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概论(序言)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02

“9·11”恐怖袭击、全球“非典”疫情、印度尼西亚海啸、中国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机遇不断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加。从世界看,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疫情传播范围扩大,能源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抬头,民族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加剧,公共安全事件的诱因和影响呈现较强的世界性特点。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突发事件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
     面对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自上而下统一行动,从应急预案建设入手,逐步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和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一案三制”格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也从个别应对行动发展到了全方位综合管理的崭新阶段。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和损失,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起因复杂、蔓延迅速、难以把握、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等特点,发生的概率虽然较小,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却是难以估量的。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和高效的应急机制,防止和避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是各级政府重于泰山的责任。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突然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有的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三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应急管理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各级政府亟待加强的工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检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史和斗争史,也是一部应急管理从一般应对活动到系统理论的发展史。从抽象的理论层面来看,应急管理是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为了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在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所进行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活动的总称,贯穿于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是事前、事后的管理和事发、事中的应急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数千年来应对突发事件实践的升华。近几年来,在推进应急管理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了很多的研究文章和理论著作。为了及时把应急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应用于应急管理实践,湖南省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编写了《应急管理丛书》。该套丛书包括《应急管理概论》、《突发事件应对案例》、《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汇编(国家篇)》、《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汇编(湖南篇)》、《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指南》、《值守应急工作指南》、《应急宣传培训指南》、《应急演练指南》、《〈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解读》。丛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语言严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我相信,丛书的出版发行,对于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丛书必将成为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南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良师益友。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  于来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