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衡东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洣水镇
> 重大民生信息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2-08
(通讯员谭建华 邓衡茜) 在衡东县的绿水青山之间,坐落着一个被红色文化浸润的村庄——洣水镇鹤祥村。趁着春节将近,鹤祥村日前组织乡贤五老、党员组长、返乡人员等100余人学习王光泽烈士的红色事迹。
王光泽1903年出生于鹤祥村,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他随红六军团到湘西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黔东独立师师长,率部在黔东地区坚持斗争,同年12月21日牺牲。
“每年春节前的返乡季,村里都会组织我们瞻仰王光泽烈士故居,一幅幅史料图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都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家乡贡献力量的决心。”该村村干部谭江勇说。
在学习座谈会上,党员和组长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自己对王光泽敢于斗争、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的理解和感悟。放假回家的学生们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观看纪录片、听讲座等形式,全面了解王光泽生平事迹和革命情怀。“没想到我们村还有这样一位革命烈士,有那么感人的红色故事!”一位返乡大学生感慨道。
座谈会还组织了诵读伟人经典环节,大家热情诵读《沁园春·长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七绝·改诗赠父亲》等红色经典,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工作,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力量。
据鹤祥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平介绍,村里多年来形成了普及红色文化、继承革命精神的传统,培育出了见义勇为的“长裙姐姐”王青平、一等功臣现役军人陈博等优秀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洣水镇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将本土革命先烈和先锋模范人物的事迹制作成微视频、广播剧、图书,组建红色故事宣讲员队伍,编写党课、印发学习材料,通过现场会、讲座、“三会一课”和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各类线上线下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群众红色教育活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让“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