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溪镇关于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的实施方案

来源:衡东县甘溪镇      发布时间:2019-07-10

甘溪镇关于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

制度的实施方案

各村、社区:

为加强对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进一步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提升产业扶贫、精准脱贫质量,有效解决部分乡镇存在的到村到户到人帮扶措施落实不全面、政策宣传不到位、产业选择不科学、帮扶项目没落地、技术指导不到位、产销对接不顺畅、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台账未建立等问题,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在全镇各村社区均建立一支指导到位、服务精准、贫困户全覆盖的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以下简称“产业指导员”)队伍,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解决当前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培养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意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健全和完善产业发展带贫减贫机制,将贫困户精准嵌入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质量和效益,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为确保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

二、产业指导员的设置和选聘

按照产业指导员原则上以村为单位设置,突出直接服务贫困户,产业指导员主要从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和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村组干部中选聘等要求,结合各村、社区主导产业实际情况,各村分别设置2名产业指导员,详见附表。

三、产业指导员的职责

产业指导员的职责是进村入户指导贫困户产业发展,主要包括:向贫困户宣讲产业扶贫政策;指导贫困户科学选择产业;帮助贫困户联系项目落地;协调开展贫困户生产技术指导;引导贫困户组建和加入农民合作社;协调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台账等。

四、工作要求

(一)主动入户,摸清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产业指导员要主动入户开展贫困户产业发展调查摸底,掌握贫困户产业发展现状,了解贫困户产业发展难题,沟通贫困户发展需求,帮助贫困户选准特色产业。

(二)加强学习,落实贫困户产业扶贫政策。产业指导员要加强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学习,掌握省市县各级政府出台的产业帮扶举措,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贫困户的政策宣传力度,尤其是财政资金申请使用、扶贫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营销帮扶、资金收益等政策,确保相关政策真正落实到户。

(三)强化联络,及时解决贫困户技术难题。产业指导员要加强与县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的沟通交流,保持常态化工作联络和技术对接,接受专家组的技术培训和到村到户巡回指导,遇到技术难题应及时向专家组反映并寻求支持。

(四)开展对接,促进贫困户农产品顺畅销售。产业指导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了解市场行情,主动与农产品经纪人、农民合作社、收购企业、电商等市场主体沟通对接,推动其与贫困户签订产销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化解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

(五)加强跟踪,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台账。产业指导员要为对口指导的贫困户建立产业发展台账,登记贫困户的产业名称、种养规模、销售方式、经营收入、帮扶资金、带贫主体等情况。贫困户产业发展台账每年要及时更新完善。

五、组织保障

(一)靠实责任。产业发展指导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主动联系贫困群众,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妥善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镇党委政府要将产业指导员制度实施情况纳入到产业扶贫绩效考核中。

(二)加强管理。镇党委建立产业指导员工作调度机制,选配专人了解掌握各村产业指导员人员变化、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等情况。依托产业指导员队伍,及时了解基层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扶贫产业覆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情况,建立产业指导员工作台账将其作为产业扶贫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产业指导员的管理和服务,对产业帮扶成绩突出的产业指导员,在职称晋升、选优评优等方面优先推荐。

(三)开展交流。要加强与兄弟乡镇的经验交流,及时总结产业指导员制度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对成绩突出的产业指导员进行大力宣传,积极进行表彰奖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