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着太阳把钱挣,衡东这个村有一家“阳光银行”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2-01

      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变成电能后输入电网……在衡东县洣水镇北冲村村委会,新建成的屋顶光伏电站项目近期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一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50千瓦,使用年限25年。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屋顶光伏电站每日最高可发电260千瓦时,全年可发电约4.5万千瓦时。按照0.4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计算,该项目全年可获得2万余元的收益。

      “屋顶光伏电站由国家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投资,我们不用花一分钱,村集体都能受益。”北冲村党总支书记罗文俊介绍,光伏发电收入已经成为该村集体经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北冲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国家给村里拨款27万元作为原始股金参与全县光伏项目投资,每年可获得4.2万元的分红,贫困村脱帽后这项收入还将持续多年。下一步,该村将利用公共建筑的屋顶,继续向县农业农村局申报光伏电站项目。

光伏项目如今已成为北冲村的“阳光银行”。在这个小微“银行”的支持下,该村成立经济合作社,采购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流转村民160余亩水田,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低收入农民、已脱贫户、监测户搞起了“集体生产”。此举在落实国家政策、获得集体收入之余,还有效拉动了村民就业,可谓是“一石三鸟”。

      “光伏发电收入和经济合作社种田收入加起来,今年全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20万元。”罗文俊介绍,有了固定的集体收入,他们“腰杆子”也比以前硬气了。村委会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9万元配套资金建设了县级示范村卫生室,水塘清淤、小河流治理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村容村貌治理也有了固定资金支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板,将清洁阳光转换成实打实的经济收入,如纵横田野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源源不断的自生动能。未来,该村将发挥“阳光银行”的撬动作用,以“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模式,不断扩大集体经济规模。

      来源:衡阳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