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着力形成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村为主”机制的实施意见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30

索引号 00000000/2018-05362 统一登记号 蓬政发【2018】11号 文号
公布时间 2018-03-30 来源 信息有效期

关于着力形成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村为主”机制的实施意见

 

 各村(社区)党总支(支部)、村委会:

为进一步提升我镇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提高我镇环境卫生常态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根据《衡东县关于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现就着力形成全镇环境卫生整治“村为主”机制,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强化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全力推进美丽幸福新蓬源建设,切实打好环境卫生整治这场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全镇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目标任务

全力推进全镇环境卫生高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细化责任,提升标准,确保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走在全县前列,确保镇村环境面貌有新的质的提升。

三、制度建设

1、村级环境卫生整治领导机制:各村(社区)要建立本村环境卫生整治领导机制,着力解决“人”的问题。原则上各村(社区)组织是本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治的责任主体,要建立村(社区)卫生整治领导小组,要明确专人分管,建立党总支包村、村副职包片、组长包组的领导管理机制和村级专门的卫生评议机构。具体方案要报镇整治办备案。

2、村级环境卫生整治责任制度:各村(社区)要着力建立环境卫生整治责任机制,解决“责任范围”的问题。一是责任类别的问题。村党总支书记是主要责任人,其他村(社区)干部是包干责任区域的第一责任人,组长是本组的直接责任人。二是责任内容的问题。村党总支书记负责全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分管责任人负责全村环境卫生日常的具体工作,包片干部负责本包片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组长负责本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人知其职、人知其责、人知其用。

3、村级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各村(社区)要全面强化卫生保洁工作。一是村级卫生保洁员的日常管理,要合理安排好村级保洁员数量,原则上500人左右要安排一人。要与村级保洁员队伍签订保洁服务协议,明确他们的职责、保洁范围、报酬、奖惩、风险责任承担等内容。二是村级环卫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具体是按上级要求落实垃圾池建设、农户垃圾桶的配备。

4、村级环境卫生“大评小奖”实施制度:各村(社区)要切实认真开展到户的卫生“大评小奖”活动。一是要初步建立农户卫生门前“三包”制度,要明确各家各户的“三包”范围、要求、标准。二是“大评小奖”每季度必须开展一次,具体时间由各村根据本村情况自行设定。三是实行“大评小奖”活动开展备案制度,即各村每季度开展“大评小奖”前,要及时向镇整治办报备,镇整治办要给予相应的业务指导。

5、村级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制度:各村(社区)要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升本村村民的卫生意识,着力改变本村村民的卫生习惯。一是原则上与“大评小奖”时间同步,每季度要宣传一次。二是要保证不留死角,原则上每次每组不小于2条标语,有条件的可挂适量横幅和利用“村村响”进行宣传和发动。三是要设立环境卫生党员义务宣传员,原则上每组都要安排一名党员为义务宣传员。

6、村级环境卫生检查考核制度:各村(社区)要建立卫生检查考核制度,加大卫生巡查频率和检查力度,一是原则上各村(社区)每月自行组织不得小于1次。二是要与“大评小奖”同步实施组与组的卫生评比活动,原则上各村每季度要评选1次,评比分为一、二、三类,按“三、五、二”比例将评比结果报镇整治办。

7、村级环境卫生经费保障制度:各村(社区)要保障本村的环境卫生经费投入。一是各村的卫生人头经费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二是各村在村级运转经费中要适当保障环境卫生经费的投入。三是各村在县、市突击性检查中被评为“十佳村”或被通报为“十差村”的,镇党委政府视情给予经济奖励或处罚。

8、村级环境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全镇统一制定村级环境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具体由镇整治办负责制定、考核和落实。一是各尽其职,各领其责。党总支书记的领导责任、分管副职的分管责任、包片干部的包片责任、组长的直接责任、保洁员的保洁责任,对应给予相应追究。二是严格管理,视情追责。镇整治办根据各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整体效果和上级重点突击性检查结果,视情况给予相应类别的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9、村级环境卫生重点人员的示范制度:各村(社区)要建立村级重点人员的示范制度。一是重点人员范围为村干部、党员、组长、议事会成员、村监会成员、保洁员等。二是建立重点人员卫生示范奖罚制度。按照标准要高、要求要严的总思想对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管理,切实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实行重点人员卫生评比结果报备制度,各村每季度结合“大评小奖”的评选,把本村重点人员自身的卫生情况评议结果报镇整治办。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环境卫生是一项长期性、反复性的工作,贵在持之以恒,重在防止反弹。各村(社区)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抓好环境卫生的坚定性,要从注重常态、长效、细节出发,进一步深化长效管理制度,推进环境卫生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让农村居民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为加快城乡一体发展、提升全镇卫生品位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办负责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业务指导、政策制定和检查考核。落实“村为主”工作制度,村(社区)作为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作的责任主体,村主职干部为主要负责人,村两委成员和村工作人员为责任包干区块内第一责任人。各驻村干部作为镇一线指导监督员、对环境卫生负监督责任,建立巡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及时与村干部一起解决问题。

3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各村(社区)要积极宣传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意义和要求,切实提高人们的卫生文明意识,改变民众的传统行为习惯,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加强基础管理,积极引导督促辖区内村居、居民做好门前三包,做好卫生公约、长效机制的制订和公布工作。

附:蓬源镇环境卫生整治“季考核”评分标准                              

                                               中共蓬源镇委员会

  蓬源镇人民政府

  201832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