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浚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05-27

彭浚:字映旌,号宝臣,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生,嘉庆十年(1805)考中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内阁侍读学士、太仆寺少卿、顺天府丞。故有“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之誉。道光十三年(1833)殁于老家——今珍珠乡黄梓塘村。  
  彭状元聪颖好学,文思敏捷,即兴应对,誉满神州。早在家乡寒窗苦读时,当地渔夫李三,最喜欢同彭浚学习做对子,一次,李以渔舟为题出一上句:“轻舟如梭,编织江中锦绣;宝塔似笔,倒书天上文章。”彭浚拿惜字炉即兴造句,出口成对。  
  衡山县城郊,聂翰林家的五少爷,好以作对取乐。冬季的某日,二人在水塘边玩耍,五少爷触景生情,口拈一句:“水本无愁,因风皱面;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彭状元朝白雪皑皑的衡山祝融峰一望,应声而答,妥帖工稳。  
  进了京城,皇帝得知彭浚多才善对,便问家乡是否盛行对子。彭浚点头道:男女老少,人人精通。左相们很是不以为然,便奏请皇上,要进行实地考查。数月之后考查官员复命,说在衡州府地,连出几联,无一人启齿,彭状元是在撒谎。彭胸有成竹地恭请考查官员详述其情,看是否属实。考查官员说,在回雁峰前,他们以寺塔出句,问一挑大粪的农夫:“宝塔尖尖,一耸七层八角;”可农夫手一挥,不辞而别。彭浚哈哈大笑道,他已经对上了,你还蒙在鼓里。考查官员眉头一皱,还是费解。彭竣接着说,农夫是以手代言,他的意思是说:“手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考查官员“哦”了一声,又说在青草桥请一少女应对:“青草桥,青草鱼,口衔青草;”见问,一采摘黄花的少女,并不理睬,只顾自己摘一朵黄花插到头上,转身就不见了,可见她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彭浚又说,人家一个黄花闺女,怎能随便同陌生男人说话呢?她同那位老农夫一样,也是用形体动作在答对:“黄花地,黄花女,头戴黄花。”你们说,是也不是?面对彭浚的机智灵活,左相们连败两阵,这才低下头来,默不作声,不再难为彭状元了。  
  从此,彭浚的名声愈来愈大。相传到奉天府赴任,正逢雷雨大作,地方官员想见识见识彭状元的才学,便在迎候牌坊的右边,贴出一联的上句:“大雨滂沱,洗尽街头迎学士;惊雷霹雳,打开天幕看文章。”彭浚不假思索,提笔就在左边书就了十一个大字。见状,个个伸出大拇指,交口称赞。

    状元府位于衡东县珍珠乡黄梓塘村,距县城10公里,为清嘉庆十年(1805)彭浚钦点状元后所建。高8米,宽6米,青砖结构,顶飞檐挑角,气势雄伟,远观似一块屏风。上有人物浮雕故事“八仙庆寿”、“文王访贤”、“双凤朝阳”等,玲珑剔透,细致精巧。1991年11月维修,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坊内为状元府,是一幢坐西朝东的九进大型古建筑,现部分拆除,部分保留原貌。正堂两壁曾悬挂有彭浚手出的“勤、俭、敬、恕、忍、让、公、和”八个正楷大字,现移置牌坊两厢。后人曾在附近建有“彭状元祠”,门联为“名魁天下,化振燕京”。其后裔仍保存有彭浚所书石刻《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和木刻《韩文公五箴并序》与匾额“赐砚堂”、“福德延年”、“诰封五代”等文物。

现在的状元府

相关阅读: