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三制” 打赢耕地“保卫战”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1-02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守住老百姓的“粮袋子”,洣水镇党委、政府统筹谋划,全面部署,用好“三三制”,切实抓牢耕地保护底线,打赢耕地“保卫战”。

        一、扛牢扛稳主体责任,做到“三个协同”。一是做到目标协同。通过召开27次耕地保护工作相关部署会、推进会,成立由党委书记任指导员、镇长任组长的“双非”图斑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对洣水镇农村建房违法占地责任追究人员党纪政务处分处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锚定耕地保护目标不动摇。二是做到任务协同。制定《严格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巡查和整改两个责任及五个“凡是”实施方案》,采取包片负责制,明确村支部书记及驻村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相关联点驻村干部、站办所人员全部下沉一线,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盯进度、攻难关,确保高质量完成整改工作。三是做到部门协同。按照全镇统筹,部门协同联动责任机制,依托“一站式”跨部门协作平台,联合县人民法院、县自然资源局等7个单位开展执法行动12次,依法查处3起严重扰乱土地管理秩序的乱占耕地事件。

        二、落实落细工作举措,突出“三个到位”。一是突出图斑整改到位。针对卫星监测识别出的重点图斑,我镇分类施策、精准整改,建立专项整改小组,秉持优先确保项目用地合法合规和就地整改恢复原则,处理疑似违法用地图斑14个。二是突出抛荒整治到位。通过主要领导带队上门、电话微信多重劝导、因地施策分类治理等方式积极推进耕地抛荒整治工作,完成整治任务350亩。大力推进新增耕地“春苗”行动,已举证面积49.2亩,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三是突出土地巡查到位。制定《洣水镇自然资源动态巡查及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规定每个村民小组确定1名巡查员,每周巡查2次以上,村分管副职担任监督员,每周检查1次以上。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逐图斑、逐地块靠实工作责任,确保每个图斑整改达标,开展耕地保护巡查、督导、调研近250次,发现并整改破坏耕地行为8起。

        三、盯紧盯准整体成效,抓好“三个关键”。一是抓好关键督查。紧盯各图斑整改进度和成效,实行“日上报,周通报、月调度”制度,倒排工期,梯度推进,对进度缓慢、整改不到位的村,主要领导亲自督促,成立专项督查组,开展耕地保护督导40余次。二是抓好关键方法。创新耕地保护“五个凡是”工作法,即“申报必核、立项必审、动土必查、巡查必报、新增必处”。在仙林村召开全县首个图斑整治现场会,各村支部书记共同参加,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洣水镇连续两年荣获衡东县“田长制”工作先进乡镇。三是抓好关键考核。将耕地保护工作作为村级年度目标考核重点,对完成进度较快的村,形成经验,以供学习。对思想不重视,拖延迟缓的进行通报和约谈,倒逼镇村干部切实担当,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