭发出紧急通知和转移警报。 4、铜锣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提醒口哨员到岗到位,提醒群众应急转移。每个铜锣员分管5-8名口哨员。 5、口哨员:对铜锣员负责,听到锣声后,迅速吹响高频口哨,提醒、组织群众应急转移。每名口哨员对口负责5-8户村民。 6、应急分队:负责山塘、水库、水利工程突发险情的抢护,帮助实施紧急转移。 | |||||||
山洪灾害形式 | 山洪灾害形式主要有: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四种 注:各村根据可能发生哪种灾害作简要描述,并记录曾发生的历史灾害情况。 | |||||||
转移线路及安置地点 | 组危险区人员转移线路: 组人员从 经 到 为安全区。 | |||||||
预警报警程序 | 1、收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天气预警信息后,通过报警设施报警。 2、如遇滑坡、水库、山塘溃坝或通讯中断等紧急情况,村组直接发布预警报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报警工作。 |
吴集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
水湖村(一)
指挥所 | 村 长 | 电话 | 村支书 | 电话 | ||||
成员(组长) | ||||||||
电 话 | ||||||||
成 员 | ||||||||
电 话 | ||||||||
广播员 | ||||||||
铜锣员 | ||||||||
电 话 | ||||||||
口哨员 | ||||||||
电 话 | ||||||||
应急分队 | ||||||||
电 话 | ||||||||
工作职责 | 1、村级指挥所由村支书、村主任负责,各组组长为成员。 2、监测员:负责观察雨情、水情变化,观察水库、山塘运行情况,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异常。 3、广播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指挥长的转移命令后,通过高音喇叭发出紧急通知和转移警报。 4、铜锣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提醒口哨员到岗到位,提醒群众应急转移。每个铜锣员分管5-8名口哨员。 5、口哨员:对铜锣员负责,听到锣声后,迅速吹响高频口哨,提醒、组织群众应急转移。每名口哨员对口负责5-8户村民。 6、应急分队:负责山塘、水库、水利工程突发险情的抢护,帮助实施紧急转移。 | |||||||
山洪灾害形式 | 山洪灾害形式主要有: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四种 注:各村根据可能发生哪种灾害作简要描述,并记录曾发生的历史灾害情况。 | |||||||
转移线路及安置地点 | 组危险区人员转移线路: 组人员从 经 到 为安全区。 | |||||||
预警报警程序 | 1、收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天气预警信息后,通过报警设施报警。 2、如遇滑坡、水库、山塘溃坝或通讯中断等紧急情况,村组直接发布预警报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报警工作。 |
吴集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
水湖村(二)
指挥所 | 村 长 | 电话 | 村支书 | 电话 | ||||
成员(组长) | ||||||||
电 话 | ||||||||
成 员 | ||||||||
电 话 | ||||||||
广播员 | ||||||||
铜锣员 | ||||||||
电 话 | ||||||||
口哨员 | ||||||||
电 话 | ||||||||
应急分队 | ||||||||
电 话 | ||||||||
工作职责 | 1、村级指挥所由村支书、村主任负责,各组组长为成员。 2、监测员:负责观察雨情⑺楸浠鄄焖狻⑸教猎诵星榭觯鄄斓刂试趾σ嫉闶欠褚斐!?SPAN lang=EN-US> 3、广播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指挥长的转移命令后,通过高音喇叭发出紧急通知和转移警报。 4、铜锣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提醒口哨员到岗到位,提醒群众应急转移。每个铜锣员分管5-8名口哨员。 5、口哨员:对铜锣员负责,听到锣声后,迅速吹响高频口哨,提醒、组织群众应急转移。每名口哨员对口负责5-8户村民。 6、应急分队:负责山塘、水库、水利工程突发险情的抢护,帮助实施紧急转移。 | |||||||
山洪灾害形式 | 山洪灾害形式主要有: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四种 注:各村根据可能发生哪种灾害作简要描述,并记录曾发生的历史灾害情况。 | |||||||
转移线路及安置地点 | 组危险区人员转移线路: 组人员从 经 到 为安全区。 | |||||||
预警报警程序 | 1、收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天气预警信息后,通过报警设施报警。 2、如遇滑坡、水库、山塘溃坝或通讯中断等紧急情况,村组直接发布预警报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报警工作。 |
吴集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
新坪村
指挥所 | 村 长 | 电话 | 村支书 | 电话 | ||||
成员(组长) | ||||||||
电 话 | ||||||||
成 员 | ||||||||
电 话 | ||||||||
广播员 | ||||||||
铜锣员 | ||||||||
电 话 | ||||||||
口哨员 | ||||||||
电 话 | ||||||||
应急分队 | ||||||||
电 话 | ||||||||
工作职责 | 1、村级指挥所由村支书、村主任负责,各组组长为成员。 2、监测员:负责观察雨情、水情变化,观察水库、山塘运行情况,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异常。 3、广播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指挥长的转移命令后,通过高音喇叭发出紧急通知和转移警报。 4、铜锣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提醒口哨员到岗到位,提醒群众应急转移。每个铜锣员分管5-8名口哨员。 5、口哨员:对铜锣员负责,听到锣声后,迅速吹响高频口哨,提醒、组织群众应急转移。每名口哨员对口负责5-8户村民。 6、应急分队:负责山塘、水库、水利工程突发险情的抢护,帮助实施紧急转移。 | |||||||
山洪灾害形式 | 山洪灾害形式主要有: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四种 注:各村根据可能发生哪种灾害作简要描述,并记录曾发生的历史灾害情况。 | |||||||
转移线路及安置地点 | 组危险区人员转移线路: 组人员从 经 到 为安全区。 | |||||||
预警报警程序 | 1、收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天气预警信息后,通过报警设施报警。 2、如遇滑坡、水库、山塘溃坝或通讯中断等紧急情况,村组直接发布预警报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报警工作。 |
吴集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
杨梓坪村
指挥所 | 村 长 | 电话 | 村支书 | 电话 | ||||
成员(组长) | ||||||||
电 话 | ||||||||
成 员 | ||||||||
电 话 | ||||||||
广播员 | ||||||||
铜锣员 | ||||||||
电 话 | ||||||||
口哨员 | ||||||||
电 话 | ||||||||
应急分队 | ||||||||
电 话 | ||||||||
工作职责 | 1、村级指挥所由村支书、村主任负责,各组组长为成员。 2、监测员:负责观察雨情、水情变化,观察水库、山塘运行情况,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异常。 3、广播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指挥长的转移命令后,通过高音喇叭发出紧急通知和转移警报。 4、铜锣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提醒口哨员到岗到位,提醒群众应急转移。每个铜锣员分管5-8名口哨员。 5、口哨员:对铜锣员负责,听到锣声后,迅速吹响高频口哨,提醒、组织群众应急转移。每名口哨员对口负责5-8户村民。 6、应急分队:负责山塘、水库、水利工程突发险情的抢护,帮助实施紧急转移。 | |||||||
山洪灾害形式 | 山洪灾害形式主要有: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四种 注:各村根据可能发生哪种灾害作简要描述,并记录曾发生的历史灾害情况。 | |||||||
转移线路及安置地点 | 组危险区人员转移线路: 组人员从 经 到 为安全区。 | |||||||
预警报警程序 | 1、收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天气预警信息后,通过报警设施报警。 2、如遇滑坡、水库、山塘溃坝或通讯中断等紧急情况,村组直接发布预警报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报警工作。 |
吴集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
旄坪村
指挥所 | 村 长 | 电话 | 村支书 | 电话 | ||||
成员(组长) | ||||||||
电 话 | ||||||||
成 员 | ||||||||
电 话 | ||||||||
广播员 | ||||||||
铜锣员 | ||||||||
电 话 | ||||||||
口哨员 | ||||||||
电 话 | ||||||||
应急分队 | ||||||||
电 话 | ||||||||
工作职责 | 1、村级指挥所由村支书、村主任负责,各组组长为成员。 2、监测员:负责观察雨情、水情变化,观察水库、山塘运行情况,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异常。 3、广播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指挥长的转移命令后,通过高音喇叭发出紧急通知和转移警报。 4、铜锣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提醒口哨员到岗到位,提醒群众应急转移。每个铜锣员分管5-8名口哨员。 5、口哨员:对铜锣员负责,听到锣声后,迅速吹响高频口哨,提醒、组织群众应急转移。每名口哨员对口负责5-8户村民。 6、应急分队:负责山塘、水库、水利工程突发险情的抢护,帮助实施紧急转移。 | |||||||
山洪灾害形式 | 山洪灾害形式主要有: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四种 注:各村根据可能发生哪种灾害作简要描述,并记录曾发生的历史灾害情况。 | |||||||
转移线路及安置地点 | 组危险区人员转移线路: 组人员从 经 到 为安全区。 | |||||||
预警报警程序 | 1、收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天气预警信息后,通过报警设施报警。 2、如遇滑坡、水库、山塘溃坝或通讯中断等紧急情况,村组直接发布预警报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报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