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十二大攻坚行动”阶段性成果

来源:食品安全协调股      发布时间:2022-11-30

近年来,衡东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以“四个最严”为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十二大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9年至今,全县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多年未发生一起一般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亦未发生造成不良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
    (一) 实施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专项行动
    一是有序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强化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食品有害因素等风险监测,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开展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170批次,抽检监测餐饮具1147批次。二是建立健全哨点监测。建立10余所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每年对哨点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2019-2021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376例,上报率100%。三是加强食品安全标准解释和宣传贯彻,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准确理解和遵守食品安全标准。完善企业标准相关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二) 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护源”行动
    一是切实解决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通过3年的努力,全县农药兽药化肥使用总量不断减少、利用更加高效,畜禽饲料生产经营行为和水产养殖用药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县农作物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20万亩,绿色防控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共减少农药用量16.3吨,减幅10%;共节省化肥用量150吨,减幅3.5%。二是深入开展产地环境净化“护源”行动。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建立重点污染企业监察名录,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了涉镉污染源排查。有计划地对全县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开展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共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57万亩。
   (三) 实施食品生产质量提升行动
    一是针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围绕肉制品、豆制品、大米、米粉等重点食品,实施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开展了大米、米粉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肉制品质量专项整治、饮用水专项整治、食用植物油专项检查等,出动监管执法人员500多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00余家次,依法取缔无证加工豆制品、馒头、辣条等“黑作坊”“黑窝点”5家。2020年,公安局侦破1起“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系列案”,被列为省公安厅第二批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犯罪予以督办。二是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全县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加快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健康发展。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强粮油、食用农产品品牌建设,三樟黄贡椒入选地理标志衡东三樟黄贡椒品牌进一步打响。三是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申报省、市级项目并成功立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助力我食品行业发展。做好省、市、县各级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从人才、技术方面支持食品行业发展。四是推进我县金堰农贸市场建设。积极推动我发展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协调我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食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联合规范企业行为。
    (四) 实施校园食品安全护苗行动
    一是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学校食堂菜谱公示制度形成常态化,校长(园长)陪餐制各校(园)都要有配餐记录或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明厨亮灶”,推行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建立陪餐制度。二是建立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机制,每年春秋两季多部门联合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00余份。设立“护学岗”,将校园周边管理纳入常态化轨道,规范学校周边占道经营行为800余起。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开展监督检查,近年来学校未发生过因饮用水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业务培训,积极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三年来培训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2000人次。广泛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五) 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
    以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贩等食品经营主体和农村集市、农贸市场为重点,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制售“山寨”食品、劣质食品、“三无”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和“黑作坊”。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农产品生产单位、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2207家次,排查整改风险隐患191处。今年县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假冒“贵州茅台”等注册商标的名贵白酒销售案件,现场扣押值近30万元。2020年6月,端掉一非法屠宰窝点,2人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公安部门采取强制措施。进一步净化了农村消费市场,提高了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六) 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开展“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年”活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考核。通过集中授课培训、企业自主培训、线上培训、日常宣讲等形式,三年来累计培训餐饮服务从业人员3641人次。推广“明厨亮灶”、餐饮安全风险分级管理,餐饮服务提供者明厨亮灶率达80%以上。督促规范后厨管理,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加强餐饮具清洗消毒,引导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转型升级。外卖配送推广“食安封签”,使用环保可降解的容器包装。深化“一非两超”、餐饮具安全、违规“一桌餐”等整治,推动餐饮业向大众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型升级。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防范“地沟油”流入餐桌。2022年城关各餐饮店签订餐厨垃圾回收协议,集中无害化护理日均6吨餐厨垃圾。开展餐饮门店“厕所革命”,改善就餐环境卫生。
   (七) 实施保健食品“护老”行动
    一是深化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全面开展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违法犯罪行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保健食品标签标识、宣传材料、广告等未经批准声称保健功能,严厉打击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做好消费者维权服务工作。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大力整治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查处各种非法销售保健食品行为。出动执法人员526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主体417户,相关单位自查整改隐患60多处,办结相关案件10余起。查处会销场所虚假宣传案2起。查处食品与特殊食品混放案5起。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二是开展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专区(专柜)经营提升行动,张贴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提示牌。三是加强防骗教育宣传。利用网络以及现场宣传等形式,开展以老年人识骗、防骗为主要内容的“五进”科普宣传活动。开展特殊食品及食盐安全监管培训,培训网格监管人员、经营单位负责人500人次。
    (八) 实施“优质粮油工程”行动
    一是建立和完善全县粮油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粮食收购、储存、出库各环节实行先检后收、储存抽检、出库必检制度,确保不合格粮食不流入口粮市场。二是建设粮油产后服务中心,为提升粮食品质,我已建立粮油产后服务中心1家。全年可烘干稻谷能力20000吨左右,为实施优质粮油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年来有3家粮油经营单位取得衡阳市“放心粮油示范企业”荣誉称号,通过创建活动,发挥了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更利于接受市民的监督。
    (九) 实施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
    强化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加强风险预警分析,加大对进口食品随附证书的审核力度,加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严防输入型风险,打击非法渠道进口和走私行为。加强流通领域进口食品监督检查,查处销售无中文标签进口鸡爪、猪肚等违法行为2起。严防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风险。督促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健全购销台账,明确“四个不得”。推广使用“湘冷链”平台,截至8月底,全县有60家市场主体在“湘冷链”平台注册,累计流入189次,共计300余吨进口冷链食品,确保来源清晰,证票可查,源头可追溯。
    (十) 实施网络食品安全“网剑”行动
    做好了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在衡东分支机构的备案工作,约谈负责人,督促平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开展网络食品安全“网剑”行动,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分析网络订餐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开展培训、约谈,共检查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300家,食品销售经营者500余家。有力打击了网络食品经营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鼓励餐饮外卖行业对配送食品进行封签,使用环保可降解的容器包装。
    (十一) 实施“三小”食品整治行动
    强化《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落实,对我“三小”行业实施专项治理和规范提升。加强小作坊行政许可和小摊贩备案管理,依法取缔无证生产加工黑作坊30余家。按照选特、选优的原则,明确了洣江大道等餐饮街区作为食品安全示范街。持续开展餐饮业质量提升工程,统一添置塑料门帘等“卫生三防”设施,切实改善和提升了小餐饮卫生状况和基本条件。制定出台《衡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摊贩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晰各方职责,全面加强食品摊贩规范管理工作,发放登记证200余张。引导食品摊贩规范经营,设置便民临时疏导点,统一竖立公示牌,明确了经营时间、地点、种类、管理要求等,疏导点经营地域、时段向社会进行了公示。积极引导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办证办照,广泛开展量化分级
    (十二) “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
    一是我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双认证”已完成。5月18日,整合后的衡东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双认证”于8月5日进行评审经过整改,9月份通过了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10月份通过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二是巩固创建成果。自创建成功、获得荣誉以来,我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按照相关创建工作要求,以巩固提升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为统领,持续深入推进食安衡东建设。进一步完善创建长效化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狠抓问题整改,确保了工作水平不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守责任担当,加强各镇街、各相关责任部门统筹协调、信息通报,深入开展“十二大攻坚”行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