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源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来源:其他      发布时间:2016-11-24

蓬发[2016]37

 

   

 

关于印发《蓬源镇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驻镇单位:

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将《蓬源镇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衡东县蓬源镇委员会

2016115

 

   

 

   

 

   

 

   

 

                                     

蓬源镇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美丽蓬源、生态蓬源”建设,按照“县指导、镇组织、村为主、户实施、”的原则,根据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为目标,全面推进我镇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属地负责的原则。各村为本辖区内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2.坚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鼓励、支持各村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创造性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不搞“一种模式、一刀切”。

3.坚持示范推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垃圾处理难点,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组、示范户,以点带面,全镇10个村、1个社区整体推进。

三、工作目标

201611月中旬起,通过发动全民参与环境和卫生整治工作,力争“两个月打基础、年底见成效,一年大改观”,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突出抓好垃圾分类处理,坚持“户分类处理、村收集运转”的原则,实现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全区域、全天候、全覆盖”。

四、工作内容

1.注重设施、队伍配备。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根据村人口规模组建一支13人环卫队伍。村里按统一规划添置相应的环卫基础设施,每个村、组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清扫公共区域,基本做到每户自备2个可堆沤和不可堆沤分类收集垃圾桶,每组建有2个可堆沤和不可堆沤收集点。实行常年常态保洁。彻底清除可视范围内的垃圾,实现“四无”(即城区、村组、房前屋后无垃圾、河流塘渠无漂浮物、田间地头无有害垃圾、乡村道路无障碍物)。

2.推进垃圾分类。严格落实“户分类处理”的基本原则,一是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装置,按可堆沤垃圾和不可堆沤垃圾分开投放至可堆沤垃圾池不可堆沤垃圾收集点,由村保洁员集中运转。

3.加强城区治理。城区清扫保洁继续实行市场化运作,确保提升保洁水平。采取综合措施,全力整治城区环境,逐步实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序化”。改善基础设施,要达到镇区路面布局合理、主次分明,主、次要街道通畅平整,全部实现硬化、亮化;主要干道实行雨污分离,其他道路排水设施配备齐全;要加强对城区“乱丢乱扔、乱贴乱挂、乱堆乱放、乱停乱靠、乱搭乱建”等各类行为的铁腕整治,全面推行建筑工地标准化围挡作业,加强城区鞭炮燃放的管理。

4.狠抓专项整治。

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的整治活动,加大秸秆稻草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全面推进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综合治理。积极引导村民开展路边、屋边、水边“三边”植树活动,做到无裸露黄土、无较大面积的空坪隙地。鼓励有条件的村组和农户创建“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三园结合的优美环境示范,展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按照“规划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绿化美化,公共服务日臻完善、自然生态有效保护,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宜人”的总体要求,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至2016年年底每村至少打造1个“美丽屋场”。

五、工作措施

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各村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形成工作合力。

1.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成立蓬源镇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彭宏平任总指挥,镇长丁明修任组长,全体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全体站所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为刘金星、周爱荣、余建湘、刘岳中、颜中泉、谭斌六位同志组成。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村支部书记要亲自抓,并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制定规程统一作法,把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

2.宣传发动到位。把思想发动和宣传工作贯穿于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的全过程,采取制作固定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发放倡议书、分组组织户主开会等方式,大张旗鼓宣传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行动,营造浓厚氛围。各学校要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校文明卫生活动,使广大师生成为宣讲员、监督员和保洁员,逐步形成学校指导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推动社会的良好氛围。驻村干部、村干部每月不低于1次上户引导广大群众改变观念,摒弃陋习,崇尚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要从思想上发动群众,从行动上引导群众,从责任上约束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主体作用。

3.工作经费到位。各村一定要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向群众筹集一点,村级转移支付拿出一点,还要引导和发动驻村企业、能人富户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赞助一点,镇政府根据各村工作开展好坏进行评比,以奖代补奖一点,实现多元、稳定的投入。

4.责任落实到位。在全镇严格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的包干负责制。各驻村镇干部必须负责指导本村村民正确分类、规范处理垃圾。镇督促落实“党员干部包片区”,各村督促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包片村干部要及时帮助解决本村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抓好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

5.严格考核奖惩。镇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督查组对村进行督查、指导、考核、评比。通过明察暗访、定期检查、突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查找问题。指导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开展。对各村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情况,实行月检查、季考核、年总评,对各驻镇单位实行季检查、年总评。

6.实行“一把手”问责。实行约谈处罚机制。一是实行约谈。季度考评中,对排名最后的3个村给予通报批评,连续两个季度排名最后的村给予黄牌警告并由镇长约谈村支部书记,村支部书记必须书面向镇党委、政府作出检查,提出下阶段具体工作措施;该村取消农业农村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评选评优资格。二是实行责任追究。同一区域同一个问题连续三次或以上被指出来的村,对“一把手”进行严肃处理,年内不评先评优。

7.建立奖惩机制。按照“月检查考核、季排名奖惩、年度总评表彰”的方式进行。(1)季度考评奖惩。对季度考评排名前3名的村予以奖励,其中一等奖1个,奖励1000元,二等奖1个,奖励800元,三等奖1个,奖励600元;对最后3名的村分别给予1000800600元的处罚。(2)年度考核奖励。年底根据年内季度考评情况,评选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先进村三个,其中一等奖1个,奖励1000元,二等奖1个,奖励800元,三等奖1个,奖励600元。(3)综合年内季度考评情况对各村予以分类,定奖励工作经费。一类村奖励工作经费3000元,二类村奖励2000元,三类村奖励1000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